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研究

2016-10-31 13:20羅薇
時代金融 2016年23期
關鍵詞:貢獻率經濟增長

羅薇

【摘要】本文立足于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人力資本存量的視角入手,來進一步探討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水平的高低產生的相關作用。并立足于人力資本積累因素對經濟增長發展趨勢的貢獻程度進行展開探討,從而剖析人力資本積累內部的具體因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并以貢獻率來衡量這種抽象意義上的程度高低。本文通過現代化改進之后的經濟增長模型,來引伸出人力資本積累理論與具體因子對經濟增長產生貢獻的作用機理,從中來思考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關鍵詞】人力資本積累 人力資本存量 經濟增長 貢獻率

一、前言

針對經濟增長理論而言,其認為影響長期狀態下的經濟增長發展程度主要包括了三大因素,即資本積累、人口增長、技術進步。從資本積累的視角來看,其由最原始的物質資本積累逐漸轉變為現代理論體系中的人力資本積累。因此從經濟增長理論體系構建出的經濟增長模型來看,人力資本積累作為影響其發展趨勢與增長程度的重要因素,對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做出了良好的貢獻。下面本文便站在經濟增長模型的角度,來探討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并對其進行展開分析。

二、研究文獻回顧

自著名經濟研究學者亞當斯密的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問世以來,引起了經濟論壇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討論。該本著作中非常清晰地的提出了關于“何種因素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并做出良好貢獻”的問題,從而引發了眾多研究學者的相繼探討。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經濟學家通過立足于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的基礎上,并假設市場完全競爭不變、規模收益不變以及邊際收益水平趨于遞減變動的狀態下,利用人力資本積累的外部性影響來促使總報酬遞增發展[1]。

三、改進后的現代經濟增長模型

經濟增長模型是建立在每個時期不同因子變動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增長,從而立足于個體因素的基礎上構建出整體模型。

在原始現在經濟增長模型的公式中:

Y=Ak

為了更好的探討在經濟增長模型中的人力資本積累因子,通過設定以h表示當前區域范圍內當事人自身的個體人力資本存量,以u表示用于生產活動花費的時間總量,并將瞬時效用恒定函數公式設定為:

(c1-o)/(1-o)

與此同時,利用盧卡斯定理演變出來的生產總量恒定函數公式可以表示為:

y=Akβ(uh)1-βhaY

其中,u的取值范圍擴定在[0,1]之間,而haY則代表正常狀態下范圍內生產者的平均人力資本存量,其自身值的變化趨近于常數A。在該狀態下,假設人口增長率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那么將人口增長率設定為n,并且不存在年度折舊的條件下,人力資本積累因子的表達式為:

h=δ(1-u)haβ

從該公示能夠看出,由于個體或者平均人力資本積累水平的上漲,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經濟增長。并且如果假設人力資本存量保持一定的水平條件下,在自由經濟發展空間中的人力資本積累因子便會可能成為社會生產中的最優化因素[2]。

四、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產生貢獻的作用機理

(一)人力資本積累作用于供給因素來推動經濟增長

人力資本積累通過對個體生產者的勞動力素質產生影響,以此來進一步發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從而對經濟增長產生相應的貢獻率。由于人力資本自身的總量和內部結構決定了勞動力因素的提高水平、自身質量以及內部結構等,那么從宏觀角度上來說,這便直接作用了一個國家在經濟增長過程中發揮效用的勞動力總和。因此,伴隨人力資本積累水平不斷提高的狀態下,也使得整體勞動力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有利于一個國家大力發展技術型產業、高科技產業以及尖端化產業等。推動了產業結構的良好轉型,即由勞動密集型轉向為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以及知識密集型,從而引導經濟增長走上持續化、高效化和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由此可見,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呈現正方向變動的[3]。

(二)人力資本積累作用于需求因素來推動經濟增長

人力資本積累在形成的過程中也同樣建立在消費需求的基礎上,以此來實現對經濟正向增長的貢獻。那么這種消費需求因素變動的表現主要分為兩大方面,即需求總量的變化與需求結構的變化。在需求因素變動的過程中,會造成產品生產結構和過程的變化,以此便促使社會生產中總體需求結構的優化轉變。那么在這種供需結合變動的過程中,人力資本積累會更趨向于優質化,使得社會產品也更加趨向于升級化、高商品附加值以及耐用化。在這樣的持續變動中,促進經濟增長也走向高級化、科學化與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從中也體現出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正向貢獻率與支撐作用[4]。

五、結論

綜上所述,所謂人力資本積累,其指的就是勞動者受到一系列教育、系統培訓、具體實踐、經驗總結、遷移與保健等眾多方面的投資,而獲得了高級知識、專業技能以及方法技巧的積累。通過以上本文研究能夠得出結論,即當前我國國內的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正值,但人力資本積累也無法非常全面的滿足經濟增長的需求。因此需要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本積累水平,利用人力資本存量的作用推動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并有效統籌城鄉經濟的均衡增長。

參考文獻

[1]連玉君.人力資本要素對地區經濟增長差異的作用機制——兼論西部人力資本積累策略的選擇[J].財經科學,2015,05:95-98.

[2]郭志儀,曹建云.人力資本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嶺估計法在多重共線性數據模型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14,04:42-49+95-96.

[3]龔立新,楊飛虎,等人.人力資本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來自江西省的數據檢驗[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04:79-86.

[4]彭芳.教育人力資本、健康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析——基于我國1978-2014年數據的經驗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4,Z1:150-151.

猜你喜歡
貢獻率經濟增長
一種通用的裝備體系貢獻率評估框架
關于裝備體系貢獻率研究的幾點思考
知識產權保護、國際貿易與經濟增長的文獻綜述
В первой половине 2016 года вклад потребления в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достиг 73,4 процента
基于貢獻率模型與GIS的滑坡地質災害風險評價——以沐川縣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