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

2016-11-02 16:31陳鳳群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6期
關鍵詞:睡眠護理干預

陳鳳群

【摘 要】 目的: 觀察護理干預對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內科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5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探究兩組患者的睡眠狀況對比。結果:研究組PSQI評分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睡眠時間、覺醒次數、入睡潛伏期相比于對照組均有所提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內科住院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睡眠狀況,提高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護理干預;內科住院患者;睡眠

【中圖分類號】R437.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2-0164-01

住院患者多數為慢性重癥,病程長,患者情緒不穩定,負性心理較重,造成治療意志薄弱、不堅定等,并出現睡眠障礙[1]。睡眠障礙一般與軀體疾病有關,與患者的健康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因此,對醫務人員的要求較高,應多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從心理、生理上全面的幫助患者,促進患者的康復,提高預后效果。筆者選取內科住院伴有睡眠障礙的患者500例,其中250例采用護理干預,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內科住院患者5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250例。所有患者經檢查及診斷均符合睡眠障礙診斷標準[2]。納入與排除標準:無傳染性及精神性疾病史;所有患者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對照組中男性130例,女性120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為(60.2±5.7)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文化151例,中學文化64例,大學及以上文化35例。研究組中男性131例,女性119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為(60.7±5.2)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文化153例,中學文化63例,大學及以上文化34例。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定期對病室進行消毒,開窗通風半小時,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進行翻身、皮膚護理等。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針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心理情緒,護理人員應通過溝通交流的方式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心態,對患者提出的合理建議與需求盡可能的滿足。②生活護理。生活中應對患者關心愛護,對家屬講解親情支持、家庭溫暖的重要性,避免情緒上的變化影響患者的心理,對飲食進行嚴格控制,合理膳食,避免進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③操作護理。盡量減少夜間的操作,走路、關門窗應動作輕柔,減少噪音的污染。④鍛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機體鍛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注意保暖。⑤知識宣教。由于對疾病本身及治療的恐懼,患者不能積極配合治療,因而院內應組織醫師、護士進行定期講座,內容包括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目的、發病原因,鼓勵患者提出自身的疑慮,加強互動環境,消除患者存在的疑慮,了解到配合治療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1.3 療效評價標準 探究兩組間睡眠狀況。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標準[3]:由18個條目組成的七個成份,內容包括,入睡時間、藥物、睡眠的效率、時間、困難、質量、日間功能等,每個成份0~3分,得分范圍為0~21分,總分相加,得分愈高表明睡眠質量愈差。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睡眠情況比較護理后,研究組PSQI評分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睡眠指標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睡眠時間、覺醒次數、入睡潛伏期相比于對照組均有所提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生活條件得到較高的改善,因此,對治療及護理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護理模式也有著較大的轉變[4]。內科住院患者由于經濟、心理、疾病的折磨,通常出現睡眠質量的下降,預后并不理想。而根據相關研究顯示[5],睡眠質量與患者的恢復直接相關。睡眠障礙作為一種常見病癥,若未得到及時的治療與干預,將會引發多種并發癥,嚴重影響疾病的愈后?,F有的護理模式為生物護理,對于睡眠的關注不夠深入,因而護理效果并不理想。

護理干預(nursing intervention)是對傳統護理的一種完善與加工,護理人員通過對患者進行整體評估后結合自身能力制定出具體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對以往鮮少涉入的睡眠領域進行了重點觀察,增加了心理、人際等多個方面的護理干預。由上表可知,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為患者提供情感宣泄的窗口,在交流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始終保持關切、耐心的態度,使用通俗的言辭加強患者的理解,應用成功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疏導不良情緒。受教育程度限制,患者對疾病存在疑慮,嚴重者抗拒治療,長期以往,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因而有效的知識宣教能夠加深患者對疾病的理解,化被動為主動,端正治療態度,提高愈后。而生活上的支持與關心使患者感受到溫暖,拉近護患間距離。食物上針對性的選擇有效維持了機體的膳食平衡,促進了機體的恢復。適當的身體鍛煉幫助機體加速新陳代謝,維持健康狀態,縮短了恢復時間,提高了睡眠質量,本次研究收效良好。

有研究顯示[6],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后,明顯增加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降低了心理不良情緒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及滿意程度。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研究組PSQI評分水平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颊咚邥r間、覺醒次數、入睡潛伏期相比于對照組均有所提升。結果顯示,心理干預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排除負性心理;相關知識的介紹使患者認識了治療的重要性。生活、飲食上的干預,促進了疾病的轉歸,本次研究結果與文獻一致。

綜上所述,結合護理干預后,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質量,能夠有效促進疾病的康復,值得臨床普及與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雙紅.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睡眠狀況的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3):555-557.

[2]張艷飛,劉曉玲,任定玉,等.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狀況調查及護理干預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3,48(36):4464-4466.

[3]金湘輝,聶利民.護理干預改善老年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臨床分析[J].河北醫學,2014,(8):1389-1391.

[4]彭德珍,趙麗萍,馬麗麗,等.彌漫性路易體病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5):577-579.

[5]王淑芳.神經內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礙的相關因素調查及護理對策[J].四川醫學,2012,33(12):2234-2235.

[6]王繼軍,楊秀芳.睡眠干預對內科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0):2159-2161.

(收稿日期:2016.04.18)

猜你喜歡
睡眠護理干預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骨創傷后疼痛的療效觀察
老年帕金森病非運動癥狀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關系及護理分析
護理干預對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影響評價
嚴重創傷患者的急診急救護理干預分析
早產兒不同體位護理對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暫停胃潴留影響的臨床研究
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對睡眠生理的不同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