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讓奧運更精彩

2016-11-02 09:25肖良志
科學之友 2016年17期
關鍵詞:轉播運動員科技

文|肖良志

科技讓奧運更精彩

文|肖良志

在奧運會的競技場上,比拼的不只是更快更高更強,還有“更科技”。從100多年前開始使用電子計時器計時,到首次進行水下火炬接力,再到現今的利用3D、VR技術進行賽事直播……每一屆奧運會的賽場上,無不體現著科技的飛速進步。

奧運科技創新,一直在引發奧運競技的革命,甚至影響到一些項目的興衰和經濟格局的變化。細心的人們會發現,2016年里約奧運會運動員的比賽服裝、比賽器械,版權商的轉播、攝影攝像技術,運動團隊的治療、恢復設備與技術,體育場館內的照明設施等,無不充滿著神秘甚至玄幻的色彩。

這就是奧運科技的作用。

對個體而言,奧運科技的創新就是運動員過關斬將的利器。

監測設備可能救參賽者的命

里約奧運會,多數代表團都攜帶了新技術支持下的各種監測設備,主要是為了隨時掌握運動員的身體機能指標,同時在訓練中及時掌握運動員的競技技能指標,把數據傳輸到電腦進行分析,科學安排運動員的飲食、休息以及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量等。

例如,美國女排使用的VERT小型跳躍檢測器,佩戴在運動員的手腕或者穿在腰部,通過各項技術指標的傳遞與檢測分析,通過實時反饋裝置傳輸到App上,然后通過電腦技術進行詳細的分析,幫助運動員調整各種參數,最大限度地避免傷病出現。同時,可以讓運動員在前一個動作保持適量,不會影響到下一個動作的訓練效果。久之,形成慣性,在奧運會上不戴這些設備也能夠讓運動員科學比賽。

美國女運動員Christa Dietzen曾經表示,她在2012年奧運會中負傷,所幸的是現在VERT的出現,可以幫助教練團隊實時掌握其運動強度,這不僅保證了她免于在訓練時受傷,還延長了她的運動職業生涯。

寶馬公司為美國游泳隊設計了一款運動追蹤系統,把LED燈放在運動員的手腕、肩部、臀部、膝蓋、腳踝等各個部位,實時追蹤和監測運動員的各項技術指標,為改進游泳技能提供科學依據。

美國還把一項全新的技術用在鐵餅、鉛球等項目中,通過監測鐵餅運行的軌跡、線路等,得出最佳飛行方式,可以讓鐵餅運動員獲得更好的成績。

類似的技術還用在自行車、帆船、跆拳道、田徑、拳擊等多個項目中。如果進入參加奧運會的各個運動隊,各種高科技的輔助設備讓人目不暇接,證明科技已經成為奧運備戰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

不管是高科技的智能眼鏡還是其他具有類似功能的產品,都是為了讓運動員達到競技技能的極限,實現取得最好成績甚至拿到金牌的目的。更為重要的還是奧運科技對于普通百姓有什么作用,這樣才接地氣,才能讓奧運科技建功運動員的同時,也能造福普通百姓。

例如,對身體機能的監測設備,可以應用到普通百姓日常的馬拉松以及相關運動中?,F在,馬拉松正成為大眾參加的項目,不過,這項運動考驗的是一個人的身體極限,容易出現事故。很多人因為過度疲勞,可能會在中途出現“撞墻(視線模糊,雙腿邁不開步)”,這時候如果戴著相關的設備,控制中心或者親朋好友通過GPS定位就可以發現異樣,并且能夠和出現“撞墻”的人實時聯系、通知急救人員,幫助解決問題。就像是參加奧運會的運動隊擁有的各種app一樣,用于馬拉松以及其他相關運動的app技術已經比較普遍和成熟,普通百姓都可以下載使用。

大數據分析優化競技模式

從2012年奧運會上開始起步的大數據分析,在里約奧運會開始唱主角。很多先進設備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獲得運動員的各項數據,然后通過數據完成運動員訓練和休養生息的科學計劃。

除了開幕式上的風力發電點燃火炬、430萬英鎊(約合3 700萬元人民幣)購買的奧運機器人警察等新技術之外,絕大多數的奧運新科技,都是為了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例如,英國研發的數據分析系統用在了拳擊選手亞當斯身上,以確保她能夠獲得奧運會的冠軍。德國帆船隊拿到了軟件公司設計的最新數據分析系統,通過水流、風力等自然條件數據建立相關的模型。韓國引入了最為先進的光線治療儀,用唾液里的酶對選手進行壓力分析,用神經反饋系統得出的數據去研究運動員的心理,并且能夠很好地讓選手克服時差的影響。

不少運動隊還擁有一項新技術,例如Brain.fm,就是為運動員準備一種不同類型歌曲的電子設備,尤其是對于那些拳擊、摔跤等運動員來說,這種電子設備里面設置了多種模式,可以通過各項身體數據來分析運動員所處的身體、情緒狀態,幫助他們解決睡眠質量不高、心情狂躁等問題。

之所以重視數據分析,是因為科學技術真的可以從數據分析中得出規律,從而改變優化運動員的競技模式。例如,在4 000米自行車運動中,第一名和第八名之間最多相差4秒,如果能夠從自行車監測眼鏡中獲得足夠的數據,就可能讓一名運動員的成績提高1秒甚至更多。孫楊在400米自由泳中和冠軍的差距只有0.13秒。像飛人大戰中,0.1秒就可能改變一個運動員的命運,足見數據的重要性。

最早大規模應用大數據分析的項目還是職業足球。其實,相比奧運會的其他項目,職業體育的技術一直走在前列。除了轉播技術之外,大數據應用同樣如此。英超早在20世紀90年末就開始全面引入大數據分析,至今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體系。

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不僅僅適用于運動員自身,還適用于對手乃至裁判員。這些數據的分析應用,在職業足球中已經很普遍。在奧運會賽場上,大數據分析應用雖然已經普遍,但是限于眾多項目的特點,短期內還難以得到對手的大數據。

不過,裁判員的數據采集與分析應該不難得到。如果能夠將裁判員的數據與特點分析清楚,運動員在很多項目中都會受益。絕大多數裁判員的判罰特點非常明顯,只要能夠采集到他們此前判罰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進行研判,就會得知這個裁判員的具體判罰尺度、特點等。

日本在大數據方面的突破很大,除了職業足球之外,他們在職業棒球、排球、籃球等各個項目上都已經全面展開大數據分析建設,到2020年奧運會的時候,日本的大數據分析將應用到更多的項目上。2020年將真正開啟奧運會大數據時代,奧運科技將更加推陳出新。

比賽裝備武裝到牙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技作為真正的奧運利器,將運動員的比賽裝備武裝到了牙齒。各科技公司大顯身手,各顯神通,從應用運動空氣動力學等設計可以改變空氣流動的3D打印技術,到運動員的比賽服裝,到各種跑鞋、舉重鞋等,都在極力向著規則的邊緣靠近,為的就是成績提高哪怕是0.01秒,或者多抓起、挺起幾千克。

耐克利用3D打印技術開發硅膠凸起,用于改變奧運賽跑選手周圍的空氣流動,減小阻力。阿迪達斯利用身體掃描儀設計出新的比賽服裝,可以讓游泳選手用最小的阻力比賽。瑞士自行車公司Asoss利用“風洞”,為美國自行車隊打造了合身的服裝。

很多運動員的身上都貼著膠帶,幫助運動員肌肉發力,還能改變人體的空氣動力學造型。這項技術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已經使用,在里約奧運會更加普遍。著名的跑鞋公司布魯克斯為美國選手研制了特殊的長跑鞋。據悉,這款鞋絕不會讓運動員起泡,用激光穿孔可以應對里約的炎熱。Under Armour為加拿大、瑞士、荷蘭等沙灘排球隊設計的服裝,借鑒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技術,可以降低體溫,里面的特殊設置可以很快吸收熱量。

在科技利用方面,很多軍團的比賽服裝都具有高彈力,用特殊的纖維面料制成,可以促進靜脈肢體回流,減少血液淤滯,帶走代謝廢物,提高人體能量供應,縮短恢復時間,讓運動員在最好的狀態中完成比賽。

在拳擊和舉重方面,運動員的鞋子至關重要。安踏設計的“力敵千鈞舉重鞋”就富含科技元素,鞋子的前面使用了Taloon抱緊系統技術,后跟則采用了A-Form緩震技術,讓舉重運動員在抓地、移動、穩定、輕盈等多個方面達到了最佳。

新轉播技術帶來最炫視覺享受

里約奧運會在轉播以及攝影攝像方面的特點,就是機器人拍攝技術可以覆蓋360°,讓奧運賽場不再有死角。因此,轉播主機的位置和角度非常重要,這主要取決于體育場的建設是否考慮到了轉播主機的架設問題。

每一次像世界杯和奧運會這樣的大賽,都會帶來轉播、攝影攝像技術的革命,一切為的是給觀眾帶來最炫的視覺享受。同樣,奧運會的轉播、攝影攝像技術,也一直追隨職業足球。

如果讓轉播沒有死角,轉播主機的位置和角度非常重要,這主要取決于體育場的建設是否考慮到了轉播主機的架設問題。在設計體育場的時候,設計方很多時候不會過多考慮這一方面,所以大多數體育場達不到360°無死角的要求。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鳥巢是個例外。鳥巢采取了全世界最為先進的設計技術,體育場建設考慮到了轉播的效果,所以在主席臺下31°角的地方,是轉播主機的最佳位置。在這里架設好轉播主機之后,觀眾就會看到最佳、最炫、最無死角的轉播效果。

在職業足球領域,也是從英超開始發生了轉播技術的革命,蜘蛛眼索道攝像機承載系統的問世,讓足球賽場實現了360°無死角。

飛貓技術就是蜘蛛眼索道攝像機承載系統,采用了陀螺儀精密穩定、模糊控制、高速運動及定位、電視高清晰度無線傳送等高新技術。在這套系統中,承載攝像機的滑車最高運動速度可以達到130千米/小時,攝像機則可以360°水平旋轉和270°俯仰運動。

2008年之后,飛貓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高端體育賽事如奧運會、大型演唱會、滑雪錦標賽上都使用了該技術。2009年國慶直播,央視首次采用了飛貓技術,自此,飛貓技術引入中國。

2013年11月9日,亞冠決賽第二回合,廣州恒大主場迎戰首爾FC,央視和廣東電視臺都使用了飛貓技術,球迷在國內賽場上終于看到了無比震撼的畫面。從此,要求使用此技術的呼聲高漲。

此后,廣東、北京、上海等多個中超球隊所在城市的頂級電視臺開始使用飛貓技術。2015年3月份,國足在長沙打熱身賽之前,中國足協也在體育場上空安裝了飛貓設備,國足在國內的比賽也開始使用飛貓技術。2016賽季,中超全面引進飛貓技術。

奧運賽場不一樣,因為體育場館建設考慮不周,以及很多奧運會項目自身特點的制約,要想得到更好的視覺畫面,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覺享受,就必須另想辦法。于是,就有了外界說了很久的機器人拍攝技術。

里約奧運會上,美國新聞照片巨頭、第31屆夏季奧運會官方攝影合作伙伴Getty Images在多個場館中運用了來自英國一家名為“Mark Roberts MotionControl”工作室開發的全新機器人拍攝技術。

通過全新的軟件技術,攝像師可以利用電腦操作攝像頭的角度,得到此前無法捕捉或者無法拍攝到的畫面,尤其是那些激蕩人心的特寫鏡頭,更需要這些先進的技術來完成。

當然,在奧運足球賽場,因為飛貓技術的應用,觀眾就不用擔心視覺享受的問題。

利用過度確有另類興奮劑風險

在奧運會科技讓人眼花繚亂的同時,如果過度利用,確有成為另類興奮劑的風險。

更快更高更強的宗旨,是人類可以挑戰自己的極限,而不是利用科技來達到另一種身體無法觸及到的極限。當各種科學技術把人類的潛能激發出來但有些潛能并不屬于人類自身的時候,有些科技就有可能成為另類興奮劑。

眾所周知,興奮劑的發展日新月異。國際奧委會的檢測技術永遠落后于興奮劑本身的科技創新,所以很多運動員依然活在瓶瓶罐罐中。同樣,當國際奧委會對科技輔助運動員的認知落后于技術創新本身的時候,一些所謂的奧運技術在影響奧運會的成績方面,究竟是技術的進步還是運動員自身的進步,就難有定論。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菲爾普斯、索普們當初穿的那種鯊魚泳衣,是如何幫助他們提高成績的。在人類驚嘆于他們不斷挑戰極限的同時,也帶來技術和身體自身極限的矛盾。如果某種極限不是人類的極限,而是技術革命的極限,那么這種技術就很危險。因為,這種技術違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則。所以,從2010年起,鯊魚泳衣被禁止使用。

這是一個強烈的信號。凡是那些非人類本身極限的技術革命,都是“興奮劑”。被列為興奮劑的藥物名單越來越長。同樣,今后被禁止使用的奧運技術也會越來越多。此前,國際奧委會對于很多項目出臺了嚴格的技術規則,必須按照規定設計相關的比賽裝備,包括泳衣、拳擊、舉重鞋的設計等。

只要超出了國際奧委會的規則要求,就被視作“另類興奮劑”,唯有如此,才能讓奧運會的競技回歸人類本身。

猜你喜歡
轉播運動員科技
什么是北京冬奧會“云上轉播”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2022年冬奧會對中國體育賽事轉播的影響
我國優秀運動員商業價值的開發
男女運動員各有幾名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體育賽事網絡轉播法律保護制度的缺陷與完善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