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探析

2016-10-31 12:41馬琳娜
時代金融 2016年23期
關鍵詞:內部控制制度高校財務

馬琳娜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我國高校所處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在新的內部控制環境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也急需作出相應的調整來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本文立足于財務內部控制的相關定義,提出了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相應的改進方法。

【關鍵詞】高校 財務 內部控制制度

財務內部控制的概念于20世紀初期被提出,隨后在業界得到廣泛推崇。發展初期,財務內部控制的功能僅限于對財務工作進行組織和審核,以此來維護單位資產的安全性,保障會計工作的可靠性。在我國,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深入改革,財務內部控制逐漸有了更加豐富的外延定義,針對財務內部控制的規定和標準也越來越規范化,它要求相關單位采用適當的核算方法,合理地展開財務工作,在確保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基礎上實現各項資源的有效配置,并提供充分的信息來幫助管理者做出準確的判斷和科學的決策。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在貫徹上述定義的前提下,還應當配合高校的其他內部制度,不僅要確保高校資產的安全,還要努力減少財務損失、降低財務風險,維護高校的社會聲譽,共同促進高校教研活動和日常經營的順利進行。

一、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政策不健全

我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普遍建立在各級財政部門和教學質管部門的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再聯系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而成,在此條件下,各高校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理所當然地缺乏系統性和統一性。在我國的內部控制理論中,很少有針對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深入研究,這導致了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展開只能依附于少數的單向管理辦法,而不是具有針對性和實踐性的法律法規。立足于理論定義的角度,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并沒有形成規范化的規章制度,這限制了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進一步發展。

(二)預算管理存在缺陷

在高校的日?;顒又?,各項費用的收入和支出都應嚴格按照預算來執行,而實際上,高校仍舊存在不重視教育事業經費預算的現象存在。很多高校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未能實施合理的定額測試,也缺乏充分的資料基礎和嚴格的測定方法,類似“基數+增長”的簡單預算編制方法的應用使得經費預算出現了只能增、不能減的畸形狀態,極易誘發高校的經費預算赤字。在預算執行方面,很多高校沒有建立與預算執行相匹配的預測、跟蹤、評價、分析機制,因此難以準確地分析評價各部門的不同經費的使用情況以及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缺少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

我國高校普遍存在風險意識淡薄的問題,在考慮自身發展需求的時候往往會忽視了經濟政策、償還能力、融資成本、資金籌措渠道等風險因素,風險預警機制的缺乏使得高校的風險應對能力遲遲得不到本質上的提高。此外,高校對貸款規模、建設項目等方面的可行性、合理性、科學性的論證不足,加之由于盲目地追求高標準、高效益而忽視了基本的風險識別程序,同時對相關的風險也缺乏透徹的評估、分析和控制,上述行為會導致貸款額度和建設規模超出高校所能承受的經濟負擔能力,無形中增加了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二、關于完善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議

(一)國家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

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長足發展和有效運作需要良好的內部環境?;趦炔凯h境的影響出發,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向有效化、合理化、規范化發展的重要宏觀前提就是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政策的完善。因此,國家急需制定專門的、統一的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對內部控制的各要素進行細化規范。如此一來,各高校建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行為便有章可循,更有利于各高校設立內部組織機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夯實監督控制、完善信息系統等舉措,從而更加有序地開展學校內部的各項活動。

(二)深入推進全面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是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保障高校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財產物資的安全性,建議高校采用如下措施來加強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一是發展“校務公開”機制。在每年年初,高校相關部門向全體教職工和學生公布本年度的預算指標;在年末,展開公開、透明的預算考核,形成資金開支由預算控制的內部控制形式;二是聯系高校的整體戰略發展目標。高校的全面預算管理要將校內綜合預算和部門預算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最大程度地減少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三是樹立成本意識。高校必須引入成本管理的理念,在合理范圍內,盡可能地將教育成本降到最低,使得學校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和壯大,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收獲;四是建立與預算相匹配的預測、跟蹤、評價、分析機制。為了完善全面預算控制制度,高校管理者要將預算指標細化到各個部門和相關人員的身上,并嚴格考核各項指標的執行情況,以此來保證預算列支的合理管控和預算目標的貫徹執行,最終實現提高高校資金使用效益的目標。

(三)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

高校的建設資金來源呈現著多元化的特點,除了財政撥款外,很多高校也會選擇銀行貸款的方式來進行融資,資金的使用范圍的廣泛化,使得高校的運營風險也隨之增大,而高額的本息負擔很容易引起高校的財務困境。因此,為了避免重大損失的出現,各高校必須重視對財務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風險監管機制,對可能發生的各項風險有針對性地制定相應的風險防范和風險評估機制。

首先,各高校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風險意識,更加重視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高校財務內部控制主要面臨著以下兩種風險:一是由于負債過重、財務收支不平衡等因素引發的內部風險,二是與宏觀經濟因素(如國家政策調整)緊密相連的外部風險。在日常經營中,高校所需面對的內部風險遠遠大于其所面臨的外部風險,其中最為普遍的就是由于大量負債而產生的融資風險,筆者建議各高校利用下表所示的相關指標來對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進行綜合評價。

此外,各高校要加強對風險的監控力度,不斷完善風險監控制度,實現對風險的實時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分析財務工作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風險,通過監督風險的運行動態來將風險系數穩定在可控范圍內。高校必須全面監督各項經濟活動,特別是融資和投資項目,全面衡量現有財務水平所能承受的風險最大值,理性估算項目的風險系數和預期收益。

不僅如此,建立風險應急機制和風險預防機制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利于提高高校的風險抵御能力。高校財務人員要熟悉各項風險的屬性和成因,完善重大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對于突發性的風險,能夠及時地采取有效的緊急應對措施。建議各高校借鑒國際上的優秀案例,例如耶魯大學通過計算、排序學校各部門和各單位的財務風險來決定審計工作的重點、難點和先后順序,再如康奈爾大學會定期審查各項財務工作并對其進行風險評估,一旦發現薄弱環節,立即采取措施,以此來監控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中存在相關政策不健全、預算管理不完善、風險評估不到位的問題,面對新形勢下的新挑戰,為了支持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國家有必要制定關于高校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法律法規,幫助高??朔鞣N困難,更加快速地發展和壯大,為社會主義事業培育出更多優秀的人才。除了上述做法外,各高校還可以通過加強信息溝通、提高內審范圍等手段來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參考文獻

[1]陳紅旗.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淺析[J].財會通訊,2012(32).

[2]陳奇.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研究[D].云南大學,2015(11).

[3]毛茂.完善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問題研究[J].經濟師.2016(4).

猜你喜歡
內部控制制度高校財務
欲望不控制,財務不自由
水利財務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