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屆國際泥炭大會回眸

2016-11-07 02:04
腐植酸 2016年5期
關鍵詞:油棕泥炭大會

第15屆國際泥炭大會回眸

2016年8月15~19日,第15屆國際泥炭大會在馬來西亞沙撈越州首府古晉市舉行。會議由馬來西亞泥炭學會主辦。參加會議人數1200多人,這是首次在亞洲舉辦的、也是與會人數最多的國際泥炭產業盛事。馬來西亞政府部長、沙撈越州州長、主管政府機構負責人先后出席了大會開幕式、閉幕式和大會晚宴,整個大會舉辦的莊重熱烈、豐富多彩、專業學術、兼收并蓄。會議提交論文890多篇,大會報告96篇,墻報交流210篇。我國參加會議的代表有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腐協”)曾憲成理事長,中腐協泥炭工業分會孟憲民秘書長,華東理工大學周霞萍教授、王麗娜博士,四月(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王正平總經理,云南韻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云南韻雅”)李民董事長,山東商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商道”)馬長軍總經理等。曾理事長和孟秘書長分別代表協會做了大會發言。

一、大會主要議題

泥炭行業涵蓋了與泥炭和泥炭地保護、管理、利用、教育、文化、工程等眾多領域。第15屆泥炭大會共有7個議題,每個議題下又劃分為若干小項目。其中,第1個議題:泥炭地編目、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功能,涵蓋了泥炭特性、泥炭地地球化學、水文地球化學和水文學、泥炭地遙感、航空和衛星影像、泥炭地保護與管理、泥炭地森林和野生生物保護等子議題。第2個議題:泥炭地和泥炭地生態系統管理,涵蓋了泥炭地碳平衡、碳儲存和碳耗散,自然和有管理泥炭地的溫室氣體排放,泥炭地森林-野生生物對環境和社會影響等。第3個議題:泥炭跡地利用、濕地修復重建,包括寒溫帶、溫帶和熱帶泥炭地修復、泥炭地恢復重建技術、開采跡地還濕、再植技術。第4個議題:泥炭利用、泥炭地技術和農業技術。第5個議題:泥炭地責任利用與管理,涵蓋了泥炭地農業開發與造林、泥炭地森林、泥炭地管理中的法律、法規與政策。第6個議題:泥炭與泥炭地的文化、教育、醫療、社會經濟事務。第7個議題:專門議題,涵蓋了軟土工程、園藝和能源泥炭、泥炭地碳儲存、生態系統服務和管理等公共管理、南亞熱帶泥炭地的生物多樣性與保護、泥炭地恢復重建方向、亞洲碳通量等。從上述議題可見,國際泥炭行業關注的領域絕不僅僅是泥炭的開發利用,而是在合理科學開發利用的同時,注重泥炭地和泥炭的基礎研究,注重泥炭地生物多樣性、泥炭地保護和管理,注重泥炭開采跡地的修復重建。全球泥炭總面積400萬平方公里,進入商業開采的面積不超過1%,全球每年新生泥炭儲量約20億立方米,泥炭開采量遠遠小于增長量,全球泥炭開發利用實際上是建立在開采量動態平衡基礎上。在全球泥炭地地理分布中,90%泥炭儲量集中在寒溫帶和熱帶中,溫帶地區由于蒸發量大于降水量,不利于泥炭發育積累,所以積累的泥炭主要以低位草本泥炭為主,泥炭分解度大,灰分含量高,因為中國的優質蘚類泥炭主要來自歐美等國。

二、國際泥炭行業主要進展

與4年前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辦的第14屆國際泥炭大會相比,本次會議的突出特色是熱帶泥炭地保護利用比重明顯加大,泥炭地環境、泥炭地碳匯、泥炭地溫室氣體排放、泥炭地環境監測方法、退化泥炭地恢復重建等內容明顯增多,而泥炭利用、泥炭產品和泥炭工程技術的內容比重減少。一些國際知名泥炭企業加強了泥炭地生產的責任管理,彰顯企業環境責任,關注泥炭開發過程的環境管理,泥炭產業發展已經走上了健康可持續發展道路。

1、熱帶泥炭地與油棕產業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炎熱、降水豐沛,木本泥炭地發育廣泛,泥炭層厚度深達十米之多,因此也是全球重要碳儲庫之一。熱帶泥炭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生物多樣性研究基礎雄厚,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投入較多,熱帶泥炭地研究已經成為國際泥炭行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國際泥炭學會的第十專業委員會就是熱帶泥炭地委員會。作為覆蓋馬來西亞國土面積1/4的木本泥炭地,馬來西亞所采取的重要舉措就是種植油棕,生產棕櫚油,目前已經成為馬來西亞出口創匯的主導產業。為了最大限度降低油棕種植對泥炭地環境的影響,來自日本和馬來西亞的許多專家在渠道設計、控制水位、種植方式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次大會約有50%的論文和報告都與木本泥炭地和油棕種植相關。一些研究報告試圖證實油棕種植對泥炭地環境影響有限。但是,大會閉幕以后一個記者在印度尼西亞郵報發表了署名文章,質疑泥炭地開發種植油棕對環境影響有限的說法,引起國際泥炭行業和國際濕地環境保護領域的廣泛討論。一方面要求經濟發展,一方面要求原封不動進行泥炭地保護,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無論如何,對泥炭地進行淺部排水,直接種植油棕,以圖減少排水對泥炭地影響都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只要地表排水,水文情勢喪失,濕地植被就會發生改變,由此導致泥炭積累中斷。而泥炭地淺部排水,地下水位仍然達到1米左右,直接影響到油棕根系下扎,風力較大時就會導致油棕樹體傾斜,生長受限。莫不如選擇已經退化疏干泥炭地,直接將泥炭開采出去用于油棕育苗和肥料制備,將殘留的20~50厘米泥炭與其下的礦質土層混合,然后再種植油棕,使油棕根系直接進入礦質土層,穩固樹干,增加油棕礦質營養吸收,提高油棕產量。

2、泥炭地碳匯

泥炭地碳匯是全球碳匯的重要組分,因而也是全球變化研究的重要對象。本次泥炭大會有10個大會報告涉及泥炭地碳匯研究方法、泥炭地碳平衡計算、熱帶泥炭地油棕林種植系統的碳循環、熱帶泥炭地和退化泥炭地的碳儲存和碳釋放、熱帶泥炭地根系和凋落物碳童年分布、熱帶泥炭地排水對碳釋放的影響、蘚類群落光合碳積累的精確測定、熱帶泥炭地油棕種植對泥炭中有機碳釋放、印尼泥炭地泥炭深度和碳儲存制圖、高海拔泥炭地對全球變化敏感和可持續管理、土地利用對控制碳儲存的泥炭性質的影響等報告,數據翔實,研究深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3、濕地修復與重建

由于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一些泥炭地植被類型、水文情勢和泥炭積累過程發生了改變,需要恢復重建濕地健康;有的泥炭開采完畢之后,需要重建濕地環境。國際泥炭學會有多個專業委員會工作涉及泥炭地恢復和重建工作。在本次大會中,有大量報告涉及泥炭地修復重建的原理、方法和實施案例,采用水文學、工程學、生態學和植物學方法建立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對于蘚類泥炭地通過泥炭蘚類種植,既重建原始濕地環境,也可以獲得蘚類植物生物量,成為新型商品泥炭蘚的來源。對于退化和開采的草本泥炭地,不可能重新建設泥炭積累環境,則重點通過還原濕地植被和水文情勢,建立濕地環境,引種經濟濕地植物,提高濕地生物生產量和經濟產出。

4、泥炭利用與開發

泥炭利用的重點仍然圍繞專業基質制備、土壤調理劑、商品泥炭有機肥及其商業利用開展工作。在歐洲每年商業開采泥炭6300萬立方米,其中50%用于發電和城市供熱,42%用于園藝,7%用于土壤改良,1%用于食用菌覆蓋等。加拿大泥炭生產主要供應美國市場,少量銷往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盡管國際環保組織極力反對泥炭開發和利用,國際園藝產業不斷開發泥炭替代材料,但在歐美園藝生產中,泥炭所占比例仍然高達92%,泥炭替代材料不到8%,說明泥炭的技術、質量和環境優勢無可替代。在荷蘭、德國、瑞典的工廠化溫室中,蔬菜、花卉生產完全建立在泥炭基質之上,沒有泥炭基質的支持,現代工廠化園藝產業將寸步難行。

5、泥炭技術

在泥炭高新技術進展方面,WAPO公司開發的泥炭開采場的泥炭堆體積測算技術,采用了激光測量、模式計算方式,只要在龐大的泥炭堆幾個關鍵點位上標記高程和點位信息,計算機即可迅速計算出該泥炭堆泥炭總體積,對泥炭企業隨時掌控泥炭產量非常實用。在泥炭基質和土壤調理劑產品生產中,潤濕劑已經成為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劑,可以有效解決泥炭基質吸水能力降低,影響植物生長等問題。為了提高蘚類泥炭基質的養分緩沖能力,一些泥炭企業加入了部分粘土礦物,有效地增加了泥炭基質養分荷載能力,改善了泥炭基質的植物生長效果。在泥炭蘚種植技術方面,歐洲的一些企業采用種子包埋技術,將組織培養擴繁后的泥炭蘚孢蒴包埋在瓊脂中,進行野外種植,提高了泥炭蘚種植效率,改變了以往泥炭蘚種植需要大量現場采集活蘚層傳統方式。

三、國際泥炭大會刮起“中國風”

本次泥炭大會是中國腐植酸工業協會泥炭工業分會成立后第一次參加的四年一屆的國際泥炭大會,在中腐協曾理事長帶領下共有10人參加了本次大會,一改往年大會只有1人參加的形影孤單局面。尤其是曾理事長雄才大略,縱橫捭闔,代表中國泥炭產業提出了泥炭產業新生活運動,預期每年進口5000萬立方米泥炭的需求,震動了國際泥炭業界,引起國際泥炭產業的廣泛關注,擴大了中國泥炭產業的國際影響,為中國泥炭產業走進濕地泥炭產業先進之林開辟了道路。中國代表團受到了與會國多家新聞媒體的聯合采訪,“中國泥炭風”成為大會的主旋律。

1、理事長觀點

曾理事長在本次泥炭大會的報告中提出,泥炭是上帝賦予人類開啟新生活運動的天然基質,潔凈、安全、可靠,是哺育“新生活農業”的搖籃。中國要向歐洲學習,開啟中國泥炭產業新生活運動。2014年,中國泥炭與基質產品銷售量500萬立方米,市場需求量2300萬立方米。預期市場需求量2.5億立方米,泥炭新興產值2300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可期。中國推進泥炭產業新生活運動,要從全球配置資源,加強與世界泥炭產業深度合作,提供“綠色產品+健康服務”,造就“泥炭(基質再造)→育嬰堂(凈土凈業)→健康產品(心靈再造)→幸福生活(民生所在)”的美好未來。通過“泥炭+”,全面締造“微域農業精準化+生態農業有機化+健康產業親民化”的新田園生產模式,既造福中國,又惠及世界!

2、中國資源與需求

孟秘書長在大會發言中系統報告了中國泥炭市場潛力和需求,通過詳實的數據分析了中國目標市場現狀和中國泥炭產業發展戰略。明確提出,中國的泥炭產業是以泥炭和椰糠為生產資料進行加工利用,為現代農業和環境修復服務的新興產業。泥炭和椰糠是設施農業創新、退化土壤修復、功能肥料生產、健康醫藥開發和海綿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新型綠色資材。在我國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倡導科技創新,關注健康安全的今天,泥炭產業因其知識技術密集,原料綠色安全,資金物流橫跨境內外,符合我國創新、綠色、開放、協調、共享的發展理念,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對我國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優化泥炭產業發展環境,大力開發本國草本泥炭資源,積極引進國外蘚類泥炭資源,促進我國泥炭新興產業發展,打造綠色創新動力,對推進我國現代農業和環境修復領域技術進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農產品質量,提供優質供給,建設美麗中國,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的戰略意義。

3、泥炭醫藥健康產品

在本次泥炭大會上,“云南韻雅”提出了泥炭大健康的概念,公司開發的泥炭黃腐酸口服液已經在中晚期腫瘤免疫治療和康復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泥炭腐植酸牙膏、泥炭浴產品等已經陸續走入市場,受到用戶的廣泛好評。外國專家對“云南韻雅”黃腐酸口服液在腫瘤中晚期治療所做的大量細致深入研究數據感到驚訝,感嘆中國泥炭醫藥企業居然做了國外多年沒有完成的工作。

4、泥炭產品

華東理工大學的周教授、王博士在本次大會提交了生物源泥炭替代材料研究報告,她們利用廣泛分布的玉米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經過多重技術手段開發完成的泥炭替代材料,具有和泥炭相似的孔隙結構、容重和腐植酸特性,并先后在多種植物栽培試驗中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吧綎|商道”馬經理報告了采用生物質資源發酵生產生物基質,用于蔬菜、瓜果等作物的種苗生產,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中國是一個泥炭資源絕對稀缺的國家,發展泥炭替代材料開發,對滿足我國市場優質基質需求,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循環利用生物質資源都具有重要價值。

5、會晤多國泥炭協會和泥炭公司

曾理事長在大會報告中宣布,中國將每年進口泥炭5000萬立方米的決定后,引起國際泥炭業界的廣泛關注。加拿大泥炭工業協會、愛爾蘭泥炭學會、俄羅斯圣彼得堡礦業大學、立陶宛泥炭學會、愛沙尼亞泥炭學會、拉脫維亞泥炭學會和克拉斯曼公司紛紛找上門來,尋求合作。一些在中國設立銷售機構的外國泥炭企業也表示將擴大中國市場開發力度??ɡ孤颈硎緦⑴c中腐協合作,開發新型泥炭來源,滿足中國不斷擴展的市場需求。會議閉幕后,新任國際泥炭學會主席和秘書長還專門會見了曾理事長和孟秘書長,表達了對中國泥炭產業的期望,支持中國主辦2024年第17屆國際泥炭大會,并將在技術、人才、信息、培訓、國際泥炭學會領導層位置等方面給予中國全面的支持。

第15屆國際泥炭大會是第一次在亞洲舉辦的國際泥炭盛會,表明國際泥炭產業和泥炭市場逐漸向東方轉移。中國應該乘第15屆國際泥炭大會的東風,苦練內功,創新發展,加快泥炭產業健康發展,迎接中國泥炭產業蓬勃發展的美好明天。

(中腐協泥炭工業分會秘書處 供稿)

猜你喜歡
油棕泥炭大會
6個引進油棕品種農藝性狀評價
3觀堿改性泥炭改良鹽堿地新方向
WAIC與WIC大會簡介
泥炭地:神奇的“大地海綿”
棕櫚栽培管理初探
預處理對泥炭孔結構的影響*
聲討大會
大會選舉
泥炭地的碳盈余
圖說大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