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锻寥婪柿蠈W》教學改革的思考

2016-11-09 06:04李曉蘭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土壤學實踐教學方法

李曉蘭

《土壤肥料學》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農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同時是其他相關專業的專業選修課。通過對《土壤肥料學》教學的改革,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結合已有的教學經驗和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了實踐內容,從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能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記憶更加深刻,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土壤學; 教學方法; 實踐

《土壤肥料學》是農業相關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包括《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兩個部分,通過將兩門課程的知識點進行有機結合后使得涉農專業學生基本上具備了土壤學和植物營養學的基本知識,通過實驗對基礎知識有了更深地了解和掌握,對其它專業課的學習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我校向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轉變的大環境下,為了培養高層次的應用型的人才,同時參考了其他院校對《土壤肥料學》改革的經驗,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更多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操作或應用,就必須注重實踐教學,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針對《土壤肥料學》及其實驗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了改革和探索以期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 根據專業方向,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我校針對3個專業開設了《土壤肥料學》理論課程,對于三個專業的理論課程的講授有所差別。對于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專業,《土壤肥料學》是專業選修課,主要講解土壤的基本物質組成、土壤的基本性質,我國主要土壤類型及其分布、植物營養與施肥的基本原理、土壤與植物氮、磷、鉀素營養、植物營養與人類健康等六個章節的理論內容?!锻寥婪柿蠈W》是應用生物科學專業的必修課,并且開設《土壤肥料學實驗》課程。由于該專業方向主要偏向于蔬菜和園藝作物方向,最終獲得的學位是農學學士,與實際應用結合緊密,所以在講授理論課的過程中更加偏向于與蔬菜和園藝相關的內容的拓展。在應用生物科學專業培養方案中《土壤肥料學》的理論課時約占總課時的70%,實驗課時只占30%,實驗課時較少,這不利于學生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同時由于實驗設施,實驗室條件等的限制使得實驗課的開展受到較大的限制。雖然實際情況的限制因素較多,但為了讓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必須熟練掌握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所開設的8個實驗的操作和方法,把部分儀器搬到理論課堂,通過與多媒體中流程圖或者示意圖的結合,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結合實驗課上的實際操作過程,學生不但能夠掌握理論知識,而且能夠將理論與實驗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 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革

大學課堂教學多以“滿堂灌”的形式,這樣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部分學生根本不聽老師講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變換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為了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理論課堂的講解,設置了學生參與課前準備、課中討論、課下完成報告和作業等環節。課前的準備主要采用圖片的形式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即將講解的理論內容在實際中的應用實例。課中討論是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講解后結合課前準備的內容進行討論,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實踐中可能需要改進的內容。課后以報告或者作業的形式把每節課的理論內容在實踐中的應用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真正掌握該門課程。如土壤質地(土壤顆粒組成,土壤機械組成)是土壤基本物質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其定義為土壤中各粒級土粒含量(質量)百分率的組合,它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質之一,對土壤肥力有重要影響。雖然土壤質地的概念非常簡單,也容易理解,但對于任意采集的土壤屬于哪種土壤類型很難給出準確的判斷。為了能夠確定土壤類型,我們詳細講解了用國際制方法來確定土壤的類型,將土壤質地分為三級(砂粒、粉粒和粘粒),給學生認真講解了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三角坐標圖的使用,并將砂粒、粉粒和粘粒按照不同比例給出練習題,讓學生一一作答,進而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另外,為了讓學生能夠較快地掌握課堂的理論知識,部分內容通過編寫“順口溜”等形式呈現給學生,這樣便于學生的記憶和掌握,并通過聯想、討論、啟發等方式復習學習過的知識。部分方法的應用借鑒了梁宏玲和袁輝關于土壤肥料學的教學改革和實踐方法。

3 加強實踐教學

實踐是掌握理論課程知識點的必要環節。缺少實踐課程學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論課程。土壤肥料學實踐課主要是采用室外實習和實驗結合的方式進行,首先是通過對校園內及農場內花卉、果樹、農作物等的生長過程的觀察,采集不同植被的土壤樣品進行分析,了解種植各種植物的土壤的理化性質的異同點,同時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家鄉的自然氣候、地理條件和土壤條件等特點,分析適合種植的農作物及其合適的栽培方式,進而分析不同土壤條件下施肥方式的差異性。通過調查和采樣了解家鄉肥料種類、施肥狀況和方式等,根據作物需肥規律和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撰寫家鄉施肥的特點并進行合理性分析,引導學生找出植被與土壤的關聯性以及施肥的重要性和危害性等,對不同作物的施肥狀況和方法給出合理的建議,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結束語

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不是以科研為主的院校,主要任務在于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并使這些人才滿足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國這樣的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對農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一線農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通過對《土壤肥料學》課程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的不斷改革,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改革,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梁宏玲,袁輝.“土壤肥料學”課程的教學與實踐[J].中國園藝文摘,2014(05):198-199.

[2]肖榮英,胡漢生,李傳保.多媒體技術在土壤肥料學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農技服務,2011,28(09):1384-1385.

[3]周圓.例談聯想教學法在生物復習中的應用.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06):51-52.

[4]賈國梅,陳芳清,許春霞.土壤學教學中設問和討論式教學思路和過程[J].教育教學論壇,2015(44):189-190.

[5]車延東,劉彩霞,高艷萍.淺談啟發式教學在運用過程中的技術性問題[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07):70.

[6]王洪才.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學的重要使命[J].教育與考試, 2010(02):62-65.

[7]汪靜.農業產業化人才的培養與我國的西部大開發[D].洛陽:河南科技大學, 2003.

作者單位

赤峰學院生命科學學院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 024000

猜你喜歡
土壤學實踐教學方法
《土壤學報》2019年度優秀研究論文
初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土壤學報》2016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揭曉
基于文獻計量學分析2016年環境土壤學研究熱點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探究式教學法在“土壤學”課程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