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自然萬物的悲憫情懷

2016-11-03 16:03栗方薇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自然

摘要:雖然離群所居,迪金森內心仍有一個廣袤的世界,她并不奢求別人進入,她怡然自得,在大自然這個花園中踽踽獨行,百花叢中處處留下了她的暗香。在詩人看來,人與自然冥冥之中有某種聯系,自然以獨特的方式傳遞給人類智慧。迪金森筆下的萬物都有靈性,是因為詩人善感的心靈,也是由于她對自然萬物都有一種悲憫的情懷,正是因為這種情懷,使她與自然萬物休戚相關。

關鍵詞:迪金森;自然;悲憫

中圖分類號:I3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005-01

艾米莉·迪金森詩風獨特,她文字細膩,意象突出,清新自然。這與她對大自然的衷愛有莫大的關系,中年后離群所居的迪金森仍如往常一樣喜歡侍弄花木,在她樸素簡單的生活里,大自然無異于一位知己,她在自然的花園里暢游,遠離喧囂喧擾,自得其樂。她的人,她的詩都在無形中抹上了一層大自然的靈動,生氣與溫存。

艾米莉·迪金森居住的地方雖然離鎮中心很近,但是她的房子以高大的松樹為籬笆,將外界的喧囂擋住。種花養草是她的愛好,花木也給了她無限的靈感。到了她30歲,迪金森的活動范圍逐漸縮小,“我不離開父親的院子去任何人家,也不去鎮上?!睆哪且院?,她只是一襲白衣,黃昏時在家門口散步。盡管在詩歌創作方面天賦極高,她生前發表的文章卻寥寥無幾。迪金森淡泊名利,無欲無求,也許正是這樣恬淡的心性,才使她不汲汲于名利,甘愿過簡單樸素的生活。她在《小石頭》里說,“它獨立不羈如太陽,與從同輝,或獨自閃光,在一種不經意的樸素里,它決然順應天意?!边@顆幸福的小石子也許正是迪金森本人的寫照。

雖然離群所居,迪金森內心仍有一個廣袤的世界,她并不奢求別人進入,她怡然自得,在大自然這個花園中踽踽獨行,百花叢中處處留下了她的暗香。在詩人看來,人與自然冥冥之中有某種聯系,自然以獨特的方式傳遞給人類智慧。迪金森在《這是我給世界的信》里寫到,“自然以溫柔的莊嚴,告訴給我簡單的消息?!彼袝r忍不住為自然的偉大歡呼雀躍,在《春天有點小瘋狂》里,詩人寫道“上帝和小丑同在,沉思著廣闊的美景,全部綠色的實驗,似乎為他擁有!”讀完似乎就覺得鋪天蓋地的綠色席卷而來,春的創意勢不可擋;春的偉大也在于她的恩賜不分等級,萬物都可開懷暢飲,盡享無限春光。

不僅僅是春,迪金森筆下的萬物也被賦予了一種神性,花猶如人,有它與生俱來的使命。詩人在《開花-是結果-而邂逅一朵花》里寫道:

“如何輔成這明亮的

錯綜復雜的事業

然后在正午綻放

如破繭而出的蝴蝶

孕育花蕾-抵御毛蟲

獲得露水的滋潤

調節熱能-避開風雨

躲過貪吃的蜜蜂”

毫無好奇感的觀察者以為一朵花必然會開放,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迪金森委婉地暗示事實遠非如此,人們很難想象它成長中的所有細節,也沒有察覺花兒為了綻放所做的自始至終的辛勤準備?;榱说却诖喝绽锞`放,要在漫長的過程中努力保護自己遠離天敵,孕育花蕾。于大自然的造物主而言,花也是有責任的,而每一朵花都應恪守對春天的承諾?;▋翰]有讓偉大的自然失望,如期盛開為自然增光添彩,成為一朵花,代表的是深遠的責任。

迪金森筆下的秋,有時候歡快愉悅,將對秋的欣喜表現的淋漓盡致,詩人在《秋天》里描述道“晨曦比往常更溫婉,栗子色澤慢慢轉向褐黃,漿果的面龐又漸飽滿,玫瑰處處撒歡,松樹著上華麗絲巾,原野披上艷紅大氅?!痹娭斜扔鲾M人比比皆是,秋仿佛是一位衣著華麗時尚的貴婦,連詩人在她面前都覺得落伍了,不甘落伍的詩人忙給自己配上飾品,否則又怎么配得上這大好的秋日呢。

這樣的景致讓人們心生感恩,僅僅生活在自然中就覺得無比幸運。然而,迪金森筆下的大自然并非時時帶給人歡欣鼓舞,他有時候也是深不可測,對萬物漠不關心的。在《顯然這什么也不算》里,代表著強權者的嚴霜,在花朵快樂游戲時就無情的將其頭顱斬斷。然而這白皙的兇手并沒有受到一丁點兒的懲罰,一切都照常,太陽無動于衷的看著這一切,為了上帝的贊許,又劃出另一個日子。迪金森深切哀悼著被“無辜斬首”的花兒,幽怨地責備自然的冷酷。

暑往冬來,天地日月循環,從夏之繁盛走到秋之凋零,其實都在自然的掌控之中,自然不為秋之凋零而感傷,也不為夏日喧囂而雀躍,自然是一位哲人,不悲不喜,不動生色地看著春夏秋冬不變的演變。而凡夫俗子的人類則很難做到這樣的灑脫,迪金森在《久已離去的夏日鳥鳴》里寫到:

“久已離去的夏日鳥鳴

草叢傳來凄婉的歌聲

那是久久習慣的傷懷

孤獨的感覺倍增

八月流火余光僅剩

為了安息預作準備”

盡管傷感夏日漸漸遠去,詩人也暗示到,其實秋也有秋的偉大與獨特,雖無法比擬夏日的熱鬧繁茂,“金黃卻也在等待著犁溝縱橫”,暗示著收獲即將來臨。冥冥之中不知道是誰掌握著這神異的變化,推動著大自然向前的進程。

詩中的另一個主題則是“漸變”,由夏到秋的轉換并非急不可耐,而是循序漸進,一切都有條不紊。告別夏日,鳥鳴聲早已遠去,草層里傳來了凄婉的歌聲,而告別夏日的“彌撒的慶典毫不張揚,小小國度一片虔誠?!奔词箍床灰娙魏蝺x式,感恩的禱告也在徐徐進行。在這場看不見的告別儀式里,夏日的忠誠子民比如蟋蟀和眾多的昆蟲都在進行最后的默默的感恩祈禱。迪金森筆下的萬物都有靈性,是因為詩人善感的心靈,也是由于她對自然萬物都有一種悲憫的情懷,正是因為這種情懷,使她與自然萬物休戚相關,結下了不解之緣。

作者簡介:栗方薇,女,漢族,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在讀研究生。

猜你喜歡
自然
換個角度欣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導演河瀨直美電影創作特征淺析
從環境批評視角解讀狄金森詩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國的生物倫理并不狂野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