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閱讀教學優化探索

2016-10-27 15:28郎坤竹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文本課文閱讀教學

郎坤竹

(唐縣高昌鎮賈莊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語文閱讀教學優化探索

郎坤竹

(唐縣高昌鎮賈莊小學,河北 唐縣 072350)

閱讀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的情感和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指導學生質疑,引導探究,讓他們自主參與閱讀實踐可增強學生的能動性;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自學的能力,有助于增強學生閱讀的獨立性;采取讀與寫相結合的方法才能達到二者的相互促進。

閱讀教學;優化探索;讀寫結合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閱讀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和認真閱讀的習慣。為達到上述目的,教師要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怎樣優化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實踐不斷探索的問題。

一、發揮學生的自主性

現實教學中老師常常無視學生的自主性。老師拿著教學參考資料,根據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題思想,分析作品的寫作特色,一路走來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師對作品的解讀,而不是學生對作品的自主閱讀與感悟。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放手讓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學習。如學生學會拼音這個識字工具后,就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借助課文注音把書讀通讀順。為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教師所做的應該是點撥、啟發、激勵,把更多的時間讓給學生去閱讀、理解、品味。

“閱讀教學是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边@一理念揭示了閱讀教學的基本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對這一理念的落實。

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電教手段等導入課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有的老師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實物直接感知觀察的基礎,以課件情景為補充將孩子們喜愛的情感,為后面進一步體會感情打下基礎。另外,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爭辯。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參與者,并積極的引導。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回答、互相討論、互相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再者就是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見解,使小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參與。有的老師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痹拕偮?,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還是母的!”我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的很認真,想得也好。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最后,同學們總結出:這篇課文表現了一種親子之情。在這種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合作精神就會自然而然地得到發揮。

三、引領學生感受詩意靈魂

面對教材中的名家名詩篇,在閱讀前教師可以不作任何鋪墊,摒棄瑣碎的語言分析和文本解讀,讓學生直面經典文本,讓他們去去品味、去領悟、去仰慕、去沉醉,最后實現文學價值的引領。

名詩篇的作者有著太多的夢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悅……凡此種種,積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沖動,于是訴諸筆端、化為文字。學習文學文本,主張感受性閱讀策略,讓學生細細品讀,靜心感悟,感受文本跌宕起伏的語言和情感旋律,嘗試與作者進行精神鏈接,建構自己的閱讀體驗,喚醒學生精神生命的成長。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在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實踐,其精湛的教學藝術影響深遠。

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閱讀文學文本,就是與名家進行心靈對話。水本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激而發靈光。文學文本的教學主張主題對話式教學策略,讓閱讀教學過程是一個“物我回響交流”的過程。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主題對話中體驗人生的種種況味,激發學生的情感渴望,點燃學生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一生中汲取營養的源泉,補充能量的元素。

四、讓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

生活是廣闊無垠,無比豐富的,猶如一座寶庫,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要使生活成為寫作素材就必須學會觀察。學生觀察生活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有意觀察,一種是無意觀察。有意觀察要“授之以漁”、“授之以法”。有的老師在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時,引導學生重點揣摩“雪地捕鳥”幾個動詞后,要求學生學習準確而形象的使用動詞,我讓學生觀察上體育課“跳遠”、課間操“升旗的過程”,午餐時同學“插隊搶飯的過程”,分別寫一片斷,大部分學生通過親眼觀察,能用準確而形象的動詞描繪出來。

在教讀《背影》一文時,有的老師讓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回憶自己見過的類似“背影”的人物特征。如奶奶的“白發”、爺爺“松樹似的手”、媽媽“黃皺的臉”、爸爸“微駝的背”等等。在寫作訓練中,學生學以致用,就會寫出一篇篇好文章。

因此,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讀中有寫,寫中有讀,以讀帶寫,以寫促讀,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提高語文整體素質的有效途徑??梢哉f,閱讀是間接生活之“源”,課本是憑借,是“例子”。學生的閱讀是吸收,是認識生活;寫作則是表達,是反映生活。寫作是一種智力勞動。當學生沒有從讀寫結合的角度掌握這種勞動時,往往會有畏難情緒。但當他們領悟了讀和寫的關系,能夠模仿范文寫作后,寫作便成了一種樂趣。寫作的樂趣又會促使他們更有興趣去閱讀,這樣就形成了讀寫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實踐證明:語文閱讀教學,只有以學生的積極有效參與為主線,讓師生兩種生命體在感情、興趣、個性思維、人格等方面交流互動,課堂才能成為學生主體成長過程中生機勃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在親身“經歷”中,才能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1]李偉勝.實驗研究指導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陳向明.在行動中學作質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G623.2

A

1671-864X(2016)09-0147-01

猜你喜歡
文本課文閱讀教學
細讀課文,讓思路清晰起來
背課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背課文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