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堂小練筆有效指導的嘗試與探索

2016-11-01 21:27徐加兵
小學教學參考(語文) 2016年10期
關鍵詞:小練筆指導語文課堂

徐加兵

[摘 要]語文教學中,依托課文把課堂作為小練筆的主陣地,不僅是“教教材”,更是對教材的“二次開發”。教師應指導學生在仿寫中遷移,借他人之長,妙筆生花;在擴寫中寫他人未寫,想他人未想,拓展文本;在續寫中展開想象,酌意猶未盡處,任意馳騁。

[關鍵詞]語文課堂 小練筆 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8-052

課堂小練筆能把讀和悟巧妙結合起來,以寫促讀,使理解運用相得益彰,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它的隨機進行,大大提高了閱讀教學中學生語言文字訓練的密度,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一。依托課文開展小練筆訓練,可以做如下幾點嘗試。

一、在仿寫中遷移,借他人之長,妙筆生花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給出榜樣讓學生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兒童都有著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寫是小學生學習寫作的重要途徑和訓練形式。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范文,加強由讀到寫的遷移,讓學生通過對范文的模仿、借鑒,把范文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能夠運用的表達技能,以此打開學寫小練筆的通道,從仿句式到仿片斷再到仿篇,層層遞進,徐徐開來。

(一)仿句式

句式的仿寫是課堂小練筆的起點,教材中有許多優秀片斷都運用了特殊句式,學生完全可以仿寫。如四年級上冊《火燒云》一文中,用了“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還有……”的句式,贊美了火燒云顏色的變化。我讓學生先認真地讀這些句子,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然后進行仿寫,學生們就有話可寫了。

(二)仿片斷

在五年級上冊教材中有一個單元是“學習說明性文章”,其中有些介紹事物特點的文章十分值得學生學習。如《新型玻璃》中的幾個自然段分別介紹了一種玻璃的特點,課后有這樣一個練習:“請你試著做一回小發明家,把你想發明的玻璃用你喜歡的方式寫出來?!蔽易プ∵@一練筆點,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寫一寫。結果,一個個的“小發明家”紛紛介紹了自己的創造發明,有的發明了防塵玻璃,有的發明了照明玻璃,有的發明了殺蟲玻璃……更值得驚喜的是,學生們仿寫得特別認真,有的學生學著先介紹特點再介紹功能,有的學生也以一個小故事來導入,引人入勝,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的運用更是比比皆是。這樣的小練筆不正是我們所渴求的嗎?

(三)仿篇章

有了句段的仿寫,篇的仿寫就順理成章了。篇章仿寫要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文內容,向生活實踐延伸,要找準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相似點,以激發學生回憶生活,并引導學生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記錄生活、描繪生活。學生可以模仿同一類素材的描寫,如學習了四年級上冊《白鵝》《貓》后,我引導學生仿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在學習了《頤和園》后,我試著讓學生仿寫家鄉的一處美景。學生也可以模仿文章的寫作結構,如學習了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后,模仿文章“總—分—總”的構段方式描寫一處景物,抒發感情。當然,學生還可以模仿寫作的順序,如模仿四年級上冊《觀潮》中的“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寫作順序展開練筆等。

二、在擴寫中寫他人未寫,想他人未想,拓展文本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睌U寫是發展學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徑。教師可抓住文本中的訓練點,讓學生以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詮釋,實現對文本的想象,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空白”處延伸——補出學生心靈的火花

在我們的教材中,有很多課文常會留有一些“空白”之處,有時出現在故事情節中,有時出現在人物的對話中……這些“空白”是文章內容的深化,給學生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間,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空白點”,引導學生感悟、品味語言文字,把作者隱而未發的意思表達出來,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表達意圖。

例如,學習五年級上冊《桂花雨》一文后,我發現課文第五自然段在描寫搖桂花時有這樣一段:“……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搖啊搖,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逼鋵?,這里還有“空白”可補,在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讓他們對這段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行片斷描寫:(1)把搖桂花的情景寫具體。(2)重點描寫桂花飄落的情景。(3)想象并刻畫母親和孩子們的神情、動作。

(二)感情表達——捕捉心動的一剎那

教材中有許多人文性很強的課文,文章通過充滿真情實感的故事內容,向學生傳達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給學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學習這類課文時,在學生的情感高潮處,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小練筆。

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一課時,“我”跑到工廠看到母親在昏暗、嘈雜的環境下疲憊地縫衣服,這時的“我”第一次發現,母親原來是那么瘦??!那一天“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長大了,應該是個大人了。對于課文中母親辛勞的深入了解,讓學生感觸很深。母親為了照顧、撫養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自己也漸漸地變得瘦小、衰老了,自己這么辛苦賺錢,而對于“我”買書的要求卻十分贊同,一點兒也不吝嗇,這讓學生們十分感動。這時,我適時地插入:“寫一寫此時此刻自己的心情,想一想自己的母親為了照顧你,一天到晚都在辛勤地工作著,你心理有什么感受?!睂W生有感而發,真情流露,寫出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三、在續寫中展開想象,酌意猶未盡處,任意馳騁

讀完一篇好故事,常常會使人覺得意猶未盡,讓人浮想聯翩。這時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去想象故事可能發展下去的結果,進行新奇大膽的設想,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例如,四年級上冊《小木偶》這篇課文的最后寫到小木偶在藍鼻子小女巫的幫助下得到了人世間所有的表情。學完課文后我安排了這樣的小練筆:“小木偶得到了人世間所有的表情后,在身上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試著往下編故事?!蓖ㄟ^自己的想象,每個學生都編寫出了屬于自己的《小木偶》的新結局,過了一把當作家的癮。其中一個學生這樣寫道:

自從小女巫送給小木偶人類所有的表情后,現在的小木偶會哭,會笑,會生氣,會著急,也會向別人表示同情和關心了。

……

小紅狐在逃亡的過程中,碰到了小木偶。小木偶一把拽住小紅狐的大尾巴,氣急敗壞地說:“這下看你這個騙子往哪里逃!”邊說便撥通了報警電話。小紅狐苦苦哀求道:“小木偶,饒了我吧!下次我再也不敢了?!薄安恍?,我絕不放過你!”小木偶斬釘截鐵地說?!靶∧九?,我把紅背包還你?!毙〖t狐邊說邊從背上拿下紅背包還給小木偶。這時,警車呼嘯而至,小紅狐被抓上警車帶走了。小紅狐罪有應得,因搶劫罪被判了五年大牢。

這樣的續寫不僅解決了寫作時沒有“下鍋之米”的窘境,又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語言文字的運用水乳交融,更重要的是這種課堂小練筆始終緊扣在領悟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這根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情感氛圍的和諧性,體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一。

總之,在課堂小練筆指導方法的探索過程中,我們教師應依托課文,大膽嘗試,在對教材的“二次開發”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 趙登亮.語文教學不能離開文本 [J].教學與管理, 2005(2).

[3] 石景章.“走進新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

(責編 劉宇帆)

猜你喜歡
小練筆指導語文課堂
淺談幼兒區域活動的指導與評價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