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的媒體融合與期刊創新
——《垂釣》雜志轉型探索淺析

2016-11-08 06:57楊志軍李昊千
中國期刊年鑒 2016年0期
關鍵詞:期刊雜志融合

楊志軍 李昊千 張 旭

新常態下的媒體融合與期刊創新
——《垂釣》雜志轉型探索淺析

楊志軍 李昊千 張 旭

自從新媒體時代悄然而至,紙媒就不斷面臨嚴峻挑戰,紙媒如何成功轉型成為最近幾年業內熱議的話題之一。在當前媒體新常態下,紙媒需要理性分析、合理選擇、迅速判斷,并制定出長遠的戰略目標,才能讓期刊在新媒體時代不斷創新發展,并順利度過轉型期。

一、環境:紙媒新常態

(一)紙媒的衰落

一直以來,紙媒都以雄厚的實力、強大的班底和先進的設備為傲,最重要的是,紙媒擁有豐富的業務經驗和突出的策劃能力,使它們能夠長久地在“內容為王”的時代里傲視群雄。但是,紙媒卻因為受自身局限的影響,在傳播速度、傳播途徑、傳播影響力、傳播針對性等方面日趨式微。當前,紙媒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讀者群流失、發行量下降、廣告收益減少,發展空間也變得越來越狹窄。有人說,紙媒已經進入嚴冬。

據媒體報道,2008年,北京的報刊亭進入了鼎盛時期,它們遍布全市各個角落,同時銷售550多種期刊和110多種報紙,可謂盛況空前。但是,2013年以后,北京報刊亭的營業額不斷走低,有的日均營業額僅100元左右,即便地處核心地區,日營業額也不超過300元,一些地點偏僻的報刊亭日營業額甚至低于100元。報刊亭的主要收入也轉而依靠飲料、零食、充值卡等進行維持,一個行業似乎陷入了即將消失的窘境。有數據指出,2003~2006年,國內報紙廣告額從8%下降到7%;2004~2009年,紙媒市場份額從47%下降到29%。2012年,報紙廣告刊例花費同比下跌6.9%。

(二)期刊的走向

2015年初,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石峰在一次講座上指出,中國期刊業發展所呈現出的新常態具有6個主要特征: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作為平面媒體的期刊總印刷量已經達到頂峰,今后一個時期可能會持續下滑;期刊業今后的發展潛力不再是刊號資源,而是調整結構;提高質量成了期刊業當前最緊迫的根本性問題;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將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期刊業發展的方向;開拓國際市場,也將成為中國期刊業的發展戰略;深化體制改革使期刊出版單位真正成為市場主體,將成為當前期刊業走出困境的一個關鍵。

總印數是期刊發展的重要指標,而從2013年起中國期刊界就進入了總印數下滑的新常態。石峰指出,1978年,中國期刊業的總印數為兩億冊,此后8年間達到25.6億冊,但之后20多年間總印數起起伏伏,始終沒有突破30億冊。從2005年開始,中國期刊總印數從27.59億冊持續8年增長,至2012年達到33.48億冊。2013年,中國期刊總印數下滑到32.72億冊,2014年的最終統計數據尚未公布,但繼續下滑已成不爭的事實。

(三)格局的變化

紙媒衰落現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期刊也走向了發展的瓶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勢頭異常迅猛。截至2012年底,國內網民已經達到5.64億,其中4.2億為手機用戶,手機網民占全部網民的74.5%。而截至到 2014年 6月,國內的移動互聯網網民數量已達到 6.32 億,手機上網使用率達到83.4%。

新的傳播格局不斷發生變化,國內媒體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一方面,紙媒受到新媒體的強烈沖擊,另一方面,紙媒也在借助新媒體的優勢思考自身轉型。其實,新媒體同時也在吸收紙媒擁有的優勢資源,進而不斷壯大自己。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紙媒和新媒體的關系不是單純的競爭對立關系,而是多方互補、多源滲透的。紙媒擁有專業的編采人員、成熟的市場品牌、廣闊的信息渠道和豐富的運營經驗,而新媒體則擁有高效的傳播速度、豐富的傳播手段和強大的互動性。紙媒衰退的大潮中,新媒體既是造成期刊走向下坡路的始作俑者,但也為期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二、趨勢:媒體大融合

媒體融合的概念最早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理工大學教授浦爾提出,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媒體融合是一種媒介發展理念,是互聯網迅速發展以后對傳統媒體的整合。媒體融合主要體現在技術、經營和內容三個方面。

(一)立足大數據

全球知名的咨詢公司麥肯錫最早提出了大數據概念,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大數據時代到來以后,新媒體的應用更加如魚得水,因為使用大數據能夠迅速明確用戶信息,了解用戶的偏好,從而進一步對用戶進行準確的信息推送,快捷方便、省時省力。

相比之下,紙媒準確定位受眾需求的能力弱于新媒體。因此,紙媒需要向新媒體借鑒學習,兩者有機融合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帶來的優勢,使用數據化信息來判斷讀者的需要,從而避免長期以來單向思維帶來的影響。紙媒還可以利用數據和圖像等方式傳播信息,讓內容變為可視化,使受眾對信息的接受能力大幅度提升。當然,這種變革直接導致流程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以往的運營模式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紙媒管理層及時調整戰略和方法,適應大數據時代發生的新變化,從而使紙媒在狹隘的空間得到最大的發展。

(二)經營求探索

紙媒積極探索和拓展市場,一方面是為了獲得持續的資金運營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更大的媒體影響力。紙媒經過長久發展,依靠優質的內容優勢,形成了一定的營收能力。但是,紙媒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市場運營能力就明顯不足了。紙媒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運營模式,提高市場營銷能力,建立媒體企業制度,搭建合理的媒體融合渠道。對于國有性質的紙媒,需要發揮多種投融資方式,積極打造新媒體投資平臺。紙媒還可以跨區域收購有潛質的新媒體項目,實現經營方式轉型,擴大傳媒規模,進而提升市場影響力。

其實,紙媒的生產經營活動與普通企業一樣,當產品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投資收益便開始逐漸遞減。紙媒必須尋找新的發展空間,從規模經營轉向范圍經營,橫向擴張為傳媒集團常見的做法。傳媒集團從單一的企業轉向成為多媒體的掌權者,旗下多種媒體互相支撐、資源共享,進而實現利潤最大化。在此過程中,新媒體會與紙媒不斷磨合碰撞,為全面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專心做內容

20世紀90年代,維亞康姆公司總裁薩默·雷石東的競爭策略就是靠內容取勝,也是他最早提出了內容為王的思想,這種觀念很快擴展到了其他行業。雷石東強調受眾接受媒體不是因為媒體的技術,而是它傳送的內容。與此同時,雷石東十分注重市場細分,甚至以年齡來對觀眾進行劃分,然后再制作節目。以往,媒體之間的競爭往往發生在技術和渠道上,而當渠道相對穩定和成熟的時候,內容會重新成為競爭取勝的關鍵。

閱讀文章和獲取信息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求知途徑,閱讀可以更加具體更加深入地了解文字背后的內容,而獲取信息就比較淺顯了。相對來說,紙媒擅長供給深度的閱讀內容,而新媒體在這方面就比較弱勢了。事實上,這兩者都是受眾需要的。紙媒可以利用深度閱讀的優勢,將受眾閱讀興趣從新媒體的形式轉移到紙媒的內容上來。受眾雖然很在意傳播媒介的具體形式,但更在意傳播媒介提供的內容。紙媒想要繼續生存,內容好看才是硬道理。

三、《垂釣》新探索

(一)創新有特色

作為紙媒,《垂釣》雜志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休閑垂釣領域,并在內容采編、發行推廣、商業經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當前紙媒衰落的大背景下,期刊界紛紛調整自身職能結構和經營模式,將創新作為期刊發展的第一要務。近一年來,《垂釣》雜志在轉型大潮中積極轉變傳統媒體經營理念,將商家、讀者、釣友都視為用戶和伙伴,提供他們所關注的內容和直接需求的信息,將媒體價值直接傳遞給用戶?!洞贯灐冯s志社認清了當前媒體格局發生的重大變化,在媒體融合和創新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大膽嘗試,涉及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網絡視頻、電商、社會化媒體等諸多領域,尤其在期刊創新和融合、全媒體化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探索。

《垂釣》雜志將傳統的雜志與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視頻進行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獨立又合作。創新特色包括數字化、移動化、社交化、粉絲化、電商化、融合化。為了迎合新媒體的發展,豐富新媒體內容和人脈,《垂釣》雜志維護客戶、收集信息,增進與釣友之間的聯系,并建立了信息中心?!洞贯灐冯s志將不同類型的人整合進微信互動號并進行分類管理,建立了微信群和標簽,以便快速獲得最新消息,及時進行互動服務。

(二)進軍全媒體

大數據時代,傳統媒體充分利用海量數據服務讀者和客戶已經成為必然趨勢。2014年,《垂釣》雜志旗下的悅釣APP手機客戶端問世,這是國內首款資訊+魚樂功能型手機客戶端,擁有資訊和社交兩大核心功能,還包括釣點查詢、漁具店查詢、社區分享、即時通訊等功能。悅釣憑借著豐富的內容、便捷的操作、美觀的設計,一經推出就得到了釣友們的青睞,在垂釣行業中引領了一股新的潮流。隨后,悅釣客戶端再接再厲,將流行的社交功能、工具功能和視頻功能逐一加入,使其功能變得更加強大。

作為一家垂釣類的媒體,《垂釣》雜志多年來在作者、讀者和客戶三大群體中已經積累了深厚的人脈。在當下視頻當道、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如火如荼的大趨勢下,《垂釣》雜志將文字和圖片內容轉變為視頻內容,促使內容形式更加豐富立體,是一種超越雜志范疇的全媒體運行模式。與此同時,《垂釣》雜志秉承傳統,將制作優質內容的操作方式成功移植進入視頻和新媒體,讓“好看”成為一張金字招牌?!洞贯灐冯s志開創了釣魚類行業媒體轉型的先河,首次將互聯網電視、 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視頻理念帶入傳統雜志媒體中,并與知名視頻網站和電視臺進行戰略合作,成為業界首家打通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電視的全媒體平臺。此外,《垂釣》雜志還與悅讀網站合作,將雜志數字化產品輸出到悅讀網站上,開辟了全新的訂閱和內容推廣的新渠道。

另外,《垂釣》雜志頻頻出招,其旗下的《路亞中國》微信平臺、《垂釣》微信和微博平臺不斷為讀者提供第一手的業界資訊,引領路亞和垂釣潮流,粉絲人數、訪問量以及釣友的互動情況目前均已達到同類新媒體的首位?!洞贯灐冯s志將運營微社區作為重點的互動項目之一,不定期在微社區推出互動話題和活動,推動網友進行互動交流。微社區目前在業界排名位于前列。官網論壇的定位雖然沒有變化,但形式轉為移動化,手機論壇和手機官網都符合當下的移動化趨勢。除此以外,《垂釣》雜志還通過微視頻、今日頭條、微信互動號、微信朋友圈等線上方式使其傳播效果達到最大化。

很快,《垂釣》雜志在經濟模式方面發現了新機遇,通過全媒體平臺,構建了以業界廠商、普通用戶、業界知名人士為主體的互動粉絲圈經濟,改變了傳統媒體間接服務用戶的盈利模式,直接滿足用戶的最終需求,這也是《垂釣》雜志在探索市場方面取得的一個可喜成績?!洞贯灐冯s志整合十多年來在業界獲得的資源,通過電商化、移動電商化、社交化電商等全新運營模式,打造了國內獨一無二的漁具用品垂直商城,利用HTML5技術獎微信平臺與電商品網站對接,形成了社會化營銷和推廣的運營模式。

四、結語

通過一年來的努力,《垂釣》雜志把線上線下相結合,以內容、活動、展會、雜志、應用為依托,全方位地進行宣傳和推廣,吸引了大批用戶和粉絲的關注。目前,悅釣APP已經下載5萬人/次,路亞中國微信擁有10萬粉絲,垂釣雜志擁有7萬粉絲,微社區排名進入前100名,頭條號擁有百萬瀏覽量,互動號擁有近千名行業意見領袖?!洞贯灐冯s志的轉型探索已經初具效果。

[1]胡正榮.全媒體時代傳統媒介顛覆與重構[J].新聞戰線,2013(2).

[2]大數據時代的中國機遇[J].文摘365,2013(5).

[3]朱夏炎.“內容為王”的實質不會改變[J].中國記者,2011(11).

[4]封琳琳.新媒體環境下的紙媒生存轉變 [EB/OL].人民網,2014(4).

[5]于林姝. 移動互聯時代紙媒融合策略 [J].記者搖籃,2010.

(作者楊志軍系《垂釣》雜志社社長;李昊千系《垂釣》雜志社副社長;張旭系《垂釣》雜志社編輯部副主任)

猜你喜歡
期刊雜志融合
期刊更名啟事
期刊簡介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東方養生雜志征稿函
《融合》
期刊問答
雜志介紹
扶貧雜志走進“兩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