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人合一秀小城

2016-10-26 20:12林子平
當代黨員 2016年18期
關鍵詞:深灰色璧山空間

林子平

2013年12月1日,陽光明媚。

吃罷午飯,璧山縣(現璧山區)丁家街道辦事處主任孫東直奔秀湖公園。

不過,孫東并不是來游玩的。

這天,璧山2013年副處級領導干部培訓班正式開班,縣委書記吳道藩是第一課的主講人。

“為什么選在室外?”來之前,孫東一肚子疑問。

授課一開始,吳道藩就解答了孫東的疑惑。

帶領學員來到一塊奇石旁,吳道藩停了下來,鄭重說道:“近年來璧山的建設,全是圍繞這八個字做文章?!?/p>

順著吳道藩手指看去,八個大字蒼勁有力:“千年璧山,深綠城市?!?/p>

在八個大字之后,還刻有公式:

景區化城市=淺綠城市。

淺綠城市+環境保護=中綠城市。

中綠城市+低碳發展+循環經濟=深綠城市。

走進璧山城區的人,第一印象大都是:這座城市的環境好。

可是,熟悉璧山城市發展歷程的人會有另一種感受:現在的好環境因“涅槃”而生。

璧山的深綠之城建設是從治污開始的。

治污,使璧山走上了淺綠的發展道路。但治污只是在優化城市生態,而璧山想要的是一個生態城市——順應自然規律,以綠為脈,把城市作為與自然生態共存共榮的生態系統來打造。

一是不與自然爭色。

璧山的路燈、路牌用深灰色粉刷。為何是這種顏色?因為深灰色古樸不搶眼。

人工建筑,再美也美不過大自然,城市建設的最高境界就是回歸大自然。不與自然爭色,就是最好的建設。

二是不與自然爭流。

在城市建設中,璧山不是遇河填溝,而是遇水架橋,按照“蓄、清、通、納”的原則建設活力水城。

目前,城鄉主次河道已建成30余座橋梁,與河道、路網有機穿插,實現了水體間連通聯動,讓“水在城里游,城在水上走”,宛若一幅自然天成的美麗圖畫。

三是不與自然搶空間。

老城的黨政機關搬遷后留下的空地,不是用來開發房地產,而是新增綠地、公園,還給自然在城市生長的空間。

新城建設則遵循“高調綠化、低調建筑、空間留白”的原則,道路建設路緣線后退10米—40米,用于綠化。

黨政機關、園區企業不建實體圍墻,因地制宜培植喬灌草植物綠墻。

保護天際線,新建建筑限高。城市建設,不是給自然一席之地,而是要給自然完整的空間。

“深綠之美,永遠不可能建設出來,而是要與自然相融,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眳堑婪f。

近年來,璧山先后獲得“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等13張國字號名片。

猜你喜歡
深灰色璧山空間
世上的雨
德國制造
創享空間
哪個圖形面積大
哪個圖形面積大
在這里遇見主城
成渝復線璧山段全線貫通
重慶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璧山分局“四舉措”整治餐飲業排污見成效
QQ空間那點事
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