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習近平的精準扶貧思想

2016-11-11 05:10洪名勇洪霓
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共同富裕

洪名勇+洪霓

摘要:習近平同志對中國貧困及扶貧問題進行了長期的關注,并提出自己解決貧困的一系列扶貧思想。他在對中國扶貧實踐進行大量調研、思考的基礎上,提出精準扶貧思想,精準扶貧是其扶貧思想的新發展。習近平同志的精準扶貧思想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包括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管理和精準扶貧的體制機制等,習近平同志的精淮扶貧思想對于推進中國扶貧開發意義重大。

關鍵詞:習近平;扶貧思想;精準扶貧;科學體系;精準脫貧;扶貧機制;共同富裕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101(2016)06-0001-05

從2013年習近平同志提出精準扶貧這一概念以來,他在多次調研中,在多種場合就精準扶貧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講話對精準扶貧進行了全面深刻闡述,形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習近平同志的精準扶貧思想不僅豐富和完善了扶貧理論,而且對于推進國家精準扶貧戰略的實施意義深遠。

一、精準扶貧思想的提出與形成

(一)精準扶貧是習近平扶貧思想的新論斷

習近平同志對中國貧困及扶貧問題進行了長期的關注,并提出自己解決貧困的系列方法,形成了自己的扶貧思想。早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習近平同志在閩東調查就對貧困問題進行了關注,認為與發達地區相比,貧困地區好比一只“弱鳥”,并提出了“地方貧困,觀念不能‘貧困;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1](P2)等扶貧思想。從中國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由于長期的平均主義及大鍋飯體制影響,區域之間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改革開放之后,允許部分地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的政策,促進區域的非均衡增長,區域發展均衡走向非均衡,一些地區發展得快一些,而另一些地區發展得慢一些,區域差異開始凸顯。從圖1和圖2提供的資料看,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東、中和西部人均GDP之間雖然有一定差距,但差距不是太大,例如1978年人均GDP東部與中部之間的差距為175元,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差距為222元。由于區域之間經濟的非均衡增長,至1989年人均GDP東部與中部之間的差距擴大至869元,東部與西部之間的差距擴大至1 063元。正是由于經濟發展區域差異的擴大才使得中西部地區出現大面積貧困。1994年國務院印發《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強調,8 000萬貧困人口要“集中在國家重點扶持的592個貧困縣,分布在中西部的深山區、石山區、荒漠區、高寒山區、黃土高原區、地方病高發區以及水庫庫區,而且多為革命老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如果說富裕地區羽翼已經豐滿,而貧困地區無疑就是一只“弱鳥”??梢哉f,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習近平同志關于貧困地區是“弱鳥”的判斷不僅非常形象,而且非常準確。如何扶貧?如何解決貧困問題?關鍵在于加快發展,只有發展才能讓貧困地區擺脫貧困,這就是習近平同志所說的“先飛”。問題在于“弱鳥”能不能“先飛”,在習近平同志看來,“弱鳥”“先飛”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可以實現的”[1](P3),這就是習近平同志關于扶貧的“先飛”理論。由于貧困地區整體經濟發展落后,貧困地區的貧困不僅是少數農戶的貧困,而是大面積貧困、地區的整體貧困。所以,這里的扶貧瞄準對象應該是區域性的,只要貧困地區瞄準對了,這種區域性瞄準不僅成本低,而且不存在錯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扶貧戰略的實施,就是推進貧困地區的發展,要想辦法讓貧困地區先發展、快發展。

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實施,無疑有力推進貧困地區的發展,解決了2億多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進入21世紀之后,國家根據扶貧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又實施了新的扶貧戰略,并先后印發了《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的新進展》白皮書提供的資料,進入新世紀后,在國家新的扶貧政策強力支持下,按照提高后的貧困標準(貧困標準由2000年的865元提高為2010年的1 274元),全國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9 422萬人下降為2010年2 688萬人,農村貧困人口發生率由2000年的10.2%下降至2010年的2.8%[3]。進入國家“十二五”規劃之后,國家強力推進扶貧工作,按照2010價格2 300元人民幣的貧困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下降為2014年的7 017萬人。以大空間區域為瞄準進行的“大水漫灌”式扶貧存在諸如扶貧瞄準對象偏離、扶貧資金跑漏普遍、貧困地區內部貧富差距擴大、返貧率高、政策效果持續性差等問題[4]。為此,習近平同志多次深入農村進行大量調研工作,根據調研中發現的典型經驗,針對“大水漫灌”扶貧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為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適時、科學地提出精準扶貧這一重大戰略。

(二)“精準”扶貧思想的提出過程

我們研讀習近平同志的扶貧思想,追蹤習近平同志的扶貧思想軌跡,發現習近平同志2013年11月在湖南湘西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2014年10月在首個“扶貧日”之際作出重要批示時,第一次提出了扶貧應“注重精準發力”。在已經公開的資料中,這是習近平同志論述扶貧時第一次用到“精準”兩字,可以說這是習近平同志第一次公開談精準扶貧。在這之后,習近平同志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調查研究,在進行調查研究過程中,不斷豐富和完善其精準扶貧思想的內涵,不斷擴展其外延。2014年11月1日至2日在蘇區老區進行調研后,習近平明確指出:“當年蘇區老區人民為了革命和新中國的成立不惜流血犧牲,今天……還比較貧困,要通過領導聯系……加快科學扶貧和精準扶貧”[5]。這是習近平同志第一次提出中國的扶貧開發應改變扶貧方式,應由過去的“大水漫灌”向精準扶貧轉變。2015年3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中再次指出:“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堅持精準扶貧”[5],認為扶貧攻堅的關鍵在于“抓緊”、“抓準”和“抓到位”,在于堅持“精準扶貧”。在全國人大會議召開之后,習近平同志再次深入到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貴州進行調研,并在貴州召開了部分省區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重要講話形成了習近平同志精準扶貧的基本思想。在貴州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的扶貧攻堅工作要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更大功夫”。習近平同志在這次座談會上的論述比之前更深入,扶貧工作不僅要精準扶貧,而且還要精準脫貧。與之前的僅是精準扶貧相比,更加深入和系統,將扶貧與脫貧緊密結合起來。同時,習近平同志不僅強調我們的扶貧工作要“精準”,而且將“精準”置于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認為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5]。更為重要的是,在貴州進行調研之后的座談會上,習近平同志對精準扶貧的內涵進行了明確界定,將精準扶貧的“精準”界定于“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5]??梢哉f,從2014年10月在談到扶貧開發應精準發力開始,至2015年6月18日在貴州調研召開的座談會提出扶貧開發的“六個精準”,習近平同志的精準扶貧思想不斷豐富和完善,形成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核心內容。2016年4月在安徽金寨考察時指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堅持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打好扶貧攻堅戰,要采取穩定脫貧措施,建立長效扶貧機制,把扶貧工作鍥而不舍抓下去”[6],2016年7月20日在銀川召開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要“明確重點,精準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論述,進一步完善、豐富了他的精準扶貧思想。

(三)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理論基礎

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背景下形成的。一方面,“共同富?!笔蔷珳史鲐毸枷氘a生的理論基礎,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偏離了“共同富?!痹瓌t的導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就不復存在。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并指出:“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5]。對此,習近平同志2016年2月2日在江西井岡山市茅坪鄉神山村考察時指出:“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7]。這是習近平同志共同富裕思想的具體化,使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這一原則具有操作性,使扶貧工作對象更為明確,定位更為清晰。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現實需求[8]。而要實現共同富裕,重點在農村、困難也在農村。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習近平同志告誡大家,我們要“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5]。只有理解了習近平同志的這句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實現,貧困地區的農民與城鎮富裕居民共同富裕的目標才能實現,只有理解了這句話,將農村扶貧工作扎實推進,讓廣大貧困農戶走出富裕之路,百年奮斗目標才能實現。

二、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重要意義

(一)精準扶貧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未來5年經濟社會建設的主要目標,既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不能有大量的窮人和貧困人口。雖然國家進行了多年扶貧工作,并取得了舉世瞻目的成就,但到2014年底為止全國仍有7 017萬貧困人口。而這7 000多萬貧困人口又不是像過去那樣集中在一個縣,即國家確定的重點貧困縣。過去貧困人口在空間上相對集中,因此,我們在進行扶貧時可以通過確定重點貧困縣,將有關資源向這些貧困縣集中,通過促進貧困地區的發展,讓更多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但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貧困地區也有富裕的農戶,而發達地區也有貧困農戶。此時,以縣和鄉鎮為瞄準機制進行的扶貧已經不能滿足2020年全國消除貧困,讓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都脫貧,走向富裕之路的要求。只有精準識別出貧困農戶,精準幫扶之后,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

(二)精準扶貧是提高資源邊際效率的需要

在推進扶貧工作中,由于扶貧資源是有限的,要實現2020年全部貧困地區和全部貧困家庭、貧困人口不再貧困,我們只有將有限的扶貧資源用在刀刃上。即扶貧資源應該用于需要扶貧的村莊、需要扶貧的農戶身上,同時,用在能夠帶動這些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項目上。如果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講,扶貧資源只有用在真正需要扶貧的村莊、需要扶貧的農戶、適宜于本村莊及相應農戶發展的項目上,其邊際效率才是最大的,其減貧效果才是最好的,而精準扶貧恰是能夠提高扶貧資源邊際效率的有效路徑。

(三)精準扶貧推進了扶貧工作轉型升級

從某種程度上講,多年來的扶貧可以說是一種粗放式扶貧,具體來說就是一種“大水漫灌”、“一刀切”扶貧。由于扶貧對象的特殊性,采取“大水漫灌”式扶貧不僅降低了扶貧資源的效率,而且浪費了國家有限的扶貧資源,使國家投入的扶貧資源越來越多,但扶貧的邊際效率降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瞄準對象錯位。相當多的扶貧資源沒有用在需要扶貧的村莊和貧困農戶,而是用到了非貧困的村莊和農戶上,雖然促進了這些村莊的發展,也讓這些農戶收入增加。但偏離了扶貧的目標。另外,扶貧資源尤其是扶貧資金從中央財政投入至貧困項目、貧困鄉村、貧困農戶的通道中存在大量“跑”、“漏”、“滴”現象,降低了扶貧資源的使用效率,再加上項目安排錯位等,使落實不到位、重新返貧現象嚴重,地方在扶貧工作上存在形式主義、責任感不強等問題和現象十分突出[9]。

三、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的科學體系

習近平同志“六個精準”的扶貧思想形成了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科學體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第一,精準識別。精準識別是精準扶貧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精準識別,也就不可能有精準扶貧。做好扶貧工作,前提在于什么地方是貧困的,什么地方是需要扶貧的。在將地區識別清楚之后,還在于即使在貧困地區,既有貧困農戶、貧困人口,也有比較富裕的家庭、比較富裕的人口。因此,還要識別清楚哪些家庭需要扶貧、哪些人口需要扶貧。我們只有精確把握清楚這些情況才能針對不同家庭、不同人口進行扶貧。要做好精準識別工作,我們必須深入農村、深入農戶進行調查,了解農戶的貧困情況,了解他們的需求。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要“常去貧困地區走一走,常到貧困戶家里坐一坐,常同困難群眾聊一聊”[5],“做好精準扶貧,建檔立卡制度要堅持,依靠群眾精準找到和幫助貧困戶”[6],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好精準識別,才能找準病因。

第二,精準幫扶。識別出貧困村莊、貧困農戶只是精準扶貧工作的起點,要讓貧困村莊退出,要讓貧困農戶增收致富,關鍵還在于精準幫扶。習近平同志不僅多次談到精準幫扶的重要性,而且對如何進行精準幫扶進行了科學論述。什么是精準幫扶?習近平同志借用醫學上的“對癥下藥”、“靶向治療”和現代農業中的“精準滴灌”解釋和說明。在習近平同志看來,所謂精準幫扶,就是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5]。所謂對癥下藥,就是在找準不同村莊、不同農戶的貧困原因之后,針對致貧原因,采取相應對策。與“大水漫灌”式扶貧不一樣,所謂精準滴灌,就是這些貧困村莊、貧困農戶需要多少扶貧資源才能夠走向致富之路,我們就配置多少資源,既不多配置,也不少配置。所謂“靶向治療”就是我們扶持的是真正需要扶貧的村莊和農戶,不會讓一個貧困村莊、一個貧困農戶得不到扶持,也不會讓一個非貧困村莊、已經脫貧的農戶占用扶貧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支援、資金支持都要瞄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精準發力”[10]。2016年7月20日在銀川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強調指出:“把幫扶資金和項目重點向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扶到點上、扶到根上”[10]。扶貧只有扶到點、扶到根上,才能夠讓貧困地區、貧困農戶真正脫貧、真正富裕。

第三,精準退出。精準扶貧的目標在于通過扶持,讓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不再貧困。因此,通過政府和社會扶貧之后已經擺脫貧困的縣、鄉鎮、村莊及貧困家庭、貧困人口退出貧困,不僅是精準扶貧的重要目標,而且還可以讓新增扶貧資源用于還處于貧困的地區、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讓增量扶貧資源發揮最大邊際效率,以實現2020年按照現有貧困標準,讓現在所有貧困地區、貧困家庭和貧困人口退出貧困。

第四,精準管理。要做到精準識別、精準幫持和精準退出,就必須進行精準管理。與粗放式扶貧時期的管理不一樣,實施精準扶戰略對扶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精準管理是扶貧管理的一次大飛躍,它要求我們引用科學管理理念和方法,從扶貧對象識別、致貧原因分析、幫扶內容、項目安排、項目實施至扶貧效果、退出等全過程,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第五,創新精準扶貧的體制機制。為使精準扶貧戰略落到實處,除了做好總體設計之外,關鍵還在于要有好的體制機制,使精準扶貧戰略能夠落地。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指出:“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體制機制,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5]。習近平同志不僅強調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性,而且就如何構建相應的體制機制進行了論述。一是實行精準扶貧責任制,層層簽訂責任狀,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倒排工期。二是實施“四個一批”的扶貧攻堅行動計劃,有效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三是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機制。對此,習近平同志指出:“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要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5]。只有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整合社會各類主體形成聯動效應,與被幫扶對象結成緊密關系,形成“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聯動結對幫扶機制,才能整合扶貧資源,解決貧困問題。

四、結語

習近平同志從中國扶貧開發的實際出發,根據新時期、新形勢、新情況適時提出中國扶貧開發應該由“大水漫灌”轉向精準扶貧。習近平同志的精準扶貧思想內涵豐富,是一個科學的理論體系,這一體系包括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退出、精準管理和精準扶貧的體制機制等內容。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習近平同志的精準扶貧思想,對于實現2020年貧困地區、貧困農戶退出貧困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擺脫貧困[M].福州:海峽出版集團,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2]洪名勇.所有制結構調整與區域經濟非均衡增長研究[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5.

[3]新華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的新進展》白皮書[DB/OL].新華網,2011-11-16(2016-01-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1/16/c_111171617.html.

[4]洪名勇.開發扶貧瞄準機制的調整與完善[J].農業經濟問題,2009,(5):68-71.

[5]習近平論扶貧工作——十八大以來重要論述摘編[J].黨建,2015,(12):5-7,13.

[6]杜尚澤.習近平考察安徽金寨: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DB/OL],人民網,2016-04-25(2016-06-1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425/c1024-28300355-7.html.

[7]楊森.習近平上井岡山:扶貧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N].北京青年報,2016-02-04.

[8]唐任伍.習近平精準扶貧思想闡釋[N].貴州民族報,2015-12-09.

[9]何雄浪,靳中輝.習近平扶貧思想解讀[N].貴州民族報,2015-12-09.

[10]習近平.認清形勢聚焦精準深化幫扶確保實效,切實做好新形勢下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N].人民日報,2016-07-22(1).

On Xi Jinping's Though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Hong mingyong, Hong Ni

(1.College of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2.Center for Studies of China Western Economic Develo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127;

3.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Abstract: Xi Jinping has paid long-term attention to China's poverty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ssues and proposes his own solutions to solve it, which forms his own thoughts towards the issues. On the basis of abundant research and thinking related to poverty alleviation practice, Xi proposes the thought to take targeted measure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which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his original poverty alleviation ideas. The thought is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which includes precise identification, precise assistance,precise exit, precise management and the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etc.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Key words: Xi Jinping; Poverty Alleviation Thought;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猜你喜歡
精準脫貧精準扶貧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
華人時刊(2021年21期)2021-03-09
光山縣實施土地整治項目助推精準脫貧方法研究
“精準扶貧”視角下的高校資助育人工作
實施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步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