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砂陶刻的發展與歷史

2016-11-04 03:59許良林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陶刻紫砂歷史

許良林

摘 ? 要:紫砂裝飾都要“因壺而制”,要根據紫砂的材質特色和壺的造型特點進行設計創作。再好的書畫、 金石作品,都無法憑借簡單的復制就在紫砂器上散發出應有的韻味。

關鍵詞:紫砂;陶刻;文化;歷史

中圖分類號:J527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034-01

中國陶器產生于新石器時代早期,從遠古的新石器時代發展起來的裝飾,距今已有八千多年歷史,就在千百年的時間里逐漸發展,從石刻到金石鐫刻,歷久彌新。紫砂的陶刻裝飾方法,就是從最原始的制陶即模制法,以繩印、模印刻紋飾。紫砂的陶刻就是在這個基礎上演變而來的,陶刻的發展軌跡也有跡可循。

紫砂壺的銘刻與一般的雕刻不同,它是在凹凸不平多角、多線條的造型上進行操作的,借鑒了我國古代的碑刻和篆刻,但又區別于兩者,有自己獨特的篆刻方法以及刀法,形成了一般陶刻。紫砂刻繪的方法比較復雜,但主要分成兩種:刻底子和空刻,每一筆都需要用到靈活的技法,突顯出刻繪內容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陶刻較難的部分,一般運刀時有劃、豎、撇、踢、捺五種方法。劃,刻刀先下后上;豎,刻刀先左后右;撇,先用順刀后用逆刀;踢,先用逆刀后用順刀;捺,刻刀先上后下??坍嫊r,必須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鈍、深淺寬窄、筆勢連貫,以顯示刻繪的神韻2 紫砂刻繪的裝飾應用

當然紫砂刻繪藝術的題材也極為廣泛,形式更是豐富而多樣,舉凡山水、人物、花鳥、博古諸圖案均可作為入畫素材??汤L作品特別講究各種書法,利用正、草、隸、篆、鐘鼎、石鼓等各種不同的書法來表現于各式形體,或圖文并茂、或情趣皆有,表現出作品的構圖嚴謹、參差有致,體現傳統藝術的精髓。紫砂藝術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陶刻藝術的價值在于將文化的哲學觀、價值觀、審美觀和眾多的文化形式與紫砂器自然而不可分割地結合。它的發展和提升有賴于紫砂藝人對傳統文化的領悟,厚積薄發,陶刻藝人的基本修養、意趣及格調品位是神韻的關鍵。

紫砂陶刻以刀代筆,把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繪畫、金石、篆刻等藝術融于一體,在紫砂陶的表面彰顯儒雅的筆墨丹青,兼具文學的深度和技藝的巧妙。紫砂裝飾都要“因壺而制”,要根據紫砂的材質特色和壺的造型特點進行設計創作。再好的書畫、金石作品,都無法憑借簡單的復制就在紫砂器上散發出應有的韻味。

什么風格的壺刻什么樣的字與畫,怎么刻,如何刻?這是我每次刻之前經??紤]的問題。紫砂陶刻藝術的題材和形式極為廣泛和豐富多彩,山水、花鳥、人物、博古圖案等均是入畫素材,而書法更是必不可少的裝飾內容。紫砂陶對各種不同書體,對各種不同形式,不同題材的器皿進行裝飾,使造型和裝飾有機結合,相得益彰。作為一個紫砂陶刻藝人不光要具有相當高度的技藝修養,書畫水平,還要熟悉泥性,要掌握刀法,不經數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鍛煉體悟是很難深入和把握其內涵的。紫砂泥的質地細而不膩,澤而不耀,古樸典雅,表達的語言豐富多彩,是制作各種陶藝品的最佳材質。故國內有些知名書畫家、篆刻家和愛好者偶爾涉足,雖然他們具有相當深厚的書畫造詣,但是在紫砂器上的創作往往不如人意,原因就是他們缺乏深入了解紫砂裝飾的特性。

紫砂上的刻字刻畫,不是簡單的書寫刻畫,它需要有聯系性,不能讓觀賞者感覺是牽強附會或者空穴來風,要讓作品和陶刻裝飾融為一體,才會給觀賞者產生視覺和聯想的雙重感受。比如刻人物畫面配詩句時就會配上“相應的詩句”,才能顯示出人物的超然灑脫。紫砂壺雕刻也很講究布局,一般只取壺身的三分之二處刻字,因為紫砂壺的裝飾和中國書畫一樣,講究留白,這樣的設計讓人感覺不到臃腫感,簡單舒適,體現了一種美學精神,讓玩家一下子感到了滿足和欣喜。陶刻書畫創作過程離不開鑒賞的襄助,人們總是通過鑒賞來認識優劣的。只有讀懂了前人優秀的作品,才能逐漸揚棄自己創作中的不足。鑒賞能力強者不會為表面現象所迷惑,而會透過表面看本質。鑒賞作品不能單一,孤立地進行,如果陶刻書畫是一張大網,那么每一件優秀作品都如同其中的網眼,它們是相互交織著、拉扯著的,要解開其中的關系,都需要文化修養。具有高層次文學修養的陶刻書畫家,博識多道,舉一反三,更能產生入木三分的見解,從而提高陶刻書畫的領會程度。

“厚積薄發,孜孜以求?!边@是每位陶刻藝術從事者所具有的行業情操,他們以此為要求讓自己的工作變得得心應手,在紫砂陶刻中他們總是能夠做到隨壺而刻,隨韻而為,適宜地表現出不同的題材。在掌握陶刻傳統手工藝術的同時,融匯書法、繪畫歷史、文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建立屬于自己獨特個性的美學觀點。

業精于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會發生,每個陶刻藝人的成功都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他們往往數十年如一日般地浸淫在自己所從事的陶刻藝術領域。將自己對于事物的理解、對于自然的感悟,抒發到他們的作品當中,又將歷史的演變、文化的內涵以及民族的傳承通過他們獨有的手段記錄了下來。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陶刻這一獨特的文化藝術,在新文化如翻江倒海一般襲來的現代,依舊如巍峨大山一般,在世人面前展現著它特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卞宗舜.中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2]曲延波.中國明清紫砂壺藝鑒賞[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7.

[3]韓其樓.紫砂壺全書[M].北京:華齡出版社,1980.

[4]顧景舟.宜興紫砂珍賞[M].香港:三聯書店,1992.

猜你喜歡
陶刻紫砂歷史
陶刻“漢韻對瓶”的創作及評析
“仿古壺”的陶刻藝術和文化內涵
陶刻“奇峰疊翠四方瓶”的創作感悟
簡析陶刻作品《楓橋花瓶》的刀法特色
大美紫砂,無聲的藝術——論紫砂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畫家張宜與紫砂
文質彬彬的紫砂新境——吳鳴紫砂藝術品讀
新歷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