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更好的自己

2016-11-09 19:34陳亞杰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研究

陳亞杰

本文作者根據多年以來的教學工作經驗,針對手繪本創作提高小學生心理素養進行研究。

【關鍵詞】手繪本創作;心理素養;研究

【教學片段】

這是一堂很普通的美術課。103班的孩子們正在教室里歡快地用色彩表現著“手的集體”,很多小朋友重重疊疊地畫了許多只五顏六色的手。一名叫小丹的學生默默地畫著,很黯然,很失意。我以為她有什么難過的事,便走了過去, “你怎么了?”

“老師,我想只畫一只手?!彼桓艺曃?,喉嚨里發出一絲只有她自己才

能聽得見的聲音??吹剿谋咀由现划嬃艘恢挥煤陬伭贤繚M的手,比起同桌那七

彩的畫面,很容易讓人誤差地以為兩人繪畫水平相差甚遠。 “為什么呢?”我

又繼續問她。她說:“老師,那是我外婆的手,爸爸媽媽不在一起,爸爸不帶我去外婆家,外婆常常一個人在家,”

那一刻,我驚訝極了,孩子對美術的感覺竟如此敏銳地與生活緊密相連。

那一節課后,我就特別留意這個孩子,并發現,她特別喜歡用暗淡、灰舊、冷色來表現畫面,畫面的構圖也偏小。家庭的問題給孩子造成的心理壓力讓年幼的孩子不知不覺地在畫面中表現出來……

如果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現這樣的學生在美術活動中舉不勝舉。他們有的性格懦弱,作畫沒有信心,生怕別人笑話;有的則生性激動,對所暢想的畫面表訴過激或不健康;有的學生孤僻離群,沉默寡言,自我封閉,創作過程不愿與人合作;有的自己畫不好,卻去笑討別人的作品……留心小學美術課堂,不少學生會在創作中表現出各種心理問題。

的確,時至今日,教育界已經意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每個學科都有責任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心理輔導。兒童畫除了向我們展示一幅幅千姿百態的畫面外,也能從某一層面反映學生的心理問題。而以美術的角度開展繪本教學是矯治兒童心理障礙問題的一個非常好的突破口?,F代兒童大量接觸圖像,對用圖像表達自己的想法興趣高漲,手創繪本剛好以文(兒童故事)為線索,以圖進行創意的形式,充分發揮兒童喜歡涂涂畫畫的天性,以及愛看和愛編故事的習性,促進學生的形象思維。寫自己想的故事,創自己喜歡的畫,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素養,喚起學生內心最純真、爛漫、稚趣的童心,

1 挖掘繪本鮮明的視覺形象,滲透心育理念

兒童喜愛鮮明的色彩和形象,因為兒童的感覺是敏銳的。繪本大都具備淺顯的文字,感人的故事情節,調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的心性,培養善良關愛的心,同時也培養孩子藝術審美能力,是孩子們情緒舒解的管道。

1.1 趣,啟迪心智

真正好的繪本,它在畫面“趣”字上下功夫,角色造型會講故事,會打動人。如:安東尼創作的繪本《我爸爸》畫面極富想象力,幽默,自由。兒童繪本中的變形正是童意充分發揮的一種境界,往往會給我們帶來不斷的驚喜。挖掘這些形象,善于使學生樂,教師自己也樂在其中,如此心境才能體驗繪本創作的樂趣。

小弛在繪本人物中這兒介紹:“這就是我,老師,告訴你,我身上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我的舌頭小時候被咬到了,比你們都要短一些?!彼慌聞e人笑話,正確地對待自身的不足,大膽向我們表露心跡,充分說明了活動中融洽的氣氛讓他敢于和別人真誠溝通、樂于和別人真誠溝通。

1.2 真,豐富情感

從美育的角度來說,繪本具有審美特質,是情感傳遞的載體。繪本的題材多種多樣,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友情的,有親情的,有勇敢的,也有智慧的。無論是哪一種題材,都被賦予了真,善,美。它的每一種顏色都帶給孩子豐富的情感體驗。如,繪本《失落的一角》,讓學生懂得人的生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如果要活的精彩,就需要不斷尋找目標,快樂就是去實現這個目標。

優秀的繪本作品總能以一種魅力感染著人的情緒,使人心情舒暢。教師有目的地引導當事者欣賞美的繪本,從小培養他們豐富而高尚的情感,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也讓他們的心里充滿對追求美好事物的向往。

2 多樣引導繪本創作形式,營造心育氛圍

美術活動是最能表達當事者的內心感受,繪本創作無疑是給當事者提供了釋懷情緒的途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美術的學科特點,教師積極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以繪本創作為渠道,在各種活動中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

2.1 學會合作

合作教學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是當事者容易接受和喜歡的活動形式,教育效果極為明顯。用合作的方式可以進行繪本續編、演繹活動。

2.2 學會欣賞

很多時候,學生總是看不到別人作品中閃光的部分,喜歡挑剔取笑別人的作品。那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繪本活動中制作欣賞卡,讓學生在互相欣賞各自作品的同時,幫助當事者形成學會欣賞別人的良好心理品質,也可以寫給作者,傾述情感體驗。

2.3 學會感悟

“悟”字的教學策略是繪本創新的內在動力,在創作的過程中使自己的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都得到了體現與升華。悟需要體驗,在生活和創作中,感悟到怎樣用繪本表達關愛、友情、牽掛、正直、勇敢等等,許多用文字難以表達的場景和情節用畫面能輕松直觀地表達出來。

【教學片斷】中的主角小丹,引導她欣賞優秀兒童繪本。小丹身性柔弱,心理敏銳。推薦她欣賞如《我的友情要出租》、《兩棵樹》、《我與世界面對面》等表現關愛、友情的繪本書,并且多創造一些參與繪本活動的機會,讓孩子從內心深處進行體會、琢磨。教師的理解、真誠與有效的溝通感染了她。很快她的作品在色彩、構圖、創作主題上都有了一系列的變化。

3 提供豐富的繪本交流平臺,強化心育色彩

學生的繪本創作,不僅是個體的行為,我們還想方設法把它轉化為一種延伸,進行溫情的流動,開展豐富的繪本課外活動,有助于培養創作者的自信心。

3.1 設計繪本流動車(范圍:校園內交流)

利用流動車這種簡單的方式將手創繪本不定期開到校園各個點,讓學生隨時駐足欣賞,這是離學生最近的閱讀花園。這種分享過程能讓學生提高自信心。

3.2 匯編繪本小冊子(范圍:同伴間交流)

兒童手創繪本因為是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的畫面,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很強的親切感,認同感。同時還享受故事,也感染到童真的美。不定期匯編繪本,讓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藝術審美能力不斷發展。這些閃爍著“愛心與品德,美感與創意”的繪本是情緒舒解的管道。

3.3 自創繪本小日記(范圍:個體內交流)

小學生受年齡特點和心理發展水平所限,往往并不過多關注自己的心理過程,一些學生甚至都不能用語言正確地描繪自己的心理感受,心理困惑常常無法感知。自創繪本日記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內心交流的良好場所,是傾訴心理感受的一個很好的渠道,并貫穿整個心理起伏過程。在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引導他們繪內心所想,訴內心所情,體會情感表白帶來的滿足感。

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是心理教師的任務,也是我們每個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的工作。

參考文獻

[1](美)羅恩菲德.王德育譯.創造與心智的成長[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3.

[2]姚鑫山.個別心理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美)崔利斯,沙永玲,麥奇美,麥倩宜 譯.朗讀手冊[M].??冢耗虾3霭婀?,2006.

作者單位

寧波市江東區實驗小學 浙江省寧波市 315000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