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陳與義《巴丘書事》的多角度解讀

2016-11-04 03:44唐瑞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陳與義岳陽樓洞庭湖

唐瑞

摘 ? 要:《巴丘書事》是陳與義南渡時期的代表作品。本文試圖從藝術性、典故運用和思想歷史性方面對從該詩內容的豐富性入手解讀。

關鍵詞:陳與義;巴丘書事;多重解讀;洞庭湖;岳陽樓

中圖分類號:I20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009-02

靖康之難是陳與義個人經歷和詩歌創作的重要轉折點。和同時期眾多詩人一樣,存亡大事激起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操和民生關懷,打破了徽宗時期因新黨掌權而造成的詩、書、科禁和文諱僵局下疏離現實與埋頭書齋的漠然氛圍,親歷戰亂流離的去國者們,嘔心瀝血地創作出一系列可補史闕的佳作,這就是兩宋之際詩歌的一次重要轉向?!栋颓饡隆肥沁@個時期的代表之作,下面從三個方面對該詩分析,茲述之如下:

一、藝術性——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

《巴丘書事》,并同為建炎二年的另兩首岳陽樓相關作品,均因正逢國家板蕩離亂而多有“悲壯”“奇壯”之評。詩曰:

三分書里識巴丘,臨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

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

未必上流須魯肅,腐儒空白九分頭。

說陳與義詩即論及少陵,是歷代詩論家的常用思路。以方回的《瀛奎律髓》為例,選錄簡齋詩六十八首,言簡齋詩絕類老杜詩頻率尤高,如“詩逼老杜,于渡浙江所題如此,可謂亦壯矣哉!”“獨是格高,可及子美?!薄霸娐删?,上追老杜?!薄按颂幗^似老杜”“‘欲生云用老杜假山詩也” ……而楊萬里、劉克莊、胡應麟亦有類似評論。在這首詩中,首聯”巴丘”一句表明寫作時間地點:建炎二年,岳陽樓附近。同時間的另一首詩歌中,陳與義曾言”三年多難更憑?!?,指的就是從國難到此時已逾三載。這三年逃難中他經歷了什么呢?簡單來說就是亡國之恥,包括軍事潰敗、避難明州、髡發易服、臣子棄國投降、皇室囚逐受辱、以及士大夫階層的藏污納垢。陳與義作為一個宋代傳統士人,在這一連串讓人惶惑的打擊后,逃難停留于一個有著歷史陳韻的古地,登高感懷,再自然不過。一言概之,這是一首是典型的感物詠事詩。

“晚木聲酣”一句,《詩藪》外編卷五中評價到“陳去非”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薄枚怕曧??!眴尉瓦@一聯,很容易聯想到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一句,去非借杜字,杜響,借杜意——即其登高主題下相似的身世之痛、懷遠之思、黍離之悲。而其中整體意蘊的豐贍雄渾,尤近杜甫。

頸聯”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其中,“吐”字用得奇警。簡齋論詩曾言:”造語皆工,得句皆奇,但韻格不高,故不能參少陵之逸步。后之學詩者,倘能取唐人語而掇入少陵繩墨步驟中,此速肖之術也?!闭宫F了他在詩歌創作上的見解,這里更是實踐范例之一。首先,在寫景狀物上賦予其生機情韻,將唐人的靈動意象納入宋詩的簡潔清迥,是簡齋詩早年就有別于旁人的風格。早在宣和年間創作的《綠陰晝生靜》中的”清風不負客””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就有此特點。南渡后的”海棠不惜胭脂色”(《春寒》)”陰巖不知情”(《出山二首》其一)”東風不惜花”(《入山二首》其一)……亦不乏類似字眼,這也是陳衍評價其詩歌“已開誠齋先路”的原因。另外,這里亦借意于少陵,杜甫的《月》中有”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一句。雖然少陵并非用“吐”字第一人,但能將這個“吐”字用于詩句中,不以辭害志,做到既新警又渾融,且可以脫出前人藩籬而自出意境,不過是杜甫之前還是之后的,都寥寥無幾,而陳做到了。

最后,”腐儒空白九分頭”與杜甫的”乾坤一腐儒”有同質之悲(腐儒也是陳與義好用之杜字,如他的《舟抵華容縣》中”天地困腐儒”一句,借意更顯),而白頭(指代自己)更是杜詩中反復出現的一類意象。有人曾統計《杜詩詳注》,其中白發(指代自己)相關意象有一百三十多處,內蘊卻遠不止普通的生老病死之嘆,拿《五百字》來說,”……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這是安史之亂后杜甫白發意象中的思想,也是靖康之變后陳與義的內涵。不同于一般白頭吟中的“好生惡死”,杜詩和陳詩中的“白頭”,在對家國責任感與愧疚下重疊了,自嘲為腐儒,原因即在此。方回曾言:“陳簡齋《登岳陽樓》凡三詩,又有《巴丘書事》一詩,皆悲壯激烈……近逼山谷,遠詣老杜?!睙o怪乎陳與義在《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中慨嘆:”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p>

二、典故運用——洞庭湖與岳陽樓

靖康之變的混亂中,陳與義的個人經歷是怎樣的呢?陳公資政墓志銘是這樣概括的:“宰相敗,用是得罪。既王室始騷,丁外艱,避地襄、漢,轉徙湖、湘間,逾嶺嶠。久之,召為兵部員外郎?!逼渌惻c義傳記表達大同小異。在簡齋先生年譜中,記錄為“建炎二年戊申……八月……上岳陽,有登樓詩?!薄敖ㄑ兹昙河?,留岳陽……九月,別巴丘?!薄谑俏覀兒苋菀姿愠?,陳與義在洞庭湖及附近大概停駐了一年有余,留下不少優秀詩篇。

巴丘即巴陵,修筑于東漢孫權“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為城?!敝畷r。岳陽樓的修建時間不詳,許是當時魯肅閱兵樓,許是唐開元張說與眾才士所登之南樓,然岳陽樓題材的創作確是盛唐開始流行的,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杜孟二人。方回就曾有“岳陽樓天下壯觀,孟、杜二詩盡之矣?!敝袊@。至于洞庭湖相關的詩文,根據《洞庭湖志》,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的放逐沅湘,賈誼的貶謫長沙。岳陽樓詩歌興起后,兩種意象從此合流,興寄內蘊也愈加豐富??傮w來說,洞庭湖-岳陽樓詩歌包括貶謫、山水、思鄉、送別、憂國憂民等,其中,憂國憂民的情感在宋代長期內憂外患的背景下有了顯著發展。

陳與義的詩歌中,洞庭湖—岳陽樓題材很有一批數量,且基本都作于“轉徙湖、湘間”的建炎初。根據《陳與義集》與《洞庭湖志》,簡齋詩中的岳陽樓—洞庭湖題材共有20余首,其中最初創作的《登岳陽樓二首》和最后創作《別岳州》就分別對應年譜中提及的“上岳陽,有登樓詩”和“九月,別巴丘?!?

從內容來看,簡齋的洞庭湖—岳陽樓詩可分為三類——家國淪亡之悲詠事詩,宴飲送別詩,涉及洞庭湖岳陽樓的寫景記事詩??傮w上有繼承該題材詩歌傳統主題的部分,也有反應其經歷思想獨特的地方。

《巴丘書事》屬于第一類,此外還包括《登岳陽樓二首》《晚步湖邊》《再登岳陽樓感慨賦詩》《晚晴野望》《別岳州》等。這類詩成就最高,也最能體現簡齋詩在這一時期的風格,在創作上多以登樓北望、感洞庭蒼茫,吊屈原感懷,借杜句杜意等為手法,抒發流離之苦和家國之憂;第二類宴飲送別詩有兩首,分別為《送王因叔赴試》和《留別康元質教授》用的是樓中酒宴和湖上送別的意象;第三類寫景記事詩,數量較多,比重較大,一個原因是詩人當時住在燕公樓附近,而燕公樓大概在岳陽樓“北百步”,故此兩樓都是他常用的寫作對象;另一個原因就是陳與義曾因流寇貴仲正而轉徙洞庭湖二月有余,這場災劫和當時的國難緊密相關,詩人自然不吝筆墨,更寫出了可補史綱之缺的《五月二日避貴寇入洞庭湖絕句》。

三、思想性與歷史性──建炎以后,詩益奇壯

《巴丘書事》作者陳與義,字去非,號簡齋,活躍于南北宋之際,是南渡詩人群中創作成就最高者。元代方回評其為一祖三宗之一,認為是欲入老杜藩籬必先參習的對象,但同為兩宋之際南渡詩人的呂本中卻未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宗派圖》中,南宋末年劉克莊則是強調其不同與黃、陳的“繁縟尖巧”有“簡潔雄渾”之味道,“始以老杜為師”(《后村詩話》),后世對其是否歸為江西詩派看似有很多爭議,反撥還是超越,歸根結底,陳與義的詩作能達到自成一體的水平:葛勝仲在《陳去非詩集序》中提到當時人爭相傳誦號為“新體”,晚宋嚴羽將其作品風格單獨總結為七體之一的“簡齋體”,可見在陳與義的詩風確實一不同流俗的獨特性著稱。在廣泛認識中,陳在早期創作中受江西詩派技巧影響更大,而以建炎南渡為界,其詩歌的題材、技巧、思想都有了重大的突破,這也是其詩作受到諸多贊許的原因。

研讀南渡時期的詩人作品,可知《自房州城遇虜至奔入南山》中陳與義的這種思想絕不是個例,南渡后的名臣詩人李綱在《重校正杜子美集序》亦有”平時讀之,未見其工,迨親更兵火喪亂之后,誦其詩如出乎其時,犁然有當于人心,然后知其語之妙也”的慨嘆,當是時,整個詩壇的風氣翕然一變,包括題材上的時事主體詩歌大量涌現和創作技巧上的活法,后者更是影響了江西詩派后期內外的變異方向和對之后中興詩人的影響,可謂是宋詩史上的轉捩。

陳與義在此階段以一種全然不同的心態面對杜甫詩歌,其實是作為儒家傳統文化下士人的必然選擇。每逢國家動亂,江山易代之際,士人都重復著類似的遭際和感受,而這些感受又早經一位偉大詩人書寫得成熟而深刻,于是,不管從動亂體驗還是文學宣泄上,共鳴都來得無比深刻。杜少陵在天寶年間發出興感,被后世無數遭逢國家不幸的詩人隔代吟詠。以陳與義之后所處的南宋王朝為例,在其所處的靖康之難過后的幾百年,它再次受到了一次類似的文化沖突,而這一次更為嚴重慘痛,不再是朝廷的偏安受辱,而是宋元易代,蒙漢異質的家國淪亡。親歷這一切的南宋遺民士人群體——以劉辰翁、文天祥、謝枋得、林景熙為例——在屈辱、惶惑和痛苦中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杜少陵。這次轉向改變了南宋后期永嘉四靈和江湖詞派以晚唐姚、賈為宗的風氣,也從江西詩派的杜詩技巧為重的法度學習自然過渡為少陵憂國憂民情懷和“以詩為史”創作精神的自覺秉承。

參考文獻:

[1]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匯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陳與義著.白敦仁校箋.陳與義集校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胡應麟.詩藪[M].上海:中華書局,1958.

[5]魏慶之.詩人玉屑[M].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6]陳衍評點,曹中孚校注.宋詩精華錄[M].成都:巴蜀書社,1992.

[7]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1959.

[8]詳見《洞庭湖志》藝文中的“粵若風騷振響,肇始左徒;闕后賈太傅造湘流,吊之鳳凰、麒麟,蔚為辭賦,夐乎至矣?!?/p>

[9]根據《用前韻再賦四首》的“危樓只隔一重籬”和《望燕公樓下李花》的“燕公樓下繁華樹,一日遙看一百回?!笨赏茢?。

猜你喜歡
陳與義岳陽樓洞庭湖
登岳陽樓
孫高華
洞庭湖
“深入”還是“轉向”?
——從陳與義生平解讀其佛禪作品
輕松松聊漢語 洞庭湖
如何鑒賞題畫詩——以2019年高考試卷中的陳與義詩三首為例
二十一世紀以前的陳與義詩歌研究綜述
20世紀80年代以來陳與義詩歌研究述評
好一個洞庭湖
凝固的藝術之岳陽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