?

1946年中國收復西沙、南沙群島始末

2016-10-26 04:49徐世強武雅麗
人生與伴侶·共同關注 2016年26期
關鍵詞: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太平

徐世強 武雅麗

林遵(1905—1979),福建福州人,系著名民族英雄林則徐之侄孫??箲饡r,林遵任海軍長江第五游擊布雷大隊長,多次重創日艦。但鮮為人知的是,抗日戰爭勝利后,林遵曾奉命率艦隊南下,抵達南沙主島,執行收復任務,向世界宣告中國政府對南沙群島恢復行使主權。

欣然受命 收復南沙

二戰后,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宣言》,西沙、南沙這些島嶼都將歸還給中國。國民政府派出“太平”號、“永興”號、“中業”號和“中建”號4艘軍艦,由指揮官林遵、姚汝鈺率領南下,前往西沙、南沙執行進駐接收任務,限期在1946年12月底前完成此次接收行動。

南下艦隊除了要帶上長途航行中所必需的各項生活補給及南中國海的地理、氣象資料外,還要準備派駐島上的衛戍兵力及其生活必需品,包括一個連官兵居住的活動房屋,以及計劃在島上繁殖的豬、牛、羊等牲畜和各類蔬菜種子等等,當然更少不了與總部聯絡的通信設備。國民政府還派遣有關部門的代表隨同艦隊前往視察和勘探。

據《中華文史資料文庫》記載,內政部方域司具體負責國界線的確定,并聘用西北大學地理系教授鄭資約為內政部專門委員,負責參與南海島嶼國界的劃定,及整理南海水域的島礁、石群及沙灘名礁的工作。

一切準備就緒后,10月24日,南下艦隊從上海黃浦江口出海南航。根據出行計劃,艦隊的第一目的地為廣州,第二目的地為海南島,最終目的地為南沙群島。

兩次出航 中途返回

南下艦隊在廣州停泊5天后,決定繼續向南航行,很快抵達海南島榆林港碼頭。

為做到有備無患,林遵派人向當地漁民了解南沙和西沙群島的詳細情況。西沙群島的錨地不算很差,但南沙群島根本沒有避風錨地,海底不是碎石、沙,就是珊瑚,容易走錨。由于該海區冬季多惡劣天氣,實際上選在11、12月份去接收南沙群島是不合時宜的,何況當時在戰爭時期受到破壞的南海氣象站尚未恢復,氣象預報不準確,海上的天氣難以掌握,中途又無避風錨地,艱險之狀可想而知。但收復南沙群島又關系到國家在國際上的聲譽,唯有盡量克服困難。于是,林遵決定11月10日艦隊正式起錨出海,執行收復任務。

不料,在航行了十多海里時,海面刮起大風,狂風卷起的巨浪放肆地拍打著艦身,“中業”、“中建”兩艘大型登陸艦橫搖至30度。受風面積特別大,眼看有傾覆的危險,偏不湊巧,旗艦“太平”艦的發動機又出了故障,難以適應遠距離航行,需返回榆林港修理。迫于無奈,林遵只得下令艦隊返航。

艦隊回航榆林港休整一星期后,林遵決定于11月19日再度出航。出發時盡管艷陽高照,但海面上仍是巨浪洶涌。艦隊官兵與驚濤駭浪搏斗了一整天,行進了近100海里。下午5時左右,天氣開始發生變化,黑壓壓的云層籠罩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上。有著豐富航海經驗的林遵馬上意識到,這很可能是一次臺風的前兆,艦隊若繼續前往,有艦毀人亡的危險。于是下令掉轉艦頭,從速返回。又經過一夜的折騰,艦隊才于次日凌晨安全到達榆林港。

兩次的無功而返,艦隊官兵都深表惋惜與無奈。

終達南沙 順利收復

艦隊在榆林港停泊了半個多月后,林遵再一次下達了出航指令。1946年12月9日,林遵第三次率艦隊出海遠行。出于穩妥,這次林遵決定由李敦謙艦長率“中業”艦為艦隊先導,林遵坐鎮“太平”艦隨后,直抵南沙群島的主島——長島。

早晨8時,天氣晴朗,東北風3級,艦隊漸漸駛離榆林港。為爭取時間,“永興”、“中建”兩艦在副總指揮姚汝鈺率領下出港后直抵西沙群島主島——林島,去執行收復西沙群島任務。收復后將林島改名為“永興島”,以紀念接收艦“永興”號,并立“固我南疆”石碑于該島碼頭處。

“太平”、“中業”兩艦則向南繼續航行,12月10日上午11時左右下錨。錨地是碎石、沙底,海水十分清澈,錨和錨鏈拋下海底后能全部看清。上島后,林遵、李敦謙及政府接收代表在島上舉行了隆重的進駐儀式。為了紀念“太平”艦接收長島,即以“太平”為該島命名,豎立一塊高約1米的水泥鋼筋石碑,上刻有“太平島”、“中業艦到此”、“太平艦到此”等。次日,林遵率隊同駐島官兵依依話別后,踏上歸程。南沙群島的收復與進駐任務,至此順利完成。一度為日本和法國殖民者侵占的南沙群島,再一次回到祖國的懷抱。

(摘自《團結報》)

猜你喜歡
南沙群島西沙群島太平
《18.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18.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設計
太平老街
我國美濟礁引種植物調查
喇叭花
太平街
談《美麗的南沙群島》的改動建議
海洋劃界中遠洋島嶼法律效力分析
“可愛”不是西沙群島的內涵
東游Q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