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超融合基礎架構

2016-11-09 00:14錢朝陽陸明勝
數字技術與應用 2016年9期
關鍵詞:云計算虛擬化

錢朝陽 陸明勝

摘要:據調查,2015年底虛擬化用戶已達65%,目前虛擬化用戶已增至84%。海量增加的應用對I/O的需求日益提高,以虛擬化為基礎,實現管理以及業務的集中,對數據中心資源進行動態調整和分配,重點滿足企業關鍵應用。對于資源高性能、高可靠、安全性和高可適應性上的要求,超融合這一技術應用而生。本文從超融合的定義、特性與傳統架構對比的優點等方面對超融合作了簡明闡釋。

關鍵詞:超融合 云計算 虛擬化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09-0216-02

1 什么是VSAN

VSAN是超融合的過渡,是在2013年的VMware大會上提出的。它是一種可擴展的分布式存儲架構。VSAN在虛擬化集群主機當中安裝閃存和硬盤來構建VSAN存儲層,這些設備由VSAN進行控制和管理。在新建或現有虛擬化集群中都可以使用VSAN架構,條件是有足夠的磁盤插槽和支持存儲控制器的VSAN主機。VSAN提供了一種支持各種類型負載并且易于管理共享存儲源。

2 超融合的定義

超融合就是在vsan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是將CPU、內存、存儲、網絡、虛擬化整合在一臺設備上,克服傳統的I/O瓶頸。超融合架構打破了傳統的服務器、網絡和存儲的孤立界線,實現一個統一的HCI形態。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中不僅具備計算、網絡、存儲和服務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件、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絡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3 超融合架構的特性

超融合基礎架構繼承了融合式架構的一些特性,同樣都是使用通用硬件服務器為基礎,將多臺服務器組成含有跨節點統一儲存池的群集,來獲得整個虛擬化環境需要的效能、容量擴展性與數據可用性,可透過增加群集中的節點數量,來擴充整個群集的運算效能與儲存空間,并透過群集各節點間的彼此數據復制與備份,提供服務高可用性與數據保護能力。而為能靈活地調配資源,超融合架構也采用了以虛擬機(VM)為核心,軟件定義方式來規畫與運用底層硬件資源,然后向終端用戶交付需要的資源。

3.1 運算單元與儲存單元的融合

傳統的存儲區域網絡架構使用的運算和儲存單元是分離的。傳統的服務器外接SAN交換機、儲存設備等,超融合架構則將運算和儲存單元合二為一。這樣每個服務器節點單元同時可提供運算資源和儲存空間,每一臺超融合架構的服務器節點就相當于傳統服務器外接SAN交換機和儲存設備,即使用服務器節點的磁盤驅動器來提供需要的儲存空間。

3.2 實際的硬件資源與虛擬化平臺的完整融合

超融合架構是通過虛擬化平臺軟件來合理硬件資源的,運算資源和儲存資源都是通過虛擬機來合理調配使用,是一種以虛擬機為核心的虛擬化應用。另外,超融合架構的運算資源和儲存資源都是軟件定義化的,硬件部份只是一臺普通的通用硬件服務器,用戶使用的虛擬機與儲存空間完全依靠Hypervisor等軟件所構建,隔絕了用戶與底層的物理設備。

3.3 更易于管理的超融合架構

在融合式架構中,由于運算與儲存資源是由各自獨立的服務器與儲存設備來提供,操作管理也是獨立的,管理者必須分別透過不同的管理工具來管理這兩種設備。管理者須在儲存設備上從LUN、連接映像等這些設定著手,然后再將設定好的儲存裝置掛載到服務器主機上,通過Hypervisor提供給VM使用。超融合架構,運算與儲存二合一,只需單一的平臺就可同時管理運算和儲存資源的設定。用戶可根據自身需要來設定運算與儲存資源的服務等級,實際資源的分配可由管理平臺自動完成,管理變得輕松而簡單。

3.4 縱向構建和橫向擴展

超融合架構由于把運算與儲存融合在一臺設備,每臺超融合設備都含有獨立、完整的運算、儲存硬件資源,所以每臺設備也就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基礎單元。通過叢集架構,用戶可以以一臺超融合設備為單元,以堆疊的方式將更多的節點加入到叢集中,來擴展整個超融合架構叢集的容量。

4 傳統架構存在的弊端

性能上的下降,I/O在存儲控制器上存在瓶頸。將閃存放置在陣列中,未充分利用更快的媒介;擴展不靈活,比如在需要之前購買容量,擴容升級過程繁瑣;需要iscsi,FC,NFS等專業技能,管理工具各自為政,不能整齊劃一,統一管理。

5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超融合架構的優勢

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優勢在于滿足新一代數據中心要求:商用化,商用硬件與操作系統,數據中心不再需要構建定制架構;橫向擴展和縱向構建,面向云時代的架構:簡單、部署快速、敏捷;高性能,節點標配SSD磁盤,自動熱點數據遷移、集群內SSD空間統一管理使用;軟件中心在服務器中融合虛擬控制器和融合軟件定義網絡(SDN)。

另外,超融合的優勢在于封裝Server SAN相關網絡管理復雜性的降低,簡化初始化配置、增加/刪除節點、更換組件,簡化運維和管理。在控制成本和風險方面也有明顯優勢:無需單獨采購服務器、存儲和VMware License,摒棄FC SAN架構,機柜空間、電源消耗、運維和管理成本明顯降低;解決傳統Server SAN技術對VMware虛擬化環境的資源爭搶(Noisy Neighbours),系統所有硬件和軟件統一技術接口,避免扯皮。

6 下面以超融合產品為例,來分析一下超融合架構的特點

如圖1,超融合產品的VSAN會池化與服務器連接的閃存設備和硬盤,以便為vSphere虛擬機創建一個彈性的高性能共享數據存儲。vsan無縫嵌入在vSphere內核中,數據I/O路徑更短,提供最高級別的性能,減少額外CPU和內存開銷;提供VM級別服務質量管理 (QoS);供VM級別連續數據保護(RP4VM);提供RPO為零的跨站點延伸集群實現“雙活”;與vSphere Web Client集成管理。

如圖2,超融合產品內置完整的數據保護——容災和備份:超融合架構內置就提供本地備份,同城數據中心數據實時復制,異地數據中心多模式容災,還可以向公有云延伸;同城容災方案簡單,IP可達,無需存儲網絡,響應時間小于5毫秒即可;所有功能無需額外付費,在管理界面中簡單配置,一鍵自動化恢復。

表1,表2是某保險公司POC性能數據展示,由表分析可知:超融合架構比傳統架構桌面環境性能提升4-7倍,數據庫高IO操作性能提升3-5倍。

7 面向企業級的超融合架構

(1)改變采購模式,無需一次性大規模采購,按需采購;保護現有投資,延伸到云計算架構。

(2)從上機架開始30分鐘內即可交付使用,部署快速。

(3)單一界面,統一管理計算、存儲、虛擬化等資源,運維管理簡單化。

(4)分布式架構,線性擴展,無節點數限制,無單點故障,內置本地備份、同城和異地容災能力。

(5)單一廠商保障所有軟硬件,包括計算、存儲和虛擬化的支持。

8 結語

項目規劃通常會包含多種超融合基礎架構內容,但是虛擬化、云計算和存儲應該成為討論的核心。企業希望預測這些領域未來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所以實際上,企業是在選擇一種面向未來的超融合基礎架構,也就是現在做出的選擇需要為以后留出適應空間。

參考文獻

[1]趙小凡.對“軟件定義一切”的思考和理解[J].軟件和信息服務,2014(1):16.

[2]張廣彬,盤駿,曾智強.數據中心2013:硬件重構與軟件定義[R].2014.

猜你喜歡
云計算虛擬化
基于OpenStack虛擬化網絡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對基于Docker的虛擬化技術的幾點探討
虛擬化技術在CTC/TDCS系統中的應用研究
虛擬化技術在計算機技術創造中的應用
實驗云: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高速公路服務器虛擬化技術應用與探討
存儲虛擬化還有優勢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