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商品經濟發展在牙人牙行興盛中的作用

2016-11-09 14:00劉巧莉
2016年30期
關鍵詞:明清時期商品經濟

劉巧莉

摘 要:明清時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逐步擴大,商品貿易增加,形成了大量手工業專業市鎮和商品生產基地,商品流通率大幅增長,同時經濟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社會奢靡之風盛行,進而導致了致社會服務需求增多、社會財富流轉頻繁。隨之而來的是集貿易、住宿、倉儲于一身的貿易中介機構的牙人牙行在這一時期興盛起來。本文結合了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大發展,著重分析了商品經濟所帶來的經濟現象和社會現象,及這些變化在牙人牙行興盛中所起到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牙人牙行;興盛原因

牙人,即貿易中介人;牙行,集貿易、住宿、倉儲于一身的貿易中介機構,也稱為“牙店”,在中國雖然產生很早,歷史悠久,但至明清時期才達到了自身發展的頂峰,行業極其興盛。明清時期的牙人牙行不僅數量眾多,分布廣泛,而且經營的商品種類豐富、分工細密。同時,隨著職能的逐步完善,牙人對市場的參與程度不斷加深,從商業中心城市到偏遠農村集市牙人都是商品貿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因此吸引了不同身份、不同階層的人紛紛加入其中。牙人牙行在明清時期大規模興起并達到頂峰,并不是偶然,明清時期的商業狀況和社會生活狀態,為牙人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和發揮作用的舞臺。

一、商品經濟大發展環境下所帶來的長距離物流和市場開拓需求是牙人牙行興起的必要條件

隨著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國內市場對物流特別是長距離物流的需求大幅增加。明清時期驛站和水運比較發達,內河航運路線在鴉片戰爭之前就已經基本具有了近代的規模。南北運輸上,大運河在明代充分發揮了它的作用;清代大運河的利用雖不如明代,作為補償,海運比較發達,東西貿易方面亦有突破性進展,尤其是在清代,全面開發了長江一線。四川的移民和洞庭湖流域的開發,長江的中上游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直接的結果是長沙成為四大米市之一,漢口由一個荒洲變成了“九省通衢”。

隨著商業物流線路的開辟和發展,刺激了長途販運物流行業的發展,南北商品的交流逐漸加強,“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南楚、甌越、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蓖瑫r,商業網的廣度和密度也得到了進一步加深,萬歷年間的《鉛書》曾記載江西偏僻山區鉛山的商品市場,其中貨物卻都是來自四方,甚至還有來自海外者。同時全國性的市場也開始逐步建立,陜西漢中府的紙,“馱負秦隴道,船運勛襄市,華陽大小巴,廠屋簇蜂至”。

隨著明清商品的經濟和物流運輸業的發展,以及國內統一市場的發展,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長途販運商人,而牙人牙行最主要的服務對象就是從事長途販運的富商巨賈和中小商人,無論是收購抑或出售商品,都需要經由牙人牙行之手。所以市場的拓展、交換的擴大、販運商人數量的增加都增加了牙人牙行的實際需求,牙人牙行的大量出現正是這種現實需求的結果和反映。而大量牙人牙行的出現,又反過來促進了各種商品的流通和互動,推動了明清商品經濟的發展。

二、專業商品生產基地和商業城鎮的形成為牙人牙行的興盛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隨著明清商品經濟的大幅發展,促進了很多專業商品生產基地和商業城鎮的形成,而這些商業化基地和城鎮的形成,為牙人牙行在這些地區的興盛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些大規模集中化的商品生產基地的形成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參與市場交換的人數和交易量得到大幅增加,交易次數也變得更為頻繁。譬如,作為蠶桑絲綢基地的江浙四府湖州、嘉興、杭州、蘇州就有專業市鎮25個,包括盛澤、烏青、濮院鎮等。江蘇的蘇州、松江、常州三府作為棉花棉布產地也擁有52個專業市鎮。同樣,北方的棉布產地也形成了很多布市,如山東兗州府和濟南府,河北的肅寧,河南孟縣等①。此外,許多經濟作物也大量被種植,如煙草在湖南、廣東、四川、山東、陜西、浙江、甘肅、東北地區等都有相當數量的種植,其出產也都比較有名,行銷數省?;ㄉ?、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在一些地區甚至排斥了糧食作物。幾乎每個地區都有自己比較有特色的產品,作為商品而大量出產。如湖北崇陽龍泉山和宜昌鶴峯的茶,四川保寧的“閬絲”,湖南衡陽的蓮實,浙江的枇杷、梅、李、楊梅、柑桔以及山東的蘋果、棗、柿餅、桃等都是商品化很高的產品,出產豐富。農民也不再滿足于男耕女織的經濟自給自足,而是與市場發生了密切的關系,他們把自己所種植的或生產的農產品、手工業品,拿到市場上出售,同時從市場上買回自己生活生產所需要的其他資料。明清時期長途運輸貿易的最大宗的商品是糧食,然后是棉布和棉花,都是普通民眾日常所需,而非上流社會的奢侈品②,所以,此時的相當一部分農戶,已經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是市場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這樣一來,不僅參與市場交換的人數和交易量大大增加,交易次數也更為頻繁,這就為牙人創造了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

三、商品經濟的發展普遍提高了社會財富水平,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明清時期商業城鎮地區奢靡之風的盛行,進而刺激了牙人牙行等第三產業在商業城鎮的發展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商貿活動頻繁地區,社會財富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們能將更多的財富使用在享受生活上,進而就在很多地區產生了奢靡之風。這種風氣的形成,刺激了牙人牙行等第三產業在商業城鎮的發展。在經濟繁榮的城市、市鎮經常有人需要雇傭人力、租賃房屋、出行工具以及買賣田宅等,也就是說,服務性行業的需求有所擴大,而財富的流轉也更為頻繁。具有專業知識且掌握信息的牙人牙行不僅可以幫助有此需求的民眾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得服務,也能保證交易的合法性及交易的順利進行。

在這種情況下,牙人牙行應運而盛,成為商品流通和市民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長途運輸的起點,長途販運商需要依靠他們進行收購,把一家一戶零星生產的產品匯集成批;在長途運輸的終點,又要依靠他們把整批的商品化整為零,銷售給小商小販或是店鋪坐賈。另一方面,已經與市場密不可分的農民或小手工業者,也需要依靠他們把手中的商品賣出去,小商小販也需要從牙行進貨,因此,牙人牙行在商品貿易中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凸現了出來。奢靡之風的盛行,使生活服務需求擴大,社會財富流轉頻繁,這都需要牙人牙行為之服務。正是因為這樣,牙人牙行才能隨著明清時期商品貿易的繁榮和市民生活的活躍而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物流環節和市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達到了自身發展史上的頂峰。

(作者單位:吉林化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部)

注釋:

① 見王興亞:《明清時期北方五省棉紡織業的興起與發展》,《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② 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人民出版社,1985,第251頁。

猜你喜歡
明清時期商品經濟
明清室內陳設藝術
毛澤東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思想研究
歐洲早期印刷業應對專制統治的方式與成功原因探析
鄧小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探微
商品經濟浪潮下明末“鬏髻”的嬗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