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紫砂花貨

2016-11-04 19:30周賽軍
文藝生活·中旬刊 2016年10期
關鍵詞:造型藝術紫砂陶

周賽軍

摘 ? 要:紫砂陶的造型設計千姿百態,主要分為光器、塑器和筋紋器三類。其中,所謂塑器,是指那些以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蟲色鳥獸為創作對象,模擬自然形體的造型;或是在方圓等幾何形體上進行堆雕裝飾的器皿。

關鍵詞:紫砂陶;造型藝術;塑器

中圖分類號:J527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033-01

行話稱為“花貨”的紫砂壺設計最早構思是模擬自然界的實物形態。模擬自然界對象的手法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寫實法,直接將模擬對象的典型形態演變為壺的造型,如傳統的南瓜壺、梅段壺等;另一種寫意法,是在壺的身筒上,選擇恰當的部位,用浮雕、透雕或其它形式的裝飾,把某種典型形象附貼上去,并把這種形象的合理部分,捏塑為壺嘴、壺把和的子。如人們熟悉的常青壺(松),報春壺(梅),小型竹節壺等。

紫砂“花貨”形象生動,構圖簡練,用色巧妙,而且必須有一套完整的藝術手法和雕鏤捏塑技能。如勁松壺,既要塑造青松的蒼勁氣勢,又要表現枝葉挺拔,給人以勃勃生機的感覺。又如竹節壺,主要刻劃竹子的清秀瀟灑的形態,使人感到竹子那種清高不傲的風格。再如梅花壺,主干蒼勁有力,幾朵梅花零星點綴,疏中見繁,少中寓多,給人以梅花傲立風霜的氣勢。

在大自然中人類對動、植物的自然形態很有親切感。因此,藝術家把它們的自然形態通過藝術加工變成工藝品,就具備在造型上、裝飾上的優美風格,其中紫砂藝術利用得天獨厚的原料所設計的紫砂陶,最能反映出人們的意念和大自然的成就。

無論是什么形態,自然界包羅萬象,都是紫砂花貨作品形象的語言,這種語言就是紫砂五色土材質塑造自然逼真、千姿百態的形象。這種創作、設計、構思并以泥土塑造的形象,是匠師們經過深思熟慮,嚴整構思,嘔心瀝血,不斷的進行實踐、調整和修改,通過智慧的結晶,由雙手在創作中提煉而成。

蔣蓉大師就是仿真器的代表人物,她是我崇拜尊敬的長輩,她的作品是我一直很欣賞的,形態逼真、惟妙惟肖,簡直以假亂真。特別是她制作的《荷花壺》一直是我仰慕的佳作,在我的創作生涯中也是一直追隨她的足跡。我的作品《荷塘雨景》也是經過觀察大自然經過多次的構思。用蓮藕作嘴,荷梗作把,蓮蓬作蓋,一只栩栩如生的青蛙轉動著靈活的雙眼棲息在壺蓋上,整個作品洋溢著農家田野的大自然氣息,一幅“荷塘情趣圖”在紫砂工藝品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

另外一把《百果壺》,“百果壺”為大師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頗具靈韻的自然美寫實之神品。作品以寫實手法,立體浮雕般的裝飾手段,活靈活現地將中國人吉慶祥和的吉利風格表現在周正敦圓的蘋果形壺體之上。深綠色的蘋果形壺體周圍之上,點綴了八顆惟妙惟肖、秀色可餐的白果、花生、蓮心、蠶豆、紅棗、葵瓜子、西瓜子、扁頭仁。大師大膽使用的壺體立體寫實裝飾手法,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而又不繁復多余,恰到好處。一顆碩大倒置的野蕈,豐滿而紋理細致,妙法成蓋;一枝嫩秀幼節之藕貼于壺體,像是壺體生命的一部分;一節紫烏飽滿成熟的牛角烏菱平衡于壺體之間;三顆荸薺、核桃、栗子穩重鋪墊于壺底。個個生靈秀色,顆顆形象逼真。若不是依附在一件精美的紫砂壺之上,真不禁讓人想伸手拈來品嘗一番。這樣的精品之作,從藝術角度處處體現大師的藝術風范。

自然界是紫砂“花貨”創作取之不竭的題材庫,有飛禽走獸、游魚人體,有樹木藤草,花卉蔬果,這些都是壺藝造型和裝飾的題材。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東西有千千萬萬,或者是形態美好,或者色澤悅目,或者寓意積極,符合人們審美心理和傳統習慣。所以壺藝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經常是選擇能表現自然美、生活美,能表現人們美好愿望的對象。梅蘭竹菊,河岳山川之所以成為制壺界經久不衰的創作題材,就在于它們積極的象征意義。有的壺藝制作者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質的影響,制作的壺藝造型對象往往是一些低俗的物象,雖然制作的物象也許逼真,但卻不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認真去觀察多種事物,發現美、借鑒美,從而進一步去表現美。如當代大師朱可心的《云龍壺》,朱氏寄情于壺,做成一把壺配巨龍,搏擊九天,努力突破前人“魚化龍”成就的就是《云龍壺》,由嵌蓋化為壓蓋,龍尾把改為飛把,原有旋轉云水紋變為云彩紋,注以壺藝以新的境界。壺呈紫紅色,壺身浮雕流動的彩云,塑作兩條巨龍在云層間翻騰,神態矯健,變幻無窮,其中有一龍鉆出了壺蓋,龍頭能伸能縮,猶如穿行在云海之中。從云端下垂的龍尾構成了完整的壺把。此壺以打身筒法制作,捏塑浮雕,布局勻衡,是氣韻貫通、形象生動的成功之作,既有新意,又實用美觀。

那么怎樣做好一把壺?設計的好壞是知識積累的體現,精工是技術功力積累的體現,沒有好的設計,最好的技術,也不會使作品有美感、有神韻。缺乏扎實的技藝功力,最好的設計也做不出精氣神。這就是紫砂壺藝術關鍵所在。用紫砂體現自然美,就是紫砂“花貨”追求的境界。作為一個紫砂花貨的紫砂人來說,融入自然,體會自然給予的感受,那他的創作之源定將永無枯竭之時。紫砂藝術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我們紫砂藝術取得一點成績,得到一點收獲,這只能代表過去,紫砂道路漫長,如何繼承和發揚紫砂文化,我們應進一步探索,今后要有更加熱愛紫砂的人,做到不斷學習、探索,大膽實踐,多創新品,這樣紫砂這枝奇葩才會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姿。

參考文獻:

[1]唐云,鄭重.紫砂壺鑒賞[M].香港:香港萬里書店,1992.

[2]姚遷.宜興紫砂陶藝[M].北京:人文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造型藝術紫砂陶
紫砂陶刻“稚子垂綸瓶”的創作及評析
當代紫砂陶刻大環境下的個人藝術道路分析
“蓮花壺”的造型藝術和文化蘊含
論紫砂壺“尋覓”的造型藝術和意境之美
論紫砂壺“壽桃半提”的造型藝術
淺析紫砂陶的造型與審美表達
論紫砂陶刻的裝飾與發展
開宗立派 重構傳統——吳鳴紫砂陶藝歷史價值之再認識
諶宏微的造型藝術
兩種紫砂陶土的測試與表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