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地方高?!痘A鋼琴》課程考評模式改革

2016-11-04 05:48趙婷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鋼琴改革

趙婷

摘 ? 要:隨著現代鋼琴教育的發展,現行的《基礎鋼琴》課程考評模式暴露出種種弊端,無法為教學管理和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據。針對此問題,筆者就新考評模式的建立提出了有益的探討與基本實踐。

關鍵詞:鋼琴;考評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201-01

一、現行考評模式的弊端

在地方高校音樂院系中,學生普遍鋼琴基礎薄弱,具備鋼琴主修程度的學生可謂是鳳毛翎角,因此,鋼琴教師的主要教學對象便是無鋼琴基礎的普修生,作為地方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的《基礎鋼琴》課便成為了地方高校鋼琴教研室的主干課程,與該課程相關的教學改革與考評改革對一所地方高校的音樂專業有著廣泛的影響。該門課程的考評目的是讓學生展示所學的有關鋼琴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對自身的鋼琴演奏水平有客觀而真實的了解,能掌握鋼琴演奏方法,對樂曲有一定的的理解能力與演奏能力。然而,目前由于種種原因,使得該門課程的考評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考評內容與形式單一

現行的鋼琴考評模式仍舊沿用傳統的技能演奏考核方式,不同院校、不同時期考核的差異僅僅只是彈奏數量與彈奏內容上的不同而已。這種考核方式容易讓一部分學生“有機可乘”,不按照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與數量完成學習任務,而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幾首曲子。部分教師為了迎合學生以獲得好的評教結果或者提高學生期末考試成績也縱容他們的應付了事。另一方面,鋼琴演奏技能在鋼琴學習中固然十分重要,但是不應該成為全部的學習內容。當前,高校的鋼琴教學改革與傳統的鋼琴教學相比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再沿用傳統的“一曲定乾坤”的考試方式,鋼琴教學改革的內容在評價中得不到體現,是遠遠不能適應科學化、規范化的現代鋼琴教學的。

考試內容與形式的單一忽視了學生在鋼琴學習中的努力與進步,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特點,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教師端正教學態度,改進教學方法,阻礙了鋼琴教學的良性發展。

(二)重視結果,忽視過程評價

現行的鋼琴考評模式是讓學生演奏準備好的規定曲目,由幾位鋼琴教師根據現場演奏的效果給出分數,再計算平均分作為該生末考成績。雖然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會包含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但是一般也只占到20%——30%,現場演奏的曲目所獲得的分數占考試成績的很大比例。這樣的評價方式操作起來簡單易行,可是,學生只是獲得了一個分數,卻并不清楚自己在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利于今后改正自己的缺點。這種考評模式重視的是教學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的過程,不能全面地展示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忽視了考評標準的科學性。

(三)考試評分不科學,無統一的標準

在筆者針對本校音樂學院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凸顯出現行鋼琴考評模式的一個重要問題,即大多數學生認為現行的鋼琴考評模式評分不科學,教師之間的評分懸殊較大,沒有統一的評分標準。雖然,考試大綱中對評分檔次及每個檔次的演奏水平有體現,但是比較籠統,沒有細分演奏中的音準、節奏、手型、觸鍵、樂感、流暢度、完整性以及音樂表現等指標相對應的具體要求與分值范圍。實際操作中,教師容易根據主觀印象評分,出現師徒分、人情分等不公正的現象,不利于教學改革的推進,也不利于教師之間的協同合作。

二、對新考評模式的探討

基于以上種種問題,筆者根據地方高校鋼琴考評體系應具備的基本特征,試圖探尋一種新的《基礎鋼琴》課程考評體系。

(一)注重考察的全面性

近年來,針對《基礎鋼琴》課程的教學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與傳統的鋼琴教學相比增添了許多新的內容。因此,該課程的考察內容也要相應增加,發揮考評的的導向與“杠桿”作用,讓教學改革的成果在教學評價中得以充分而合理的體現。以我校音樂學院為例,我們的《基礎鋼琴》課所用的教材由“鋼琴基礎知識”、“彈奏曲目”、“鋼琴即興伴奏”和“鋼琴藝術史”四個部分組成,鋼琴教研室緊扣教材開展教學研究與改革,將這四個方面的內容揉合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但是目前的課程考核仍舊采取單純的技能演奏的方式,導致教學與考評不統一,無法激勵學生在實踐與理論方面均衡發展,不利于學生將來從事音樂教學實踐。應當根據教學的內容適當增添考評內容,將考評內容分為技能部分、理論部分與實踐部分三大塊。技能部分應當包括基本練習、練習曲、樂曲以及試奏的內容,形式包括獨奏、四手聯彈與雙鋼琴彈奏;理論部分可以采取卷面考試、撰寫鋼琴論文、鋼琴教學體會、音樂會評論、作品彈奏分析等多種靈活的形式;實踐部分包括鋼琴獨奏、合奏音樂會、鋼琴正譜伴奏與即興伴奏、參加鋼琴比賽或演出等。增加了考評內容之后,盡管在具體操作與算分統分中會出現不少麻煩,但是這種鋼琴考評模式重視了鋼琴學科體系的內在聯系和多重關系,起到了整合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系統而全面。

(二)注重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

終結性分數評價的方式由于教學管理的需要而不容替代,但是現代教學評價的終極目的是推進“教”與“學”的發展,因此形成性評價作為終結性分數評價的有益補充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視。鋼琴教學中的形成性評價,是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而高效地完成鋼琴作業,對學生階段性學習結果所采取的評價。形成性評價能向教師反饋學生課后練琴的真實情況,能讓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通過這種評價方式的幫助,教師能監控整個教學過程,及時調節、修正教學中的偏差,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由此可見,它對于鋼琴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注重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隨時給予評價。例如,教師每周都要讓學生回課,并就學生彈奏中的各種問題做總結、指導,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基本解決自身的問題。同時,教師每節課都要使用技能授課登記表,認真填寫學生每次回課情況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督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進步、提高。還應在每個學期舉辦多種形式的鋼琴音樂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任課教師跟蹤記錄,量化成績,并計入期末成績。只有注重形成性評價的科學性與重要性,抓緊日常的教學與評價,才能較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大綱的任務。

(三)建立標準化的試題庫

現在,各大高校的音樂理論考試都建立了標準化試題庫,而鋼琴、聲樂、器樂等技能考試卻一直沒有建立試題庫。編寫標準化考試試題采用的是開放型、分散型的組織形式,要求對每一道試題都進行測試、統計,在科學地評價出試題質量之后建立起題庫,便于教學者根據不同的考試要求,隨時組成不同難度的試卷。標準化試題庫擁有大量試題,覆蓋面廣,能夠較為全面地考察學生對所學科目的掌握情況,并能有效地防范猜題、押題等現象。鑒于標準化試題庫的上述特點,本人認為,要想建立科學化、規范化的鋼琴考評模式就必須建立科學而規范的鋼琴考試試題庫,只有這樣才能杜絕以往學生平時不練琴,考前一個月臨時抱佛腳的投機現象,保證鋼琴教學持續、良性地開展。

標準化試題庫建立之后,逐步實行等級考試。將學生根據入學時的鋼琴基礎以及之后學習的水平分為若干等級,學生在自身對應的等級里準備該級所有的考試曲目??荚囍?,讓學生隨機抽取考試曲目,給學生一定時間準備之后進入考場考試,以此檢驗學生的真實彈奏水平。教師評分根據彈奏技術、音樂表現與完整性三個方面考慮,采取等級量表的方式,將以上三類評分項目分為優、良、中、差四等,各項分值相加得出合計分。再根據考生演奏曲目難度,規定系數范圍,用合計分乘以難度系數得到最后的末考成績。通過這種方式盡量使鋼琴考試獲得明確穩定的評分標準,客觀全面的評分原則與有章可循的評分辦法。

(四)考試成績以分數與評語相結合的形勢體現

學生在以往的鋼琴考試之后,只是獲得了一個分數,卻并不清楚自己在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新的考評體系應當集中于對學生表現的反饋,并以幫助學生改進并達到更高水平為目的。因此,考試成績應當采取評分和評語相結合的方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一般應多給予指導性的、鼓勵性的語言,要善于發現學生進步,及時給予鼓勵,讓學生自信,快樂地學習鋼琴。

改革高?!痘A鋼琴》課程考評模式是為了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下,挖掘學生的鋼琴學習潛能,培養學生的演奏能力與音樂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鋼琴教師也將在此番變革中磨礪出更高、更全面的教學能力與綜合業務素質??傊?,對鋼琴考評模式的改革將升華鋼琴教育改革的成果,推進鋼琴教育邁向新的高度。

★基金項目:2014年湖南城市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基礎鋼琴》課程考評模式改革研究”(湘城院發【2014】30號,項目序號64)。

參考文獻:

[1]牛歡.關于高師鋼琴教學評價問題的思考[J].2009(12).

[2]尹學毅.形成性評價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J]].音樂創作,2014(04).

[2]毛自平.也談高師鋼琴教學評價[J].藝術教育,2005(04).

猜你喜歡
鋼琴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半夜敲門
漂亮的鋼琴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