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偉明論治膽囊炎經驗淺述

2016-11-02 21:02張檬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6期
關鍵詞:驗案辨證論治膽囊炎

張檬

【摘 要】 王偉明教授對膽囊炎的辨證論治具有獨到見解,臨床從肝郁脾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肝腎陰虛等方面辨證,治以疏肝健脾、清肝利濕、活血化瘀、養血柔肝為法。筆者以驗案為例,淺述王偉明教授辨治膽囊炎的經驗,為臨床論治此病提供一定的參考思路。

【關鍵詞】 膽囊炎;辨證論治;驗案

【中圖分類號】R249.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2-0071-01

膽囊炎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發病率逐年增高,我國慢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患病率為16.09%,占所有良性膽囊疾病的74.68%[1]。該病好發于20~50歲人群之間,女性較男性多見,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2]。臨床表現為反復右上腹疼痛或不適、腹脹、噯氣、厭油膩,右上腹部有輕度壓痛及叩擊痛等體征[3],急性發作時可見發熱、伴惡心嘔吐、或輕度黃疸、墨菲征陽性、外周白細胞計數增高等。西醫對本病沒有特效藥物,且療效不穩定,易于反復,相比之下,中醫藥治療慢性膽囊炎有很大的優勢[4]。王偉明教授從事消化系統疾病研究近30年,對膽囊炎的辨證具有獨到見解,臨床治療經驗豐富,現將其辨治膽囊炎的經驗總結如下。

1 病因病機

膽囊炎屬于中醫學“脅痛”、“膽脹”的范疇。有關脅痛的記載,最早見于《內經》,其中明確指出了本病的發生主要與肝膽病變相關[5];嚴用和《濟生方·脅痛評治》云:“夫脅痛之并病……多因疲極嗔怒,悲哀煩惱,謀慮驚憂,致傷肝臟。肝臟既傷,積氣攻注,攻于左,則左脅痛;攻于右,則右脅痛;移逆兩脅,則兩脅俱痛?!蓖鮽ッ鹘淌谡J為,膽囊炎的發生多與情志、飲食、外感、體質等因素相關,肝膽疏泄失常,氣機郁滯,血行不暢而致血瘀,氣血同??;病久耗傷正氣,正邪相搏,傷及脾胃,而致正虛邪實,引發氣滯、血瘀、濕熱、肝絡失養,虛實夾雜并相互轉化,終致“不通則痛”、“不榮則痛”。

2 辨證論治

王偉明教授根據本病病因病機及臨床表現,在治療中首辨氣血虛實,將其分為肝郁脾虛、濕熱內蘊、氣滯血瘀、肝腎陰虛等證?!蹲C治匯補·脅痛》云:“治宜伐肝瀉火為要,不可驟用補氣之劑,雖因于氣虛者,亦宜補瀉兼施?!史材居舨皇?,而氣無所泄,火無所越,脹甚懼按者,又當疏散升發以達之,不可過用降氣,致木愈郁而痛愈甚也?!盵1]王偉明教授遵循“通則不痛”原則,重視補益脾胃、疏肝利膽、活血化瘀、通腑瀉下。同時注重情緒調理,主張保持心情開朗,避免焦慮、暴躁,規律飲食,適當運動。

2.1 肝郁脾虛證 臨床表現右脅肋脹痛,走竄痛,甚則痛引肩背,善太息,每因情緒波動時加重,納差,眠欠安,大便質稀不成形,舌暗苔白膩,脈弦。王偉明教授認為,肝郁脾虛為臨床最常見證型,情志不舒,氣機郁滯,疏泄失常,橫逆脾土,致“木郁土虛”。治宜疏肝健脾。方用柴芍六君子湯加減。藥用柴胡、白芍疏肝柔肝止痛,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益胃和中,陳皮、半夏理氣化痰。若痛甚,加延胡索、郁金行氣止痛;若納差,加山藥、雞內金健脾消食;若腹脹,加萊菔子、麥芽消食除脹;若有結石,加金錢草、酒大黃利濕通腑。

2.2 濕熱內蘊證 臨床表現脅肋灼痛,口干口苦,渴不欲飲,惡心嘔吐,納差,大便黏膩不爽,皮膚黃染,大便黏膩,舌紅苔黃厚膩,脈弦滑。王偉明教授認為,外感濕熱或過食肥甘厚膩,損傷脾胃,濕熱內生,郁于肝膽,疏泄失常而發脅痛。治宜清肝利濕,“腸瀉膽亦瀉”。方用清肝利濕湯加減。藥用柴胡、白芍疏肝養肝,茵陳、金錢草、雞內金利濕退黃、疏肝利膽,郁金、枳實、木香行氣止痛,大黃通利大便,導熱下行,甘草調和諸藥。若熱甚,加梔子、黃芩清肝瀉火;若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行氣止痛;若嘔吐甚,加黃連、竹茹清熱止嘔。

2.3 氣滯血瘀證 臨床表現脅肋刺痛,痛位固定不移,夜痛甚,疼痛拒按,舌暗或有瘀斑,大便干結,脈弦澀。王偉明教授認為,外傷或情緒等引起肝膽疏泄不利,氣運不暢,日久化瘀,瘀血內停。治宜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用膈下逐瘀湯加減。藥用當歸、川芎、赤芍養血活血,桃仁、紅花、五靈脂破血逐瘀,丹皮涼血化瘀,延胡索、香附、枳殼、烏藥行氣止痛。若瘀血日久發熱,可加丹皮、王不留行活血涼血。

2.4 肝腎陰虛證 臨床表現為脅痛隱隱,口干咽燥,渴不欲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舌紅少苔或有裂紋,脈弦細。王偉明教授認為,身體素虛或病久耗傷肝陰,“肝體陰而用陽”,肝失疏泄日久化熱,熱傷津液傷陰,脈絡不得濡養,肝腎俱虛,不榮則痛。治宜養血柔肝,補益肝腎。方用一貫煎加減。藥用生地、當歸養陰活血,白芍養血柔肝,沙參、麥冬、枸杞滋陰柔肝,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甘草調和諸藥。若陰虛火旺,加丹皮、知母清虛熱;若便秘,加瓜蔞潤腸通便;若心煩,加酸棗仁、合歡花。

3 驗案舉隅

患者女,45 歲,2016 年3月10 日初診。主訴:右脅疼痛伴胃脘脹痛10天?;颊?0天前因飲食不適出現右脅疼痛牽至后背,伴惡心嘔吐,于當地醫院行彩超示:膽囊內強回聲。給予消炎利膽片、蘭索拉唑口服,效差?,F癥見:右脅痛牽至后背,伴胃脘脹痛,餐后明顯,惡心,無嘔吐,無發熱寒戰,口干口苦,納眠差,大便日行1~2次,質黏膩,小便色黃,伴灼熱感,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就診后復查腹部彩超報告示:膽囊結石并膽囊炎。西醫診斷: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 中醫診斷:脅痛,證屬濕熱內蘊。方用清肝利濕湯加減,處方如下:柴胡12g,白芍30g,茵陳15g,金錢草30g,雞內金12g,白術30g,枳實30 g,青皮12g,陳皮12g,甘草6g。水煎服200ml,日一劑,早晚分服,共7劑。二診患者右脅痛明顯減輕,稍有惡心,仍有納差、眠差,大便質黏,小便可。故加入炒麥芽30g,炒谷芽30g健脾消食。三診患者右脅痛較前減輕,后背疼痛明顯緩解,食欲好轉,眠可,二便調,舌紅苔黃,脈弦滑。因患者年近中年,易激動、思慮,情緒波動較大,每因情緒波動而加重。故加玫瑰花12g,延胡索24g,郁金15g疏肝解郁、行氣止痛;酒大黃9g通腑以利膽。7劑水煎服,配合口服熊去氧膽酸膠囊 250mg Bid,增加膽囊收縮功能,促進排石。四診患者自述無明顯疼痛感,納眠可,二便調,舌紅,苔淡黃,脈弦。上方去陳皮、青皮,加海螵蛸15g、白及12g以抑酸、保護胃粘膜,繼服14劑,熊去氧膽酸膠囊繼服2月,鞏固療效。

按:王偉明教授分析認為,該患者長期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加之飲食不節,損傷肝脾,脾胃運化失常,痰濕內生,濕熱互結,瘀阻肝膽,肝絡瘀塞不通,不通則通,故發為脅痛。膽汁排泄不暢,肝郁化熱,表現為口干口苦。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故見嘔吐。濕熱下注故小便黃赤,大便黏膩。證屬濕熱內蘊,故用清肝利濕湯加減,清熱利濕,疏肝理氣。并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隨證加減,囑其避風寒、暢情志、適飲食,效可。

參考文獻

[1]周仲瑛. 中醫內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446-451.

[2]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膽囊炎中醫診療規范專家共識意見》[J].北京中醫藥,2012,31(12):944.

[3]李乾構,周學文,單兆偉.中醫消化病診療指南[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166-174.

[4]張麗娜,孫波.逍遙散半夏瀉心湯并用治療慢性膽囊炎115 例[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0,24 ( 9) : 64.

[5]朱丹木,陳怡,許曉紅,等.合肥地區膽囊疾病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2,17( 5) : 271-272.

(收稿日期:2016.04.16)

猜你喜歡
驗案辨證論治膽囊炎
PTGD聯合擇期LC在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應用
冠心病從腎論治研究
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膝關節病變中醫辨證中的應用價值
中藥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78例臨床療效分析
產后風濕病辨治心得
蒙藥治療慢性膽囊炎療效觀察
蒙醫藥治療慢性膽囊炎65例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膽囊炎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