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班主任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

2016-10-27 22:23茹則古麗·托合提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激發小學班主任

茹則古麗·托合提

摘要:在小學教育中,班主任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學生學習動力的激發程度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與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對此予以高度重視,并能夠找到適應于當前學生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保證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本文結合筆者實踐經驗提出幾點激發學生學習源動力的方法,以期為我國小學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學習源動力;激發;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58-01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對孩子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教育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對孩子今后的發展與成長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作為班主任,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找到適應于當前學生特點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筆者認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指明學生發展方向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的首要條件;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是激發學生的學習源動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育教學過程,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更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必須首先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標。班主任也不例外,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帶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班主任首先要有有廣博的知識,良好的品質和人格。班主任不僅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高的業務素質,學識淵博,觸類旁通,而且要有良好的品格和人格,這樣才會贏得學生的崇拜和尊重學,才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效應。一個不受學生尊敬的班主任不可能樹立較高威信,良好的師生關系也就無從談起,優秀的班級的目標也很難得以實現。另外,教師要有一顆寬容心。小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形成,天真、幼稚、好奇、好動、愛玩、好表現、喜表揚是他們的特點,也因此會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作為班主任,切不可嘲笑他們,要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要給他們展示自我的機會,容許他們出錯,甚至失敗、犯錯誤,對犯錯誤的同學要有耐心與愛心,寬容大度會增添我們的人格魅力,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當然,這并不是說對學生的錯誤都應無原則的遷就,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還是要教會學生正確對待,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但一定要做到態度上寬厚,條件上寬讓,感情上寬宏。

總之,班主任要做到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愛護學生、賞識學生的閃光點,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這是良好師生關系建立的前提和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動力,指明學生發展方向

學生大都渴望為他人肯定。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給予每一個學生同樣的熱情和充分的肯定,讓學生建立起我能行的自信,使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期待和關愛,更加積極熱情的投入到班級活動和日常學習中去。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不偏不倚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對每個學生寄予希望,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管理中應多肯定學生的優點,積極熱情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向上的活力,使他們的人生走在一個正確的軌跡上。此外,幫助學生有效掌握學習方法也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點,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學習方法能夠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升,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眾所周知,課堂的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引導者是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教師引導學生之間或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而在傳統的教學思想的影響下,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課堂中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嚴重忽視了對學生自身能力培養和挖掘。教師成為課堂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圍繞教師展開,學生的主體作用受到嚴重地忽視,不分主次、以講代練的填鴨式的傳統教學模式依舊盛行。如此以來,教師與學生之間變成了主宰與被主宰的關系,當學生不按教師要求“擅自行動”時,教師常常提出批評,甚至諷刺和挖苦學生,學生不再是課堂的主體,只是教師所傳授教材知識點的接收器,教師缺乏好的引導,學生自然不能很好的領悟自學的精髓。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新的知識,新的體系層出不窮,課堂中教師即使能夠講完十本書一百本書,其應用范圍依然受限,待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面對汪洋大海一般的知識,他們又該如何。因此,課堂中教師既需要傳授基本的技能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例如,將全部學生劃分為幾個大組,課堂留有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組間和組內討論,教師最終將討論結果匯總,并給出教師的看法,對于新穎的想法給予支持和表揚,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并能夠在教學中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

四、不斷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快速發展,教學模式的調整與改進勢在必行。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小學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采用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育的有效性。例如,當下的小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成績的了解都十分迫切,因此,小學班主任需使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成績有一個較為及時的了解,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予以安慰,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出,幫助學生轉換情緒;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予以鼓勵;對于進步較大的學生給予肯定,使學生更加勤奮努力。班主任決不可僅憑成績來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的平時表現也應納入最終的評價中,盡可能讓每位學生得到公平公正的評價,讓每位學生對自己的優缺點了然于胸,進而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雅榮. 灑向學生全是愛——淺談班主任工作[J].東方教育,2013.(2):73.

[2]李建寶,張繼紅. 愛是學生發展的源泉——班主任管理點滴[J].新課程·小學,2013,(5):212-212,213.

[3]喬清夢,步利. 淺析小學班主任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4,(15):227-27.

猜你喜歡
激發小學班主任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激發中職學校旅游酒店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探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班主任工作探索
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方法
培養想象力,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