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誠信教育中的困境

2016-11-09 22:32徐娟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誠信教育困境

陶行知曾經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最后一站,誠信教育貫穿于整個學工系統工作的軌跡。作為以95后為主力的全體在校大學生,在高校錄取率高達80%的大時代,如何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尤其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誠信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也越發苦難。本文根據作者十年的基層一線輔導員工作的經驗,結合本院的工作特色以及當代學生的特點,研究分析了在高校困難生認定過程中出現的關于誠信教育方面的困境,思考解決對策,不到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同仁多多批評指正。

【關鍵詞】困難生;誠信教育;困境

1 我院在困難生認定工作中遇到關于誠信方面的問題

1.1 貧困證明太容易

按照學校相關規定,貧困生認定工作一年一次,由輔導員將學校相關文件或通知通過開班會,QQ,微信等多種形式、平臺發布、告知班級每一個學生,由學生本人提出書面申請,自行下載《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由學生本人填寫,家長簽字,村(居委會)、鄉(街道)、縣(區)三級蓋章,本該嚴謹的材料,能夠切實反映學生家庭經濟情況的材料,絕大多數生源地的相關行政部門是不會在調查、核實實際情況的情況下再蓋章的,導致這份材料完全沒有真實性,也不具備任何參考的價值。

1.2 學生家長對國家免費自助態度的無良性

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幫扶政策,力度之大范圍之廣,以確保每一個學生不會因沒錢上學而輟學,國家助學金按不同的貧困登記每年2000元—4000元不等。有些家庭并不困難的家長,往往利用職務之便開具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證明材料。在歷年的貧困生認定過程中,曾經不止一次遇到類似公檢法、黨政部門等收入較高的家長簽字的證明材料。更有甚者,孩子把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發給家長,家長都不去了解具體情況就直接拿去簽字蓋章。在輔導員電話核實情況的時候,家長是這樣理解貧困的:“我們家并不富裕,但是供養一個孩子上大學,還沒有什么問題?!?/p>

1.3 測評小組成員公平、公正性欠缺

以班級為單位,輔導員、班級干部、普通同學、同寢室同學,一定比率的男女生代表,不低于班級總人數20%的評定小組成員,對申請同學所有遞交的材料進行分析,結合該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開銷等基本情況,判斷是否貧困、貧困等級進行客觀的判斷。因判斷的結果影響到學生能否獲得國家助學金,因而相當部分測評小組成員不愿意得罪同學而做出并不準確的判斷。原本認為:學生的評議和監督該是貧困生認定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因為相當部分同學對此并沒有足夠的認真和重視,導致貧困生認定這項工作并不能做到絕對的準確、公正、公平。

1.4 是否公示,存在爭議

對于申請貧困生同學的具體情況是否在班級QQ群里公示,參與評定的同學意見不一致,覺得應該公示的同學認為:真金不怕火煉,如果真正家庭困難的同學,他(她)不會害怕別人知道,覺得不應該公示的同學認為:家庭苦難的同學本來就會因為這個問題而自卑或者是敏感,那么如果班級同學都知道了,會不會讓他(她)覺得自己低人一等,更加自卑和敏感呢?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后果,還是不讓大家知道比較好。

2 高校誠信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

2.1 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

95后的這一代大學生是在我國的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出生、成長,在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社會多元化的沖擊和影響也在不斷改變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才能在各種觀念的影響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現實社會中一些不良風氣對年輕學生的影響是無法排除和改變的:如期末考試作弊、等級考試買答案,不能正常畢業拿到畢業證學位證去花錢買假證等等,不勞而獲喜歡走捷徑。

2.2 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家庭教育和中小學學校教育中長期輕視誠信教育

在目前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中,相當一部分的爺爺奶奶充當了監護人的角色。父母角色、地位的缺失和對孩子監管的不到位,讓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素質和一定的分辨是非能力,外來信息量太大,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判斷和吸收、消化。沒有父母的正確指導,人生觀、價值觀如何能健康?有些家長甚至在孩子不誠信時不僅不給于制止,反而縱容。大學時代是一個完全自我管理、自主學習的大好光陰,誠信教育的不到位,學生必然禁不起利益的誘惑。

3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應對策略

3.1 建立誠信檔案,建立信用網絡,全面倡導自愿服務

在我?,F有的奧蘭管理系統中,增加學生實時的個人基本信息,家庭成員信息,增加家庭經濟情況一欄,助學貸款申報情況、學費繳納情況、自愿服務情況、在校勤工助學情況、自行課余打工收入情況以及其他渠道所能賺取的錢、上一學期個人消費的總金額以及大概用途、個人所用手機、電腦的品牌以及擁有的貴重物品、個人增加誠信承若書等等這些板塊,對個人的相關信息進行更新。

3.2 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學生之間的實時監督

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動態管理制度,尤其是那些家庭突發變故的同學,作為在一線工作的輔導員,除了我?,F有的電話訪談以及個別的實地走訪之外,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和措施就是在日常學生事務管理中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情況,善于觀察。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對當代95后的在校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不僅僅是高等教育的問題,更是每個家庭和整個社會都需要高度重視的,廣大媒體和社會其他傳媒都應積極引導和全程監督,倡導社會正能量,對于負面新聞和社會失信行為進行廣泛的跟蹤報道。同時,全社會從法制角度加快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將誠信付諸于法律條文,增強不誠信的代價。

參考文獻

[1]王鳳娟.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探析[J].管理學刊,2010(04).

[2]劉健.高校困難學生誠信教育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4(03).

[3]陳穎.高校學生資助體系下的學生誠信問題探析[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12(05).

[4]歐嘉煙.探索高校貧困生認定的創新對策[J].寧德師專學報,2010(03).

作者簡介

徐娟(1976-),女,江蘇省淮安市人?,F為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輔導員。

作者單位

南京財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江蘇省南京市 210023

猜你喜歡
誠信教育困境
困境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高校誠信教育及誠信體制建設研究
淺談化學教學中德育思想的滲透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論狹義平等理論的三重困境
淺談大學生誠信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緊密聯系
中國“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執行的困境及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