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的發展途徑

2016-11-03 16:15畢露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茶產業恩施旅游業

畢露

摘要:恩施州為發展全州經濟,推進“產業興州”,茶葉”和“旅游”在恩施六大產業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為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突破茶產業發展瓶頸,本文首先對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介紹,并在分析旅游業對茶產業的積極影響方面探討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恩施;旅游業;茶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23-02

近年來,恩施州為促進全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啟動煙草、茶葉、畜牧、能源、旅游、信息六大產業鏈建設,深入推進“產業興州”,全力打造恩施經濟“升級版”。恩施擁有豐富的茶葉資源和旅游資源,“茶葉”和“旅游”在恩施六大產業鏈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文將從旅游業對茶產業發展的積極影響角度出發,尋求茶旅一體化共同發展。

一、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現狀

恩施州地處武陵山區,境內絕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常年霧繞山野,土壤富含鐵元素,適宜茶葉生長。這使恩施州成為了湖北省茶葉主產區和重要的茶葉生產出口基地,其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在湖北省內均為最大。據《恩施州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恩施州現有茶園面積136.71萬畝,采摘面積100.65萬畝,2015年茶葉產量8.33萬噸。茶產業已經成為了恩施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茶產業的有序健康發展對于農民增收,增加就業都具有積極作用。

1.恩施州茶產業發展優勢。

(1)茶葉品質卓越,天然富硒。

硒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高血壓、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功效,甚至被科學家稱為“防癌之王”。由于恩施自然生態條件優越,硒礦蘊藏量居世界第一,是目前全球唯一硒獨立成礦的地區,故被稱為“世界硒都”。恩施土壤天然富硒,其所產的茶葉也就富含硒元素,據調查研究,恩施富硒茶平均含硒量約1.068ppm。恩施茶葉以其卓越的品質深受茶人喜愛,出口國外,尤其深受日本人追捧。

(2)茶葉歷史悠久,加工工藝獨特。

恩施早在宋代就已有茶葉生產,故擁有許多歷史文化名茶。如:盛唐時期就已成為貢茶的霧洞綠茶、康熙品過后賜名的“容美貢茶”、被乾隆親筆題詞“皇恩寵賜”的伍家臺貢茶……除此之外,恩施玉露茶更是歷史悠久、美名遠揚。早在清朝時期,恩施玉露就與“黃山毛峰”、“西湖龍井”一起被列為清代名茶,在上世紀60年代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又在2008年被評為“湖北第一歷史名茶”。恩施玉露 采用的是蒸汽殺青工藝制作而成,這種工藝和制作工具歷史悠久,早于炒青工藝,屬于唐代所用的殺青方法。采用蒸汽殺青制作出來的綠茶保留了更多的葉綠素、氨基酸、蛋白質,使茶葉翠綠、茶湯嫩綠、葉底青綠、滋味更加鮮爽甘醇,故有“三綠一醇”的特點。目前,恩施玉露是僅存不多的蒸青綠茶。

(3)茶文化源遠流長,積淀深厚。

恩施地區種茶、制茶、飲茶歷史悠久。恩施人民在長期的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土家茶文化,茶詩、茶歌、茶俗、茶禮等文化形式異彩紛呈。 “罐罐茶”、“油茶湯”是當地居民一種特有的飲茶方式;“容美四道茶”是恩施獨具特色的茶禮;《六口茶》等茶歌以輕松明快的節奏、簡單的旋律被廣為傳唱,甚至成了恩施旅游的一張名片。

2.恩施州在茶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恩施州發展茶產業具有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多種優勢,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在茶產業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

(1)營銷方式單一,知名度不夠。

“恩施玉露”品牌效應已初見成效,但是恩施州茶葉在國內還缺乏知名度。主要原因是宣傳力度不夠,營銷方式單一。恩施茶葉銷售方式還是以店鋪銷售為主,也就是茶商開辦茶葉專營店和直營店,銷售茶葉。而將售茶、飲茶、休閑融為一體的,將茶葉商品和茶文化相結合的,環境雅致的茶館銷售方式卻很少見。再加上,銷售產品單一的茶葉店鋪大多只在州內開設,州外只有少部分城市設立代銷點,故產品營銷市場小,恩施州茶葉沒有穩定的銷售市場。

(2)產品品種單一,衍生產品少。

恩施多數茶企,只采嫩芽,只重視春茶的加工,導致恩施茶葉市場上幾乎只有“芽茶類”,而以嫩葉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葉茶類”卻很少見。致使大葉、老葉被大量浪費,鮮葉的利用率不高,品種單一。而加工工藝落后,缺乏技術投入,使得茶葉衍生產品少。比如,可以被制作成茶粉、提取茶多酚、制作成茶保健品的茶梗、茶籽、破碎的茶葉等原材料都被浪費了。這使得茶葉單產水平低,附加值不高,導致茶企收入大量流失。

(3)茶葉產業鏈狹窄,綜合開發不足。

茶葉產業鏈包括茶葉的種植、加工、生產、銷售的一體化過程,還包括茶葉深加工、茶葉衍生品、茶旅游等。而恩施茶葉產業鏈關聯度低,茶農只管種植、茶企只做生產加工、茶商只負責銷售,種植、加工、銷售各組織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協作,產業集群沒有形成。另外,恩施茶產業與當地餐飲服務業及發展勢頭良好的旅游產業結合程度較低,使得茶葉產業鏈狹窄,綜合開發力度不夠。

二、旅游業對茶產業的積極影響

1.拓寬營銷渠道,提高茶葉知名度。

在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中,融入茶的元素,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可以吃茶鄉菜、喝油茶湯、住鄉村旅館、觀茶園風光、購茶葉等旅游紀念品,還可以體驗茶葉采摘和制作過程、學習茶藝茶道。這能夠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推廣恩施茶,拓寬茶葉銷售渠道,帶動茶葉銷售,促進茶葉種植面積和茶葉產量的增加。

2.豐富產品類型,促進產品深加工。

旅游購物在旅游綜合收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現階段景區景點的旅游商品同質化、單一化現象較嚴重,其中茶葉的產品趨同性尤為嚴重,這使得游客購買欲望降低。為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可開發茶保健品、茶食品、具有茶元素的工藝品和旅游紀念品、利用茶籽和茶油開發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產品。旅游業的發展將促使茶葉深加工程度的提高,融入創新元素,提高茶葉原材料的利用率,使茶葉產品更加豐富。

3.延長茶葉產業鏈,增強綜合開發力度。

旅游業迅速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業,其對農業、制造業以及其他產業都有很強的關聯帶動性。將茶業資源與當地旅游業相結合,開發茶文化旅游,不僅可以提升茶文化氛圍,還可以發展生態農業新模式,延長茶業產業鏈,擴大茶葉消費的產業外延,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強茶葉的綜合開發力度。

三、恩施州茶旅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目前,恩施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綜合收入逐年攀升。根據恩施州旅游委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累計接待游客3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49.7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25%。茶產業剛好可以乘旅游發展之東風,迎來又一個春天。

1.利用茶的保健功能,開發休閑養生游。

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對于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茶葉的保健功能眾所周知,而恩施獨特自然環境孕育出的富硒茶,具有抗高血壓、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功效,其養生保健功能更是顯著。借助恩施旅游已有的知名度,大力開發休閑養生游,打響恩施富硒茶品牌,擴寬恩施茶葉銷售市場

2.強化技術支持,開發以茶為元素的旅游商品。

結合市場需求,積極引入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加大科技創新、精深加工力度,生產更多適銷對路的茶產品,研發新產品和衍生產品。積極開發滿足游客需求的茶食品、茶飲料、茶用品、茶提取物等旅游商品,推動精深加工轉化增值,提高夏秋茶的綜合利用率,加粗延長茶葉加工產業鏈。

3.重視茶文化建設,開發茶文化旅游線路和項目。

恩施茶文化具有獨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將茶藝、茶禮、茶道等茶文化進行整合后融入到旅游當中,建設生態觀光茶園,在景點開展土家民俗茶藝表演,在導游講解中融入恩施茶俗、茶禮、茶歌,豐富茶文化旅游內容。讓更多的人了解恩施富硒茶及土家茶文化,用茶文化提升茶產業內涵,以旅游業帶動茶產業發展。

四、小結

恩施州茶產業發展雖然具有自然環境、歷史文化、政策支持等多種優勢,但是也出現了營銷方式單一、深加工程度不足、產業鏈狹窄、綜合開發力度不夠等發展瓶頸。根據旅游業對茶產業的一系列積極影響,以恩施旅游業助推茶產業發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利用茶的保健功能,開發休閑養生游;二是強化技術支持,開發以茶為元素的旅游商品;三是重視茶文化建設,開發茶文化旅游線路和項目。以恩施旅游業強勁的發展勢頭,走茶旅一體化發展道路,助推茶產業有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娟.恩施州茶產業發展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34(3):184-186.

[2]孫志國,王樹婷,鐘學斌,張敏.歷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遺產保護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01):161-163.

[3]李小明.淺析茶產業與旅游資源市場融合途徑[J].生態旅游,2016,01:115-116.

[4]李童貞,徐仲溪.依托生態茶文化旅游 助推沅陵茶產業發展[J].茶葉通訊,2012,04:47-50.

[5]周霞.茶文化旅游的開發與設計[J].科技與產業,2014,14(9):68-71.

[6]彭祚全,程景春.恩施富硒茶的品質與保健功能[J].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2008,25(6):59-61.

[7]黃愛華,黃敏.論茶文化與江西旅游產業的發展[J].農業考古,2014,02:254-259.

猜你喜歡
茶產業恩施旅游業
緬甸預計將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啟國內旅游業
盛夏的離別
飛檐走壁
恩施富硒土豆豐收
宣城市茶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考和建議
福建安溪鐵觀音茶產業化發展研究
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陜茶產業及文化發展的幾點思考
家的團圓
我國旅游信息化與旅游業增長關系的動態計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