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的萬科式恐懼

2016-11-01 02:07姜伯靜
商界評論 2016年10期
關鍵詞:寶能伊利萬科

姜伯靜

陽光保險增持伊利股份是規則之內的舉動,作為前車之鑒的萬科“宮斗”還沒有完整的結局,具有相似命運的伊利股份怎能不焦慮?

萬科紛爭遲遲未果,而與其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另一“野蠻人入侵”事件,眼看就要成為現實了。

9月19日,伊利緊急停牌。原因再簡單不過,經過增持,陽光保險已觸及其舉牌紅線。之前的陽光產險增持,以至于陽光保險合計持有伊利303 240 065股,占到總股本的5%。

顯而易見,伊利的停牌,是抗拒外來勢力的基本套路。通過停牌,為自己爭取時間,尋找資金支持和合作伙伴。那么,伊利此舉,是狼真的來了,還是杞人憂天呢?

其實,伊利懼怕陽光保險,并非杞人憂天,而是一種規則范圍之內的“萬科式”焦慮。

首先,伊利脆弱的股權比例,使其不得不防備陽光保險的增持。按照常理,擁有5%的股權比例,距離控制一家上市公司還很遙遠,但伊利股權極其分散。公司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為8.79%。陽光保險增持至5%之后,即成為第二大股東。原第二大股東、伊利董事長潘剛,持股3.89%,退居第三。

這樣微妙的股權比例,難怪伊利會焦慮。雖然陽光保險有“支持伊利股份現有股權結構,不主動謀求成為伊利股份第一大股東”和“在未來12個月內不再增持伊利股份”的承諾,但這種承諾具備法律效應嗎?一旦經濟利益與承諾發生沖突,第一選擇會是什么?

第二,從過去看將來,伊利是一頭頗具誘惑力的大奶牛。它有什么誘惑力,會讓陽光保險如此青睞?我們先看一組數據,進行對比。深受寶能、恒大喜歡的萬科有著巨大的金錢光環,足以吸引任何巨頭。根據財報,萬科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收748.0億元,同比增長48.8%;凈利潤53.5億元,同比增長10.4%。

伊利給人的第一印象,怕是難以同萬科相比,但事實并非如此。財報顯示,伊利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收300.87億元,利潤總額38.07億元,同比增長19.41%。兩者利潤對比來看,伊利的“產奶”能力顯然不弱。盡管,它們并非同類產業。

就算沒有這樣的對比,伊利的現金流,一直以來也都很不錯。且根據中國奶制品行業的發展,它的未來更是值得期待。

第三,伊利肯定會擔心萬科“故事”重演。寶能入局萬科之后,戰局紛亂。雖然寶能還沒有顯示出明確的資本運作方向,但很多人都有一種憂慮:一旦寶能控制萬科,會將萬科作為某種工具??焖贁U張的陽光保險,一旦在未來將伊利視作自己的“抽血”“擠奶”平臺,那么伊利的未來堪憂。萬科“宮斗”,尚有華潤這個大佬壓陣??墒且晾??按照之前的態勢,缺乏具有足夠影響力的股東,伊利的抗打擊能力遠不如萬科。

第四,陽光保險的增持,以及今后可能的增持均處于規則允許的范圍之內,伊利無可奈何。

根據《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以及證監會對保險資金的態度,迄今為止,陽光保險對伊利的增持是在規則范圍之內的行為。即便今后陽光保險違背了承諾,繼續增持伊利,那也在規則之內。伊利不情愿,也得忍受。

與陽光保險的規則內運作相比,伊利很是被動。通過修改公司章程來限制陽光保險的設想,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正因如此,伊利才只能通過停牌以及有可能的資產重組,來抵消陽光保險的壓力。

那么,伊利會有什么樣的手段來抵抗陽光保險呢?

第一種可能,第一大股東呼和浩特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增持。8月25日,該公司將其持有的3 000萬股伊利股份質押給萬聯證券。這個細節,或許是籌備增持的預兆。但大股東的增持能否扛得過財大氣粗的險資,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第二種可能,引入合作者。就像萬科引入深鐵一樣,伊利可能會尋找一個合作者,進而抵消陽光保險的壓力。但這種可能,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也就是說,伊利抵御陽光保險成功的幾率,應該不大。

停牌,只是一個開始。伊利未來的命運如何,會不會成為規則范圍之內的第二個萬科,復牌之后或可見分曉。

猜你喜歡
寶能伊利萬科
重慶萬科璞園
觀致能否走出“隧道”?
萬科:樓市進入深水區,萬科這樣做! 萬科2020年經營策略披露
寶能系資管處理需要以萬科股價穩定為前提
寶能是不是接盤俠
萬科未來之光售樓處
天潤乳業、合生元、伊利、三元等2015年報披露
伊利升至全球乳業八強
品質元年再出發——訪廣西寶能副總經理張健
萬科變身“技術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