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

2016-10-27 22:23溫建國
人間 2016年25期
關鍵詞:自制教具小學科學作用

溫建國

摘要:隨著小學科學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學校原來配備的儀器一部分已經不適合科學教材,而教學儀器配備又不到位,不能滿足平時上課需要。所以,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自制教具,價格低廉、實用性強、貼近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自制教具;小學科學;教學;作用

中圖分類號:G6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64-01

小學科學離不開教具,而偏遠省份的一些小學由于教具的不足,給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而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采用簡單易行的方式自制教具,不僅廣大師生共同參與,而且造價低廉、實用性強、貼近教學,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多年的摸索,筆者認為自制教具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作用有以下幾點:

一、自制教具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3-6年級的學生來說,只要激發起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課堂上通過使用由師生共同用熟悉的生活材料制成的教具、 學具做實驗,學生得心應手,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深刻。如講氣體熱漲冷縮一課時,大家采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制各種驗證器材(如:輸液瓶與U型管結合的實驗器;氣球與小瓶結合的實驗器;廢注射器與輸液瓶連接自制的實驗器等教具等),再用它們產生科學現象,探索自然規律,學生產生強烈的探求欲望和學習興趣,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這樣,對科學的神秘感破除了,學習科學的興趣激發起來了,學好科學的信心也就樹立起來了,課堂氣氛也隨之活躍起來了,教學效果自然倍增。

二、自制教具能增強演示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在義務教育階段,我們的學校都按照相應的標準配備了實驗器材,但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有五分之一的教具需要師生自制,這些自制的教具在課堂上能增強演示效果,起到意想不到的好作用。

1.激趣。小學“科學課”中有許多實驗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和趣味性,不少內容又具有極強的啟發性,如“熱脹冷縮”“淀粉的蹤跡”等,這些實驗本身所呈現的新奇現象會吸引學生去認真觀察和動手實踐,同時,用自制教具進行演示也會使學生產生積極主動地去思索和探究的欲望,這對學生感知、理解實驗現象無疑是有幫助的。做的過程伴隨著思維的過程,用自制教具參與實驗,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了實驗的啟發性,訓練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直奔主題,為探究做好奠基。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種材料——一根細繩和一瓶旺仔牛奶。我現在把細繩的一端打個結,和旺仔牛奶的拉環系在一起,另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這個裝置叫——擺(板書)。這根細繩叫擺線,旺仔牛奶罐在這里叫擺捶。我們可以讓擺動起來,用手捏住擺錘,輕輕把擺線拉直,然后松手。一、二、三……我們數數這個擺15秒能擺動多少次,組長拿秒表和老師一起卡時間,大家一起數。預備——開始?。〝禂[動的次數時,教師以手勢引導學生學會正確數擺擺動的次數。)

擺的組成與數擺的次數是完成本課探究的基礎,但并不是重點,在本課也不具有探究的價值,因此課始就直奔主題,用簡易而又熟悉的自制教具引導學生認識擺,既為探究做好奠基,又為探究留下了充足的探究時間。

3.放大情景、化繁為簡——更形象直觀。小學科學課以演示實驗為主,演示實驗主要是把要研究的現象展示在學生眼前,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配合講授或師生、生生討論完成教學任務。自制教具最大的一個優點是對其研究的情景現象起著放大、直觀的作用。例如在給學生講《做一個小磁鐵》一課時,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講清磁鐵的分類,電磁鐵磁性與什么有關等問題。我就找來大鐵釘、漆包線或帶塑料皮的導線電池等物,然后用漆包線按同一方向緊緊密密纏繞在鐵釘上,接通電源。一個簡單的電磁鐵就做成了。經過實驗,學生頓時一目了然地明白了所學的問題,取得了時半功倍的效果。

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我善于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在給學生講《 運用感官》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熟悉耳朵的構造,形象地感知聲波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這一原理。就用易拉罐、橡皮膜、橡皮筋、小火柴梗等制成鼓膜振動教具。這一小小的發明使學生形象、直觀地掌握了耳朵這一復雜精細的構造,認識到了鼓膜的作用及耳朵的科學。這樣的教學突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體現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景的教學模式。形象直觀,將復雜的東西簡單化。

三、自制教具能啟迪思維,激勵創新,訓練技能

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來自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尋找,因而老師演示使用后學生就會產生自己動手做一做的欲望,老師再予以適時激發引導,使學生產生“如何才能做得更好”的創造動機,激勵學生發明創新,想方設法使教具變得更加完美、適用,這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都有重要作用,同時在學生制作教具的過程中各種技能也得到訓練。如引導學生制作“雙控開關”,制作“不倒翁”,制作“指南針”,制作“照相機模型”等等。學生們在制作過程中,不但要親自動手尋找合適的工具、材料,還要動腦考慮解決問題:如何使裝置更恰當、合理、美觀、明顯等等,這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積極的思維能力及判斷、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四、自制教具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勤儉意識

制作教具的目的是用來完善實驗和提高實驗效果的,最終幫助學生接受科學知識。因此,教具的制作必須符合科學原理和科學理論,這就要求學生在自制教具的過程中把科學知識很好地應用于實踐,然后在總結經驗,檢驗、檢查自制教具的合理性、科學性及不足,通過來回、反復反饋,既應用理論解決了實際問題,又用實踐證明了理論的正確,從而培養了學生正確對待知識的科學態度。同時,在教具制作中,讓學生利用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制作出各種各樣的教具,使他們意識到變“廢”為“寶”的意義,養成勤儉節約、勤勞儉樸的優良品質。

總之,自制教具天地廣闊,大有可為,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優秀品質。

參考文獻:

[1]楊廷剛.淺談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7(12).

[2]談談自制教具(材料)在教學中的作用[R].課題研究2015.

[3]沈洋;俞華正.研制有理 探知有效——小學科學教具研制與應用中提高探究有效性的實踐研究[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1-07-12.

猜你喜歡
自制教具小學科學作用
論自制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