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016-10-27 15:28潘庭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師

潘庭

(寧夏鹽池縣麻黃山中心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潘庭

(寧夏鹽池縣麻黃山中心小學,寧夏 鹽池 7515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興趣,寓教于樂,是培養學生學習中最活躍的因素。濃厚的興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結合學科特點,充分鉆研教材,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樂中學習。

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提高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爆F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也是一種帶有情感色彩的認識傾向,它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教學活動是在知識和情感這兩條主線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下完成的。對小學數學課堂而言,情感的主線則更為重要,因為兒童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可以消除緊張的情緒、抑制學習的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濃厚的興趣,使內心世界變得開朗、積極,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酌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由此可見,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數學的教學效率。如何讓學生愉快地學習,需要我們大膽地嘗試。下面,筆者結合多年的經驗來淺談以下幾點教學方法。

一、 關心學生,培養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要真心地去關心學生,把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這樣才會讓學生感覺到親切感,促進學生“親其師”,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達到“信其道”的效果。教師耐心而細致地講解會讓學生理解教師所學的知識,并且掌握知識的本質和內涵,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和探究。通過學生的學習,學生就會真正地理解知識,并且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當教師對學生付出了真心后,學生就會把教師當做自己的良師益友,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的積極主動。

二、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抓住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創設最佳的學習環境,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教師要善于利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誘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教學的進行中,教師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實際,在知識的生長點、轉折點設計有趣的提問,創設最佳的情境,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另外,爭強好勝也是小學生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善于掌握有利時機,利用學生的好勝心鼓動、誘導、點撥,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從中獲得喜悅和快樂,這樣再從樂中引趣,從樂中悟理,便能更進一步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從身邊尋找資源,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鄉村的教學設備和教學環境都不如城市,而且很多先進的教學設備都是不具備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地發揮鄉村的優勢,從身邊尋找資源,尋找教學輔助工具,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的學習帶來更大的動力。無論在鄉村,還是在城市,A4紙和彩筆都是很容易找到的。比如,在學習《分數》的時候,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動手,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來掌握分數的概念和意義。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準備好A4紙、彩筆、剪刀,在課堂上讓學生按照網形的物體,比如飲料瓶或易拉罐的瓶底去描出一個網形,之后把圓形剪下來,接下來進行對折、對折、再對折,這樣紙上就會留下折痕。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每一個折痕都涂上一種不同的顏色,這樣學生的手里就有了一個漂亮的“彩球”,教師可以在這里引入“單位1”的概念,讓學生認識一個整體。由此類推到一根繩子、一個蘋果、一本書,這些都是單位l。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數一數這個彩球一共有多少種顏色,學生會輕松說出八種,教師接下來可以讓學生剪下其中的一塊,讓學生思考這是其中的幾份,從而引出幾分之幾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剪第二塊、第三塊……。這樣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分數的概念,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課堂帶來了歡樂,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開展各種競賽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低年級的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比賽是最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面向大多數學生,為學生創設一個競爭的機會,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從而消除課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常有的口算競賽,我常常以“開火車”、“接龍比賽”、“爭冠軍”等方式的比賽練習,做得好的同學立即給予表揚,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消除學生學習的疲勞,一舉兩得。

五、放飛學生的心靈,增強樂學情感

除了課堂上引導、激發,培養學生的情感外,還要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社會、走進廣闊的知識海洋,去接觸自然、接觸人生、接觸實際應用。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課本外,讓學生多看一些課外輔助讀物,尤其是一些名家專題講座,要求他們記下解題方法,體會數學思想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把他們的思想融入社會生活這個大課堂,引領他們觀察生活、感受生活、發現亮點,并且經常交流。

六、創造生活情境,應用數學,喜歡數學

學習數學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因此,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創造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研究、探索,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增進對知識的理解,了解知識的價值,而且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信心。例如,在教學“利息”的知識點后,安排了這樣的課外作業:自己做一次“小小會計員”,讓學生利用周六日時間去銀行了解現在的利率,然后讓他們把積攢的零用錢存起來,怎樣存最合算?通過調查、分析、計算、反復比較的實踐,學生對利率、利息這一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這樣的作業學生極有興趣。這樣聯系實際的教學,將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返回到生活中,又從生活實踐中彌補課堂內學不到的知識,不但滿足了學生求知的心理愿望,產生了強烈的教與學的共鳴,同時在生活實踐中學會了解決問題,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進而喜歡學數學。

[1]讓愉快教學走進數學課堂[OL].2015.

[2]趙雁.快樂學數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5-20.

[3]楊君麗.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J].華章;2011-08-20.

G623.5

A

1671-864X(2016)09-0141-01

猜你喜歡
數學課堂教師
甜蜜的烘焙課堂
最美教師
美在課堂花開
教師如何說課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