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2016-10-29 18:12姜繼敏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4期
關鍵詞:課堂提問中學語文技巧

姜繼敏

摘 要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活動方式,幾乎每一堂課,教師們都離不開提問。但筆者在教研、教學實踐中發現,一些提問只是流于形式,就是說沒有多少實際意義,屬于低效提問。如何讓提問有效、高效,這需要語文教師課前有預設,并且還要注意提問的技巧或方式。

關鍵詞 中學語文 課堂提問 技巧 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不論哪一類學科的課堂教學,都離不開提問。課堂教學中善于提問,逐漸提高每個問題的梯度,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保證。我們發現,許多教師雖然提問很多,但是沒有真正掌握提問的技巧,以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鑒于此,筆者就語文教學中的提問技巧闡述一些觀點,以供同行參考。

1提問的內容

課堂教學中的提問,首先需要思考好的是提問的內容問題。提問的內容不能夠隨意,不能夠為了提問而提問。課堂提問的前提條件是存在著需要提問的和有必要提問的問題。

到底哪些問題才是需要提問和有必要提問的呢?筆者認為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它必須是學生未知的或者尚不完全明確的,要能夠在學生通往學習目標的途徑中,讓他們發現不能夠很快地和直接地達到這個目標,從而引起學生認識上的矛盾、疑惑或者心理上的緊張;其二,它必須是學生想要弄清楚或者力圖說明白的東西,要能夠引起學生對它的興趣,讓學生產生相應的探索欲望并且親身卷入問題的探究之中,在解決問題的具體過程中作出努力和花費勞動;其三,它必須是與學生的認識水平相當的,要能夠讓學生運用現在已經有的知識和思維方式,經過努力探索能夠達到“解決問題”這一目標,而不是讓學生感到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能夠克服困難和躍過障礙而灰心喪氣。例如,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中,有這樣一個中心句——“我好恨”。這句話屬于這篇散文的文眼,教學時,教師可以圍繞這個句子,設置這樣的問題:作者恨什么和為什么恨?

2提問的時機

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提問不應該是為了體現表面上的師生互動和熱鬧課堂氣氛,而是為了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提高教學效果。以下幾種情況是課堂教學提問的較好時機。

(1)導入新課之時。教材上的教學內容都是劃分為一個一個的單元或者課題的,每一個單元或者課題是相對獨立的,但是,單元與課題之間又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聯系。因此,在開始教學新的單元或者新的課題的時候,需要激發學生學習這個單元或者課題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要用巧妙的提問來導入新課。有的人把這種導入新課時的提問叫做“引渡”,這是很形象的,沒有這種“引渡”,學生難以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中來。按照奧蘇泊爾的“有意義的學習”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表現出一種把新學習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并且建立起相關聯系的傾向”。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將新學習的內容加以內化。而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把新學習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起來并且建立起相關聯系,就必須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問時創設問題情景的重要手段。

(2)突出和強化教學重點時。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是突出教學重點和突破教學難點。教學重點的教材知識體系中最重要的和本質的學習內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予以突出和強化。對教學重點進行突出和強化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設置恰當而精要的問題進行提問。

(3)突破和解決教學難點時。教學難點是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什么地方是教學的難點,由教材結構、形式的現有認知水平以及教師教學的經驗與技能技巧等因素共同決定。課堂教學中的教學難點沒有得到突破和解決,就意味著進行沒有達到既定的目標和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同時,也將大大地影響以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所以,小進行教學難道的突破與解決的時候,教師應該進行恰當的提問。例如,《琵琶行》一文中,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詩句。但是許多學生都難以理解其真正內涵。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出“白居易為什么會認為自己與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問題,以引發學生的思考。

(4)檢查學習效果時。在課堂教學的后續階段,教師需要檢查學生學習和掌握新的學習內容的具體情況,獲得教學反饋信息。獲得教學反饋信息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是讓學生做相關的練習題,二是提問。

3提問的語言

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的時候,還應當注意提問的語言。提問的語言如果不恰當,會影響提問的效果。具體地說,教學提問的語言應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正面陳述為主。采用正面陳述的語言,有利于把問題表達清楚,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回答。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提問的時候,應當盡可能地使用陳述句從正面提出問題。

(2)力求言簡意賅。教師用來進行提問的語句應該盡可能地言簡意賅,把需要學生進行思考和回答的問題的“疑點”表述得清楚明白?!皢栴}點”表達得不清楚、不明白,含混不清,學生就不知道應該回答什么和應該怎樣回答。

(3)盡量通俗易懂。教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之一就是深入淺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地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進行教學提問時,應該盡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語句來表述問題。

4問后處理

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問后進行恰當巧妙的處理是很重要的。我們認為,問后處理應該注意這樣幾個方面:

(1)群體思考,個別回答。提出的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思考,然后由教師指名個別學生進行回答,而不是讓所有學生一起回答。

(2)引導與幫扶相結合。難度不大,學生通過認真思考和復習舊知識就能夠回答的問題,教師只作引導,不予以解答。難度較大,學生實在不能夠解答的問題,教師應該進行點撥,必要的時候由教師進行部分解答。

總的來說,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問。提問需要技巧,方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課堂提問中學語文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淺析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技巧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誘,實施生本化初中語文課堂提問
如何讓現代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活”起來
對中學語文情趣化學習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