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學習模式及其實施要點 

2016-11-07 22:36黎婉倩劉賽娜董玉偉方媛
軟件導刊 2016年9期
關鍵詞:協作學習混合學習在線教育

黎婉倩++劉賽娜++董玉偉++方媛

摘要:近年來,人們基于對傳統教育與在線教育利與弊的反思提出混合學習模式,這種學習模式既能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環境下教師主導優勢,也能發揮在線教育環境下學生主體優勢,因而得到廣泛運用。介紹了混合學習的一般模式,分析了在實施混合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并且提出了在實施混合學習模式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關鍵詞:混合學習;面授教育;在線教育;網絡自主學習;協作學習

DOIDOI:10.11907/rjdk.161483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文章編號:16727800(2016)009019502

作者簡介作者簡介:黎婉倩(1992-),女,湖北荊州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數字化學習理論與實踐;劉賽娜(1992-)女,江西吉安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數字化學習理論與實踐;董玉偉(1990-),女,湖北襄陽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為數字化學習理論與實踐;方媛(1989-),女,安徽安慶人,華中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數字化學習理論與實踐。

0引言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依靠教師知識講解,構建個人知識體系。這種教學過程一般具有良好的結構,結構化的教學過程有利于學習者輕松維持學習活動。但是,學生在此種環境下容易對教師產生依賴,不利于創造性思維與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教師在此種環境下,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在學生內化知識遇到困難時,不能及時給予個性化的輔助。

在線教育環境中,學習者借助一些網絡學習平臺,利用網絡學習資源,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這種學習過程完全由學習者主導,具有一定針對性,能夠滿足不同學習者的不同學習需求。但是,這種學習很難具有良好的結構性,容易使學習者半途而廢,且情感交流不充分,不利于學習者健康人格的塑造。

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就是在對傳統教學和在線教育的利與弊進行反思后所提出來的。何克抗教授認為,“所謂Blended Learning 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的優勢結合起來; 也就是說,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只有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使二者優勢互補,才能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1]?!?/p>

1混合學習模式

混合學習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面授教學,二是在線學習。這兩部分并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相輔相成。面授教學可以是在教室里進行的一次講座,也可以是在現場進行的觀摩和實地講解,面授教學要突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讓教師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更加適合重難點問題講解、學生作品展示互評,非常有助于知識的記憶和內化吸收。在線學習與面授教學的關系在于,在線學習受面授教學主導,在線學習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延長了教學時間,對面授教學起到支持輔助作用。雖然在線學習不受時間限制,但是學生與教師的隔離使得部分學習者難以控制學習進程,教師無法很好地引導學習的進行,故教師一般借助網絡學習平臺,分享一些有用資源,包括重難點知識、拓展知識等,學習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自主學習,體現學習者的主體性地位;并且教師也可以在網絡學習平臺發布相關消息與通知,幫助學習者為下次深度學習做好準備。如果面授課堂空間較小學生人數較多,學生的討論、作品展示活動等也可以通過在線學習進行。

2實施混合學習的挑戰

在實施混合學習時,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協作能力都會對混合學習的學習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2.1教師教學掌控能力

混合學習模式延長了教師的教學時間,使得教師有充足的時間來完成教學計劃,但這同時也給教師的教學掌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僅要規劃好面授教學,還要引導學習者進行在線教學,在保留自身課堂主導性地位的同時,發揮學習者主體性地位的優勢。例如,教師需要對學生者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分析,在課堂上講授大部分學習者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但是在“求同”的同時也要“存異”,教師需要對不同學習者進行不同的學習輔導,幫助學習者認清自身學習狀況,引導學習者查漏補缺?;旌蠈W習活動中學習者參與度高低、效果好壞與教師的學習活動策劃能力和控制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2學習者網絡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在網絡學習環境支持下自我控制學習過程,并評估自身學習狀況。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習者能夠有效利用一些積極因素優化學習過程?;旌蠈W習模式中,網絡自主在線學習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學習者不僅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也是學習活動的策劃者,可以說,學習者的網絡自主學習能力是混合學習模式能否成功的關鍵。網絡學習資源是學習者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時的一個強大的外界支持,但同時也要求學習者能夠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并且有足夠的信心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按照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通過評價反饋及時調整學習進度。只有這樣,混合學習模式的優勢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2.3學習者網絡協作學習能力

協作學習是具有共同學習目標的一群學習小組,為了達到學習目標,以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協作學習有利于學習者構建有意義的知識,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傳統的面授教學中,教師能夠直接控制學習者協作學習的過程,給予有效指導,防止學習者的討論偏離主題或者有效避免不利于團隊協作的言論。網絡協作學習(Web-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簡稱 WBCL)是利用計算機網絡以及多媒體等相關技術,由多個學習者針對同一學習內容彼此交互和協作,以達到對教學內容比較深刻理解與掌握的過程[2]?;旌蠈W習模式中,網絡協作學習一般發生在在線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對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人際交互進行監控,適當予以幫助。但是網絡協作學習也是由學習者主動發起的,學習者如果不能有效通過由計算機相關技術搭建的協作平臺來與其他學習者進行合作學習,那么學習者在在線學習中將一直處于隔離狀態,學習過程中也無法得到充分的交流與人文關懷。并且,如果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也無法立刻獲知,從而影響學習者的知識構建。

3混合學習模式實施要點

結合到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的優點與缺點,本文提出以下4個方面的實施要點。

3.1充分考慮學習者

教育是一個育人的過程,如何培養人,如何促進人的發展是教育關注的根本?;旌蠈W習模式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因此,混合學習模式的核心是在關愛學習者的基礎上,促進學習者的發展,混合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教學行為都是為學習者服務的?;旌蠈W習模式自提出后便得到了廣泛應用,但也有學習者認為混合學習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他們的學習負擔[3]。因此,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者的學習負擔問題,保證教學過程的適度結構化,根據學生的時間來制定面授教學持續時間和在線學習持續時間,并且根據不同學習者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幫助學習者輕松維持學習活動。

3.2明確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之間的關系

眾所周知,混合學習由面授教學和在線學習組成。但是,如何處理面授教學與在線學習之間的關系是比較難的。面授教學可以使學習者更加清楚學習任務,在教師的指導下建構知識,具有較高的效率,但是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學習者數量多、知識基礎不一、認知風格不一;在線學習可以使學習者建構相關知識,減少學習者在學科知識方面的差異,提高面授教學效率,但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在線學習的難掌控性?;旌蠈W習實施中并沒有固定安排是先面授教學還是先在線學習,此安排過程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并且是在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不斷調整的。就如Osguthorpe&Graham提出來的一個觀點:使用混合學習的目的是找出介于在線學習中取得知識和面對面人類互動中而取得知識的平衡點[4]。

3.3發揮技術在學習中的支持作用

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接收知識,促進學習者有效學習的發生。目前,如何將技術更有效地應用于教學中是教育技術領域的研究熱點。學習者學習風格不同,對技術媒體的適應度也不同,教師不能一味追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現代技術手段,畢竟技術只是學習過程中的支持工具。教師應該利用技術實現情感陶冶和啟發誘導、知識構建與人生體悟,還原人文教育中的教育意義,而不是讓學習過程變得過分程序化與機械化[5]。

3.4強調面授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互聯網的依賴越來越深,對教育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多種為互聯網而設計的教育教學模式日益成為研究熱點,但是面授教育的重要性依然不能忽視。面授教育可以完成從教師傳遞知識到學習者接受知識并且主動建構知識的一系列過程。在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所帶來的情感效應是互聯網遠遠不能及的。

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

[2]謝舒瀟,黎景培.網絡環境下基于問題的協作學習模式的構建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2(8):4447.

[3]王竹立.如何看待混合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負擔增加[J].現代教育技術,2009(5):2529.

[4]RUSSELL T OSGUTHORPE,CHARLES R GRAHAM.Blend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Distance Education,2003,4(3):227233.

[5]劉雨昕.混合型學習的設計過程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04.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孫娟)

猜你喜歡
協作學習混合學習在線教育
混合學習在高等教育:三類不同設計方法
SPOC平臺下IPAD在初中生物混合學習中應用初探
基于Unipus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
獨立學院“大學計算機”實驗課程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