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壯醫經筋療法結合刺絡放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35例臨床觀察

2016-11-11 22:28趙東風羅發軍王貴成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下半月 2016年9期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壯醫

趙東風++羅發軍++王貴成

【摘要】目的:觀察壯醫經筋療法結合刺絡放血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70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常規針刺與艾灸療法治療,觀察組采用壯醫經筋手法、壯醫經筋針刺及刺絡放血療法治療,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觀察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143%、857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控顯率分別為6857%、4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壯醫經筋手法、壯醫經筋針刺及刺絡放血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較傳統常規針刺與艾灸療法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壯醫;經筋手法;經筋針刺;刺血療法

【中圖分類號】R684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8-0068-03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屬于退行性骨關節病,其主要病理改變為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1]。KOA的臨床癥狀主要是膝痛,此外還會影響膝關節的骨性改變,造成慢性致殘,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并給家庭和社會造成負擔[2]。本病多發于老年人,研究表明[3],65 歲以上人群中其發病率達58%~68%,致殘率超過53%。治療上,目前多采用藥物對癥處理及手術,但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較多,手術費用較高、風險較大,且關節置換后假體終究不能替代和模擬人體復雜的關節結構[4]。本院壯醫針灸推拿科采用壯醫經筋療法和刺絡放血治療本病35例,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壯醫針灸推拿科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11例,女24例;年齡40~79歲,平均年齡(584±173)歲;門診7例,住院28例;病程1~16年,平均(108±42)年;左膝發病11例,右膝發病15例,雙側發病9例(雙側發病取病情較重一側進行治療與臨床觀察)。對照組男9例,女26例;年齡38~77歲,平均年齡(568±195)歲;門診10例,住院25例;病程1年5個月至13年,平均(113±41)年;左膝發病9例,右膝發病16例,雙側發病10例。兩組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5]采用1995年美國風濕病協會(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RA)提出的KOA診斷標準。①1個月來經常反復膝關節疼痛;②關節活動時彈響摩擦音;③膝關節晨僵≤30分鐘;④年齡≥38歲;⑤膝檢查示骨性肥大。據臨床表現,病人存在第①項同時伴有②、③、④項或伴有②、⑤或伴有④、⑤,診斷即可成立。

13納入標準①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年齡在38~80歲者;②近1周內未進行其他方式治療或用其他藥物者;③患者或家屬同意配合本課題的治療與臨床觀察并書面同意者。

14排除標準①關節間隙顯著狹窄或關節間形成骨橋連接而呈骨性強直者;②有明顯膝關節內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經損傷史者;③有顯著臟器器質性病變者;④婦女妊娠期及哺乳期;⑤對針刺及放血療法過敏的過敏體質者;⑥其他原因如痛風、類風濕性關節炎及結核與腫瘤轉移等引起的膝痛者。

15方法

151觀察組采用壯醫經筋療法和刺絡放血療法治療。壯醫經筋療法包括經筋手法與經筋針刺。①經筋手法:患者仰臥于治療床上,醫生用拇指(多為右手拇指)指峰在患側膝關節及其周圍尋找筋結病灶,病灶處皮下多呈顆粒狀、條索狀或塊狀,當觸及這些陽性病灶時用拇指用力按壓、旋撥,頻率宜慢,力度以病人最大耐受為度,每個陽性病灶按壓與旋撥5~8遍,逐一操作所有的陽性筋結病灶后再重復操作一遍所有的病灶。時間10min左右。②經筋針刺:在手法治療完成后進行。通過上一步手法治療后,此時醫生對患膝的筋結病灶分布已經了如指掌,選取3~5個最明顯的筋結點作為針刺的部位?;枷ゾ植科つw及醫生雙手常規消毒,醫生左手拇指指甲掐按住筋結點以固定之,右手持針(2寸長毫針)沿左手指甲處快速垂直刺入并上下提插行針至局部出現較強酸、麻、脹針感后即出針完成此點筋結病灶的治療,再用同樣的方法對其他經筋病灶點逐一操作。③刺絡放血:取腘窩及髕骨下淺靜脈充盈處為放血點,皮膚常規消毒后,術者戴無菌手套,用7號一次性注射針頭在放血點快速進出針,使淤血自行排出,用酒精棉球不斷擦拭針口,以免凝血,待血變為鮮紅色后停止放血,一般腘窩及淺靜脈處每次可放血3~10mL,如出血量不到3mL則加拔罐使之出血,出血量達到規定要求(10mL左右)后以消毒干棉球按壓針孔止血。以上治療中,經筋手法與經筋針刺均為每天治療1次,刺血療法每3天施行1次。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52對照組采用中醫針刺加艾灸療法。①針刺療法:參照《針灸治療學》中的取穴方法[6]。主穴:阿是穴及膝眼、梁丘、陽陵泉、膝陽關;配穴: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腎俞、關元;著痹加陰陵泉、足三里;熱痹加大椎、曲池。局部皮膚及醫生雙手常規消毒,常規針刺方法,進針后行提插與捻轉手法至出現酸、麻、脹、痛等針感后留針30min,中途行針2~3次。②艾灸療法:在毫針針刺完成后施術?;颊呷匀⊙雠P位,取6根清艾條與6個金屬灸架,患膝內側與外側各置3個灸架,將清艾條插在金屬灸架上,點燃后對準膝關節,并調節艾火與皮膚之間的距離(一般為3cm左右)施灸。施灸過程中,隨著艾條燃燒,須定時移動灸架使灸火與皮膚之間的距離不離太遠從而保證灸火溫度適宜。施灸時間30min左右。以上治療均為每天治療1次,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3個療程。

16療效判定[7]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率來進行療效判定。臨床控制: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癥候積分減少≥95%;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癥候積分減少≥70%,<95%;有效:中醫臨床癥狀、 體征均有好轉,癥候積分減少≥30%,<70%;無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癥候積分不足30%。癥候積分改善率的計算公式(尼莫地平法)為:[(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17統計學方法利用SPSS 110統計軟件進行相關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3個療程的治療后,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的控顯率(臨床控制+顯效例數所占總數的百分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顯示,觀察組療效優于對照組。見表1。

4討論

對于 KOA 的治療,目前的方法主要為藥物治療與手術。因對其病機尚未完全了解,加之關節軟骨的再生能力有限,因此本病往往久治難愈,且易復發,其治療依然是臨床難題[8]?,F代醫學理論認為,KOA存在骨內高壓和骨內靜脈淤積的病理改變[9]。因此,治療上應以促進血液循環以消除靜脈內淤積的病理產物及降低膝關節骨內高壓為治療思路[10]。壯醫經筋手法與針刺可以通過對內壓較高的筋結進行松解來降低骨內壓,它們與放血療法一同通過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靜脈與淋巴回流、消除炎癥與水腫來降低骨內高壓[11-12]。

中醫認為,“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膝為筋之府”,是指膝關節主要由肌肉、肌腱、韌帶以及關節囊與滑膜等軟組織組成,這些軟組織維持著膝關節的力學平衡。如上述軟組織受到外力扭傷、反復勞損及風寒侵犯,則會引起這些組織的炎癥滲出與粘連,甚至引起攣縮,久而久之導致軟骨退變與骨質增生的形成,從而發生增生性骨關節炎。壯醫經筋手法與經筋針刺就是依據上述經筋理論,有針對性地對局部經筋病灶進行手法松解和針刺消灶,達到松解、剝離局部粘連與痙攣軟組織的作用,從而改善膝關節周圍軟組織的力學平衡,恢復關節正常的功能活動。此外,經筋手法與經筋針刺以及局部刺絡放血,三者均能顯著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促進炎癥滲出的吸收,從而達到緩解局部疼痛癥狀的目的。壯醫認為,筋結失衡、橫絡盛加,邪毒阻遏三道兩路是引起本病的根本病機。而壯醫經筋手法與經筋針刺恰恰可以通過手法旋撥筋結、針刺法對筋結的直接穿刺來糾正失衡的軟組織,即改變“筋結失衡、橫絡盛加”的病理狀態。而刺絡放血療法則可以使邪毒隨瘀血而泄。臨床報道顯示[13],針刺結筋病灶點治療KOA的療效優于針刺傳統腧穴治療,其原因在于傳統腧穴是以“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為基礎,而結筋病灶點是以“候病所在 ”、“以痛為輸”為基礎,后者是針刺傳統腧穴所無法體現的優勢。舒思明等[14]認為,經筋療法通過對膝關節周圍經筋結灶點的松解,能釋放局部軟組織的異常能量, 減小其異常拉應力, 從而減輕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狀況。楊改琴等[15]研究發現,放血療法可以加速病變局部的血液循環,同時還有利于局部組織淋巴液的回流,促進關節積液的吸收和炎癥的消除,消除局部炎性因子,減輕或消除局部組織的腫脹,從緩解疼痛、改善關節活動功能。

綜上可見,壯醫經筋療法結合刺絡放血療法,其松解與活血通絡能力功專力宏,因此較傳統針刺與艾灸更有利于本病的康復。

參考文獻

[1]黃豐肖,何良志. 員利針合陽和湯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6,31(4):606-608.

[2]左甲,楊改琴,黃麗萍,等. 刺血療法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影響觀察[J]. 針灸臨床雜志,2015,31(8):1-3.

[3]謝洪武,陳日新,徐放明,等.熱敏灸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療效對照研究[J].中國針灸,2012,32(3):229-232.

[4]劉獻祥.中醫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的研究現狀[J].中醫正骨,2012,24(1):3- 7.

[5]施桂英.關節炎概要[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0:339-342.

[6]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7:58.

[7]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9-353.

[8]吳康郁,朱群娣,黃偉斌,等. 溫性經筋通貼膏治療關節炎的臨床觀察[J].中藥材,2015,38(6):1331-1333.

[9]鄭智,魏文著,文勝. 刺血療法配合拔罐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國民間療法,2014,22(6):24-25.

[10]王曙輝,許明珠,崔韶陽,等.針刺結合刺絡放血療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隨機對照研究[J].針刺研究,2010,35(2):129-133.

[11]曾紅文,聶 斌,史琳琳. 刺血合火針點刺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8,28(7):493-495.

[12]張志萍,薛蓮. 放血療法治療頑固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30 例[J].光明中醫,2016,31(4):508-509.

[13]劉敏,陸鵬,胡幼平.針刺結筋病灶點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J].針灸臨床雜志,2015,31(10):23-27.

[14]舒思明, 趙業明, 王俊華,等. 經筋療法聯合關節腔沖洗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膝伸屈肌功能的影響[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12):2596-2599.

[15]楊改琴, 高小利, 梁東升,等.刺血療法對 KOA家兔血常規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3,34(1):116 -117.

(編輯:穆麗華)

猜你喜歡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壯醫
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瑤藥研發中心啟用
中西醫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探析康復護理在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
邵氏無痛診療法規范化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健骨痛消丸及風濕骨痛膠囊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療效
壯醫敷貼療法文獻記載及應用概況
壯醫平衡氣血原則臨床研究進展
壯醫對腰肌勞損的認識的評述
壯醫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研究進展
壯醫刺血療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療頸椎病4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