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征路上的“燈籠”——紅軍的軍事情報部門中革軍委二局

2016-11-09 09:20王源源
文史春秋 2016年9期
關鍵詞:密電中革軍委二局

·王源源

長征路上的“燈籠”——紅軍的軍事情報部門中革軍委二局

·王源源

1933年10月,蔣介石調集大批兵力,向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由于王明等“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導致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10月,紅軍主力被迫撤出根據地,突圍轉移,開始長征。紅軍歷經千難萬險到達陜北后,毛澤東曾說:“(中革軍委)二局是‘走夜路的燈籠’,我們是打著這個燈籠長征的。沒有二局,長征是很難想像的?!?/p>

在長征整整兩年的時間里,紅軍轉戰14個?。ㄖ醒爰t軍走了11個省,加上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共走了14個?。?,總行程達2.5萬里,途中時時受到敵人的圍追堵截,但每次都能從國民黨軍隊設置的包圍圈中準確地找到空隙鉆出,沒有中過一次埋伏,這主要是依靠電臺偵察及時掌握了準確的情報。被毛澤東比作“走夜路的燈籠”的中革軍委二局就是負責監聽、截獲、破譯敵方電訊的軍事情報部門。

紅軍的“制勝法寶”

中革軍委二局是紅軍總司令部中一個極為機密的單位,成立于1932年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其前身是蘇維埃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下屬的總參謀部情報科,是專門負責無線電技術偵察的機要單位。當時,紅軍繳獲了敵人的大量裝備,其中包括多部無線電臺。為此,中革軍委決定將情報科升級,成立情報局,因其在總參謀部序列中位于第二,簡稱“軍委二局”,由原情報科科長曾希圣任局長。

曾希圣,1904年出生于湖南省興寧縣一個鄉紳家庭,是黃埔軍校畢業生,參加過無線電人員培訓班學習,曾參加北伐戰爭。大革命失敗后,于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兵運工作和軍事情報工作。1930年,曾希圣調任上海中共中央軍委諜報科科長,在周恩來的直接領導下從事秘密情報工作,曾獲取了國民黨第三次“圍剿”中央蘇區的軍事計劃情報,是一位出色的“紅色特工”。1931年冬,他又奉命進入江西瑞金中央蘇區,任紅軍總參謀部情報科科長。當時,雖然紅軍報務員截獲、抄收了大量的敵軍無線密電,但苦于無法破譯,于是曾希圣向上級請示成立電文破譯小組,開始了針對國民黨電臺的密電破譯工作。

曾希圣安排偵察電臺大量抄收國民黨電臺之間拍發的密碼電報,加上對之前截獲的密電進行登記、歸類和編號,通過它們之間的規律以及戰地局勢分析敵軍電報的大概內容,從而尋找國民黨密碼電報往來的內在活動規律。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鉆研,電文破譯小組成功破譯了國民黨的“展密”(一種密碼代號)密碼本,截獲并破譯了大量的敵軍密電。

曾希圣與家人的合影

戰爭期間,情報可以給軍事決策者作參謀之用,往往能夠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曾希圣帶領的電文破譯小組截獲破譯的密電更是為紅軍指揮部隨時了解敵軍兵力部署、作戰命令、戰略意圖等核心機密提供了保證。隨著破譯小組作用的日益凸顯,1933年5月,中革軍委決定成立軍委二局,指派曾希圣擔任局長,錢壯飛為副局長,曹祥仁任破譯科科長。

軍委二局成立以后,為了開展紅軍的軍事情報工作,曾希圣和二局的技術人員排除種種難以想象的困難,頑強地攻破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偵聽能力迅速提高,多次截獲并破譯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密碼。為紅軍第四次反“圍剿”斗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第四次反“圍剿”勝利后,在紅軍建軍6周年的紀念日上,曾希圣被授予二等紅星勛章。到1934年7月,二局累計破譯敵人密碼本400多本,其中有一部分是特別密碼本,獲取了大量極其準確可靠的軍事情報??梢哉f,在長征前,二局已基本具備了破譯國民黨軍隊各類密電的能力,成為紅軍的制勝法寶。

然而,情報信息的價值完全取決于使用它們的人。在前四次反“圍剿”斗爭中,紅軍之所以能以弱勝強,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軍委二局提供的大量及時準確的情報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的一年多時間里,盡管軍委二局先后破譯了大量敵人的密電,但是,當時的中共中央總負責人博古和負責指揮紅軍作戰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不顧實力上的懸殊,摒棄了毛澤東提出的游擊戰、運動戰,采用死守硬拼的陣地攻防戰,二局所截獲的大量軍事情報便也沒有了用武之地。

促成西進轉兵及遵義會議

1934年10月,軍委二局跟隨中央紅軍踏上了長征的路途。國民黨軍隊憑借空中偵查優勢,掌握紅軍動態進行圍追堵截。由于離開根據地,中央紅軍的人力情報只能起到偵察當面之敵的作用,如果想知道整個區域內國民黨追剿部隊的部署情況從而擺脫敵人,就只能依靠破譯無線電報來獲取情報。

曾希圣深感二局責任重大,為了適應長途行軍,他將二局的人員和器材一分為二,每天讓一隊人員先隨大部隊行軍,另一隊人員留在原地架起信號設備進行監聽和破譯。到了約定的時間前一隊停止行軍架設電臺開機工作,后一隊再拆下天線機器裝箱追趕部隊。就這樣軍委二局通過輪流值班,始終保證24小時開機監聽,以求為決策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情報。由于經常夜以繼日地行軍趕路、破譯電文,曾希圣和二局的同志們常常因過度疲勞在行軍途中從馬上摔下來或者走著路就睡著了但是,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破譯了大量有價值的密電。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遭到國民黨軍的圍堵,苦戰五晝夜,強渡湘江,突破了蔣介石布置的第四道封鎖線,粉碎了其“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但是,中央紅軍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部隊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銳減至3萬多人。

湘江戰役失敗后,為了黨和紅軍的生存,毛澤東不顧“左”傾路線的高壓,提出中央紅軍必須放棄原定的北上計劃,改變行軍路線,改為進入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貴州,以避開敵人的伏擊。這一提議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中革軍委大多數領導人的贊同,但卻遭到了李德的竭力反對。1934年12月11日,紅軍占領湖南省通道縣城。12日,中革軍委臨時決定在這里召開緊急會議,著重討論紅軍戰略轉移的前進方向問題。就在會議爭論不休之時,軍委二局破譯了國民黨的密電,獲悉敵軍第一、第二兵團已在湘西、湘南集結重兵,構筑封鎖線,企圖圍殲我軍。在此形勢下,如果紅軍繼續進軍湘西,勢必兇多吉少。在敵人張網以待我軍北上的事實面前,博古不得不放棄對李德的支持,同意毛澤東的提議,轉兵西進貴州。中央政治局依據準確的情報,最終作出了放棄與紅二、六軍團會師,改向黔北遵義進軍的決定。

通道會議是中央紅軍在面臨危機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緊急會議,可以說,通道西進轉兵挽救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可能遭受覆滅的危難,而軍委二局提供的情報為促使西進轉兵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紅軍進入貴州后,連續攻克了錦屏等7座縣城。1935年1月7日,紅軍攻占黔北重鎮遵義。此時,軍委二局截獲破譯敵人電報得知,追擊紅軍的國民黨薛岳兵團的兩個縱隊雖然已經進入貴州,但是尚未渡過烏江;湘軍要對付紅二、六軍團,難以入黔。也就是說,蔣介石在貴州和遵義周圍的兵力非??仗?,圍攻遵義的部署一時難以完成。這一態勢,為遵義會議的召開和紅軍的休整爭取到了時間。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毛澤東重新統帥紅軍,為革命帶來了生機。這次決定中共和紅軍命運的大會之所以能夠在遵義召開,情報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軍委二局功不可沒。

四渡赤水背后的情報戰

遵義會議后,由于黔北敵人力量強大,不利于紅軍立足,中革軍委決定北渡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為掃清前進障礙,紅軍發起了土城戰斗。但是,因為當時二局還未能破譯川軍密電,對敵情未能全面了解,戰斗一度失利,紅軍陷入強敵包圍。危急關頭,周恩來急令曾希圣迅速摸清敵情。軍委二局在紛飛的戰火中架起電臺,偵收破譯敵軍往來密電,發現敵軍的包圍圈尚有一個口子沒有合攏。根據二局破譯的情報,軍委立即決定從包圍圈的空隙中突圍,西渡赤水,脫離絕地,這就是一渡赤水。

中央紅軍進入川南后,二局又破獲情報,長江以北已有敵軍重兵防守,并且敵軍大批兵力追至川南,而遵義地區敵人兵力薄弱。于是,毛澤東出敵不意,指揮中央紅軍回師東進,二渡赤水,占領婁山關,發起遵義戰役。在此次戰役中,紅軍以7個團的兵力,殲敵2400多人,俘敵3000多人,繳獲各種槍支1000多支(挺)、子彈10多萬發,取得了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給敵人以沉重打擊。

紅軍遵義大捷后,蔣介石緊急飛往重慶,親自指揮對紅軍的圍攻,企圖“圍殲”紅軍。紅軍將計就計,引誘敵軍迫近,待敵軍靠近紅軍之后,紅軍突然轉兵向北,第三次渡過赤水河,再入川南。渡河成功后,毛澤東派一個團偽裝成主力,擺出北渡長江的架勢。正當敵人的追兵急忙調整部署,企圖再次對紅軍形成合圍,聚殲紅軍于長江南岸地區之時,毛澤東率紅軍主力第四次渡赤水河,秘密回師黔北。

在四渡赤水的戰役中,根據軍委二局提供的情況,毛澤東充分運用其軍事指揮藝術和才能,采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聲東擊西,用兵如神,帶領紅軍在國民黨40萬人的圍堵縫隙中穿插移動,不斷調動敵人,使我軍由被動變為主動,機動作戰,擺脫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走出了危局,是紅軍以少勝多的軍事史上的光輝范例。

多年后,葉劍英元帥在回憶長征時說:“四渡赤水,在龍里、貴定之間不過30公里的地方,紅軍來回穿插,把蔣介石的軍隊調來調去,令人稱奇。但我們心里十分清楚,這除了毛澤東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背后還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靠軍委二局準確及時的情報。如果沒有絕對準確的情報,就不容易下這個決心?!?/p>

冒充蔣介石給國民黨發調兵電報

中央紅軍第四次渡過赤水河后,于1935年3月20日抵達金沙縣安底、沙土一帶,準備南渡烏江。這時,軍委二局截獲了蔣介石調動軍隊的密電,從電文里了解到,敵中央軍周渾元、吳奇偉2個縱隊6個師的主力跟追紅軍而下,正由安底西北一帶往東南方向逼近紅軍主力,距紅軍的渡江處只有一天的路程。同時,在烏江南岸20多公里處,還有國民黨軍3個師的部隊。紅軍要安全渡江至少需要3天時間,如果不能引開敵軍,中央紅軍將被迫與敵背水決戰。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曾希圣提出一個妙計,利用紅軍掌握的國民黨軍的密碼和電文格式,冒充蔣介石給周渾元、吳奇偉發電,讓他們改變現在的追擊路線,從而將其調開。毛澤東、周恩來等領導人聽后拍案叫絕,立即模仿蔣介石電文的語言規律和用詞習慣起草了“委員長令”,交由二局發出,假冒蔣介石密電,命令周渾元、吳奇偉部改變行進路線。此計果然奏效,敵軍接獲密電后深信不疑,“奉命”而行,向泮水、新場、三重堰方向前進,使得國民黨部隊的包圍圈擴大,與紅軍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3天后,紅軍主力順利渡過烏江,隊伍長驅南下甩掉了國民黨20多萬的堵截大軍,避免了一場血戰。更為奇妙的是,后來這起假電報的事,國民黨內部一直沒有人提起,可能他們始終都沒有察覺。

南渡烏江后,軍委二局繼續發揮“秘密武器”的作用,不斷為中央軍委提供準確、及時的情報。4月8日,中央紅軍穿插至貴陽東面的貴定、高寨等地,二局截獲破譯了云南方面守備空虛的情報。中央軍委立即命令紅軍除留在烏江以北的紅九軍團外,全部由貴陽、龍里之間南插直入云南,將國民黨軍圍堵紅軍的40萬大軍拋在了貴州。

5月4日,軍委二局破譯敵軍密電,得知國民黨第十三師師長萬耀煌為保存實力,不愿孤軍深入,向蔣介石謊報情況說前方未發現紅軍。中央軍委據此情報,命令紅一軍團和紅三軍團爭取時間,日夜兼程向皎平渡會集,搶在“追剿”敵軍到達前順利渡過金沙江。蔣介石又重新部署,急令中央軍、滇軍、川軍配合,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圍殲紅軍。但是,國民黨調兵遣將的電報又被二局破譯,紅軍搶先渡過大渡河、飛奪瀘定橋,跳出了幾十萬敵軍的包圍圈,又一次令蔣介石的企圖成為泡影。接著,中央紅軍又根據二局的情報,攻占川軍把守的天全、蘆山保證紅軍順利翻越大雪山與紅四方面軍勝利會師。

在艱苦的長征路上,軍委二局始終發揮“千里眼“順風耳”的作用,破譯了敵軍各類密碼860多種,截獲了敵人的大量情報,能夠及時掌握戰場信息,使得原本就擅長運動戰的毛澤東如魚得水,指揮紅軍充分發揮靈活機動的特長,聲東擊西打擊敵人,一再在戰略轉移中搶占先機,走出危局,最終取得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勝利。

對于軍委二局在情報工作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毛澤東主席曾經打過一個非常生動的比喻:“和蔣介石打仗,我們是隔著‘玻璃杯押寶,看得準,贏得了?!泵飨群髢纱螢閭刹祀娕_題詞,一次是“你們是科學的千里眼、順風耳”,另一次是“你們是革命的魯班石”。周恩來總理也曾說:“在江西反‘圍剿’作戰和長征路上,偵察工作起著很大作用,關系著全軍生命問題,二局立了很大功勞?!敝芸偫矸Q曾希圣是“為紅軍情報工作創業的人”他為軍委二局題詞:“共產黨掌握了技術,一定戰勝反動派使用的技術?!?/p>

猜你喜歡
密電中革軍委二局
再現長征中的軍委二局傳奇
120型控制閥二局減作用對制動缸壓力影響研究
張國燾“密電”問題探析
曹祥仁在延安軍委二局
外交密電如何傳送?
淺藍
中革軍委的由來及其與中央軍委的關系
對“西北軍委”記述問題的考證
試論周恩來與我黨早期中央軍事領導機構職能的演變
檔案破解司慶懸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