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民事執行難的調研報告

2016-11-09 08:08史春光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調研報告

史春光

在司法實務中,生效裁判確定訴訟雙方的權利、義務,執行工作則保證申請人合法權益得以實現。執行工作做的好,切實維護法律的公正、司法的權威、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的穩定秩序。申請人依據生效的裁判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則以國家強制執行力作為后盾,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看似簡單的問題,在實踐操作中存在巨大的困難。下面就困擾民事執行工作的幾個方面做如下分析。

【關鍵詞】民事執行;調研;報告

1 執行工作現狀

司法實務中,執行工作現狀不容樂觀,以本院為例,第一季度新收案94件,申請執行標的額387.89萬元,其中結案43件,執行到位標的額224.20萬元,案件的結案率45.74%,執行標的到位率57.80%,實際執結率不足50%。執行難存在多方原因,具體表現如下:

1.1 查詢難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由于申請人往往不能準確提供被執行人的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信息,導致執行人員無法有效查詢被執行人的情況。要通過被執行人戶籍所在地的村委或居委,甚至是被執行人的親朋好友,才能準備定位被執行人。第一季度中,因查詢難導致案件不能快速執結的有11件,占總收案總數的11.70%。

1.2 送達難

很多當事人,特別是負有償還義務的當事人,為了逃避責任,拒不接受送達文書或者對執行人員避而不見,更有甚者,直接外出打工,下落不明。第一季度中,未能直接送達的案件有23件,占收案總數的24.47%。

1.3 調解難

當事人選擇訴訟這條渠道,往往意味著雙方的矛盾已經到了幾乎不可調和的地步。同時,在法院生效判決下達以后,敗訴的一方不主動履行義務,需要申請人申請強制執行,這更說明,被執行人沒有和解的意愿,因此,執行人員往往要多方奔波、絞盡腦汁才有可能讓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第一季度中,經調解雙方和解的案件有26件,占收案總數的27.66%。

1.4 強制執行難

一般情況下,如果查到被執行人在銀行有存款,可以直接向銀行下達扣劃通知書,由銀行直接把涉案金額劃扣至法院賬戶,然后由申請人到法院領款即可。但是,如果銀行沒有存款,或者涉及的是房產或者其他人身行為,強制執行顯得很無力。例如,對房屋內的老人,執行人員不能采取強制轉移等措施,強制執行變成強制不能。第一季度中,未能強制執行的案件有33件,占收案總數的35.11%。

2 執行難的原因

2.1 當事人缺乏長遠的規劃

在訴訟過程中,當事人更多的是關注審判的結果是輸是贏,而忽視隨之而來的執行工作,簡單地認為,只要打贏官司,權利義務自然得到實現,正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當事人錯失良機,無法實際實現自己的合法權益。審判工作更多注重的是如何準確適用法律,把雙方爭議的焦點、權利、義務運用法律、法規解釋清楚,更多的是一種確權工作,而執行工作才是當事人合法權益得以切實實現的流程。本該在訴前或訴中采取的保全措施,因為當事人缺乏長遠的規劃未采取相應的措施,導致對方轉移、變賣財產,結果裁判下來了,對方卻無力償還的情景不在少數。

2.2 當事人的認識存在誤解

“法院審判,法院償還”這是很多當事人的認識,判決生效后,當事人就把法院當做債務人,要求法院償還。在被執行人不能償還債務時,把一切的責任推到法院頭上,對執行人員大吵大鬧,不聽執行人員的解釋,胡攪蠻纏,導致執行人員心灰意冷,消極執行。

2.3 誠信缺乏

“借錢孫,還錢爺”這是現代借貸關系的現實寫照。借錢的時候哭爹喊娘,而還錢的時候則是對方哭爹喊娘。一旦被判敗訴,轉移、變賣財產,拒不履行,更是打出“要錢沒有,要命一條”豪言壯語,誠信缺乏可見一斑。

2.4 當事人對審判機關缺乏信任

對法院經過審理發出的裁判文書,不僅敗訴的一方不滿意,有的甚至勝訴的一方也不滿意,當事人對審判機關缺乏信任,都認為是對方找關系,暗箱操作,遠遠達不到預期要求。在執行工作中當事人更是把這種不滿情緒發揮到極致,不配合執行工作,骨頭里挑刺。

2.5 實際操作依據有限,立法不夠完善

整個民事訴訟法,關于執行工作規定的僅僅35條,而且多為實體性規定,很少有明確、具體、操作性強的程序性規定,這讓實務中執行工作難度加深。執行人員每執行一個案件,都要千方百計從其他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找依據,限制了執行的效率。

2.6 執行人員專業知識及綜合素質有限

有相當一部分執行人員對執行工作的相關規定比較熟悉,但是,對涉及執行工作的一些實體性法律、法規卻不甚了解,專業知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執行工作對執行人員的其他方面的也有要求,一定的心理學知識、溝通技巧等,都是執行人員要掌握的,這都從一定程度影響案件的執行。

2.7 制度建設不完善

對整個執行工作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制度,執行人員往往按照自己的辦案習慣辦案,不拘泥形式,靈活應對,在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案件的執行。但是,所有人都按照自己的習慣辦案,對整個執行工作來說,則是不利的。應該有大前提,就是從收案、立案、分案、執案、結案等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制度,在這個大框架內,執行人員可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靈活辦案。

3 對執行工作的建議

3.1 加強法治宣傳和教育

國家強制力雖然可以保證法律的適用,但是,法律的權威,應該由民眾從內心深處自發形成一種信仰來實現。普法教育從孩子抓起,在學校開設法律副課,從小向孩子們宣傳法治理念,教導孩子法律是公平、正義的象征,要尊重法律、理解法律、信仰法律。充分利用新階段的傳媒優勢,運用電視、網絡、書刊等媒介介紹法律、宣傳法律、告知民眾如何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全體民眾心中形成一種理念:法律是除道德之外的行為準則,法律是公平、正義的象征,法律是維護個人合法權益的最終保障。真正做到從法不可知到法被理解、法被適用、法被信仰。

3.2 完善執行工作立法

現階段對執行工作規定的法律、法規太少,而且多為實體性規定,操作性不強,需要制定具體、明確、操作性強的程序性法律、法規。具體應該包括:發送執行通知書的內容、格式及期限;詢問筆錄制作時應在場人數及筆錄簽字情況;查詢被執行人銀行存款時的手續及回執情況;凍結、劃扣被執行人財產時通知及送達情況等等。同時,對執行工作中,被執行人故意轉移、變賣財產,逃避責任,抗拒司法的,規定明確的懲罰制度。根據被執行人逃避責任,抗拒司法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可以考慮給予以下處罰:罰款、拘留直至判處刑罰。具體的內容,可以充分綜合執行人員的經驗、教訓,傾聽當事人的想法,與有關法學權威研究、探討,真正做到切實可行。

3.3 加強執行人員的教育學習

隨著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之前的暴力執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還是有一些執行人員在執法時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措施。同時,對于路途遠等執行中存在客觀困難的案件,部分執行人員消極執行,推脫說外出辦案,躲避當事人,案件一拖再拖。加強執行人員的教育學習,培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明白工作的根基是人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人民,放下官架子,放下高高在上的心態,擺上笑臉,擺上躬身為人民的心態,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一種精神來信仰。同時,加強執行人員的專業知識、執行技巧等業務能力方面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執行人員的業務能力,提高執行效率。

3.4 完善執行工作流程制度

對執行工作區分類別,可以考慮分為侵權、債權、刑事附帶民事、婚姻家庭等幾大類,每類確定專門的執行人員,分案到類,分案到人,做到術業有專攻。同時,對每個案件從收案、立案、分案、執案、結案等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制度,明確每個環節的期限、人員、文書、日志等內容,對執行過程全程記錄,規范整個執行流程。

3.5 公開執行過程,加強民眾監督

除涉及一些個人隱私、商業秘密、國家機密等不宜公開的內容外,執行人員應該公開執行工作全程,讓權力的運行在陽光下進行,做好對內對外公開工作。對內,公開案件執行日志,由本部門領導、紀檢部門負責日常的監督和抽查。對外,聯系相關部門,制定專門的網站,公開整個執行工作過程,由申請人、被執行人監督,由廣大網民監督,由新聞記者監督。在對內、對外公開的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違規違法行為,由有關負責人及民眾提出,執行人員自覺改正,對拒不改正的,要根據造成的后果給予相應的處罰,同時,對執行工作受到民眾稱贊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到賞罰分明。

民事執行難的問題有多方的原因,包括當事人、法院、立法、體制等方面,要解決這個難題,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法院自身要努力,當事人要理解,國家領導人要支持,盡快完善執行工作中不足之處,確定法律的權威,最終解決民事執行難問題。

作者單位

河南省泌陽縣人民法院 河南省泌陽縣 463700

猜你喜歡
調研報告
“三注重”扎實做好調研工作
人大到基層調研應做到“三不”
調研“四貼近” 履職增實效
報告
腳踏實地扶貧調研
報告
報告
報告
報告
齊續春率隊赴攀枝花調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