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視覺習慣在插畫設計應用中的研究

2016-10-31 10:20伍雪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6年23期
關鍵詞:插畫設計審美

伍雪

摘 要 插畫設計具有通俗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多彩性等特點和優勢,將視覺習慣理論運用在插畫設計中可以更好的突出畫面主題,體現創作意圖,提高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填補插畫設計中的藝術情感。

關鍵詞 插畫設計 視覺習慣 審美

中圖分類號:J218.5 文獻標識碼:A

插畫是運用圖案表現的形象,本著審美與實用相統一的原則,盡量使線條,形態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插圖是世界通用語言。插畫設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在今天已經普遍用于各個領域,從而成為了現代視覺藝術發展的一個閃光點。以現代設計概念來欣賞插畫,它不但是視覺傳達的方式也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在如今對于插畫藝術家來說他們更需要的是理性和感性的表達一切創造力,在特定的背景下通過適合的載體和手段來創造出能夠給觀眾帶來不同感受的作品。

插畫的目的是繪制符合受眾需求和吸引大眾眼球的插圖。和我們以往認識的工藝美術和傳統派的繪畫有很大的區別,也不同漫畫。而插畫有屬于自己的領域和詮釋。插畫很多時候要單張表達它敘述的內容,要和內容相輔相成。所以要做出一幅好的插畫一定要了解視覺審美習慣和一定的美術基礎并且對設計有一定的認知。一張好的插畫,更勝文字,它能迅速捕獲你的眼球,更能表達言語無法表達的情感。這就是插畫,擁有一種讓你不斷追求,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的魅力。

從視覺習慣來看,人們在觀看事物的細節以前,首先對事物的整體外形的感知。日常生活中,頭腦不斷地將觀看對象組成整體,這是人腦無意識的活動。就連人們看書也是觀察字的整體形式,而不是把字分解開來。入眼認知事物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是確定對象的存在,這時事物對入眼的刺激吸引了你的注意。例如在黑夜里,能引起警覺的必定是在眼角的邊緣視覺中閃過的物體外形。然后,大腦會把從眼睛傳過來的外來刺激同周圍環境分離。這就是“圖形”與“背景”的分離。思想會集中到事物的本身,才會注意到被視物體的外部輪廓、尺寸、顏色、質地以及體積等。接著,頭腦才會對外來的刺激歸類、驗證。

視覺不僅能從那些復雜的形態中排除多余成分,達到簡化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對原有秩序進行延續和完善的能力。貼近性是指各種形式因素之間的距離彼此靠近,共同形成整體。在組織形式關系時,形式因素的布局和距離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在插畫設計的布局上,形與形之間的貼近或接觸、重疊,都會被看成有聯系的整體形式,布局上的疏密關系實際上也是通過視覺歸納后形成的不同疏密體的對比效果。

王令中的《視覺藝術心理學》這樣看待人們認識事物的心理過程:感覺——知覺——袁象——意象,正如清代畫家鄭板橋所說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認知過程是一層一層遞進的的關系。感覺和知覺是不同層次的心理反映。感覺是人對個體個別屬性的生理上的反映;知覺是腦對作用于人們感官的現實世賽的直接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特性的總和和它們之閶的相互聯系。表象是當事物不在眼前是,在個體頭腦中出現的關于該事物的形象。審美意象是將人眼睛看到的東西傳入大腦,在通過聯想和想象產生的。人對視覺對象的理解過程是一瞬間就完成了,是無意識的聯想過程。意象與表象的區別在于:表象是一種感性認識的產物,是浮現在人腦中的樸素、表面、外化的感性形象:而意象則是具有理性的成分。是發自內心的,被心態所感染的感性形象。人們在認知事物的時候還會引起各種聯想和想象,聯想是有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過程,是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發生的,它具體表現在感覺、知覺、表象、情緒、情感等心理映像的相互聯系中:想象就是經過入腦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原有感性形象即表象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目的長出一個新的形象。通過想象尋找兩個不同物象中的相似因素,引起一個事物和另一個事物之間的聯系。

人的感覺有許多種,如觸覺、味覺、嗅覺等,可通過觸摸物體的形狀、品嘗味道、嗅其氣味來感覺物體。而視覺是一種極為復雜和重要的感覺,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來自視覺。視覺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視覺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腦皮層枕葉,以及兩者之問的視路系統。由于光線的特性,人眼對光線的刺激可以產生相當復雜的反應,表現有多種功能。當人們看東西時,物體的影像經過瞳孔和晶狀體,落在視網膜上,視網 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在受到光刺激后,將光信號轉變成生物電信號,通過神經系統傳至大腦,再根據人的經驗、記憶、分析、判斷、識別等極為復雜的過程而構成視覺,在大腦中形成物體的形狀、顏色等概念。人的眼睛不僅可以區分物體的形狀、明暗及顏色,而且在視覺分析器與運動分析器(眼肌活動等)的協調作用下,產生更多的視覺功能,同時各功能在時間上與空間上相互影響,互為補充,使視覺更精美、完善。主體的知覺具有主動性和組織性,并總是用盡可能的簡單的方式從整體上去認識外界事物。在這方面,格式塔心理學家提出了許多知覺的組織原則??梢愿爬橐韵掳藯l:

(1)圖形與背景的關系原則。

(2)接近或鄰近原則。

(3)相似原則。刺激物的形狀、大小、顏色、強度等物理屬性方面比較相似時,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組織起來而構成一個整體。

(4)封閉的原則,有時也稱閉合的原則。有些圖形是一個沒有閉合的殘缺的圖形,但主體有一種使其閉合的傾向,即主體能自行填補缺口而把其知覺為一個整體。

(5)好圖形的原則。主體在知覺很多圖形時。會盡可能地把一個圖形看作是一個好圖形。好圖形的標準是勻稱、簡單而穩定,即把不完全的圖形看作是一個完全的圖形,把無意義的圖形看作是一個有意義的圖形。

(6)共方向原則,也有稱共同命運原則。如果一個對象中的一部分都向共同的方向去運動,那這些共同移動的部分就易被感知為一個整體。

(7)簡單性原則。人們對一個復雜對象進行知覺時。只要沒有特定的要求,就會常常傾向于把對象看作是有組織的簡單的規則圖形。

(8)連續性原則。如果一個圖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連接在一起的,那么這些部分就相對容易被我們知覺為一個整體。

插畫設計主要是在設計吸引受眾眼球,把使用者放在首位。關注受眾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插畫設計具有通俗性、形象性、趣味性和多彩性等特點和優勢,將視覺習慣理論運用在插畫設計中可以更好的突出畫面主題,體現創作意圖;提高畫面的視覺沖擊力;填補插畫設計中的藝術情感;表現出驚人的藝術效果。

猜你喜歡
插畫設計審美
藝術設計學科插畫設計教學研究
山西剪紙藝術的運用研究
基于“情緒記憶”的茶社插畫和燈具設計研究
《劍俠情緣網絡版叁》同人插畫設計調研分析
淺談羌族舞蹈“莎朗”的風格特征
發揚藝術之光,讓美術滌蕩靈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