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推拿配合常規治療對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影響

2016-10-27 03:47劉祖琴王萬里
生物技術世界 2016年2期
關鍵詞:膝骨性關節炎針灸

劉祖琴 王萬里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6)

針灸推拿配合常規治療對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關節功能的影響

劉祖琴 王萬里

(江西中醫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06)

目的:探討早期膝骨性關節炎常規治療配合針灸推拿療法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針灸推拿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功能變化。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Lysholm-II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治療后1、3個月Lysholm-I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膝骨性關節炎患者,在早期應用針灸推拿配合常規治療,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膝關節功能恢復,值得推廣。

膝骨性關節炎 針灸 推拿 膝關節功能

膝骨性關節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退行性病變,在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如未及時采取有效方法治療,隨病情發展,可引起關節畸形,甚至造成患者殘疾。膝骨性關節炎治療方法較多,對于早期患者,通常采用藥物治療與物理治療結合療法。臨床研究指出[1],西醫常規藥物治療基礎上配合針灸、推拿等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膝關節功能。本研究通過對比,探討了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治療中應用針灸、推拿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4例,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40-74歲,平均(62.9±3.5)歲,病程1-37個月,平均病程(19.8±2.7)個月;對照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41-76歲,平均(63.4±3.2)歲,病程1-39個月,平均病程(20. 1±2.9)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膝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者[2];對本研究藥物無過敏史者;與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標準: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者;半月板急性損傷者;膝關節外傷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給予硫酸基葡萄糖,維生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類抗炎藥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針灸推拿治療,具體方法為,針灸治療:患者保持膝關節90°屈曲,取穴梁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采用平補平瀉法,毫針直刺1-1.5寸,捻轉和提插,1次/ d,不留針。推拿治療:患者取平臥位,對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及股四頭肌進行滾、揉、拿、按等手法,每種方法一次實施6遍,并且點按梁丘、血海、陽陵泉、陰陵泉等穴位,有酸脹感后停止。均連續治療1-2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1、3個月的膝關節功能變化,采用Lysholm-II量表進行評價,共包括跛行、支撐、交鎖、不穩定、疼痛、腫脹、爬樓梯及下蹲等8個項目,滿分100分,分值同膝關節功能呈負相關性[3]。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t檢驗,(±s)表示,差異顯著為P<0.05。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Lysholm-II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治療后1、3個月Lysholm-I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II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II評分對比(±s,分)

3 討論

膝骨性關節炎是由于關節軟骨出現退行性改變,導致軟骨破壞、丟失,同時伴有關節周圍骨質增生反應的疾病。目前,該癥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有學者認為[4]炎性反應、代謝性疾病、生物力學因素及激素作用對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與發展有重要影響。該癥患者主要表現為膝關節功能障礙、關節疼痛及交鎖等,對患者健康及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率呈現增長趨勢,如何有效治療,改善患者膝關節功能成為臨床研究重點。

早期膝骨性關節炎癥狀相對輕微,可通過保守療法改善癥狀,控制病情發展。西醫治療該癥藥物包括硫酸基葡萄糖、糖皮質激素及非甾體類抗炎等,其中硫酸基葡萄糖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軟骨保護劑,能有效促進軟骨合成,抑制關節軟骨分解。但有學者表示,西醫藥物治療起效慢,患者需長期服藥,治療依從性較差。中醫認為膝骨性關節炎的發生同臟腑功能失調,外邪侵入有關,醫家認為該癥病機為肝腎虧虛、氣血不足、風寒濕邪請入機體,導致經絡瘀阻,不通則痛[5]。通過針灸、推拿,能起到舒筋活絡、改善血液循環作用,同時還能增強肌腱彈性,恢復膝關節力學平衡,提高關節活動能力。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膝關節功能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針灸、推拿療法,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早期膝骨性關節炎患者應用針灸推拿配合常規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關節功能,具有較高臨床價值。

[1]王東來,艾軍.針灸推拿治療膝骨性關節炎95例[J].陜西中醫,2012,33(3):347-348.

[2]徐琳.針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概況[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9):154-156.

[3]孫家典.針灸推拿結合七厘散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8):124-124.

[4]馬金亮.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山西中醫,2013,29(11):30,33.

[5]遲海霞,張永臣.針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實驗研究概況[J].江西中醫藥,2012,43(2):56-58.

R274

A

1674-2060(2016)02-0065-01

猜你喜歡
膝骨性關節炎針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關節炎的“養護手冊”
膝骨性關節炎的自我康復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求醫更要求己的類風濕關節炎
X線、CT、MRI在痛風性關節炎診斷中的應用對比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消痛散塌漬治療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
膝骨性關節炎的治未病預防及護理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