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希臘藝術,基督教藝術與文藝復興藝術間的關聯

2016-11-11 17:03李超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文藝復興基督教古希臘

摘要:藝術和文化一樣,各時期的藝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著相互關聯相互依存甚至是傳承的關系。本文將簡單對古希臘藝術、基督教藝術與文藝復興藝術間的關聯進行淺談。

關鍵詞:古希臘;基督教;文藝復興

中圖分類號:J11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226-01

提到古希臘,我們會想到愛琴文明或是戰神雅典娜;說到基督教,必然會想到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和他的母親圣母瑪利亞;而談到文藝復興,“文藝復興三杰”和“人文主義思想”必是我們所津津樂道的。因此這三個時期的藝術對于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可它們是發展到一定的歷史時期自然產生的還是有著密切的關聯,這值得我們探討。

眾所周知,真正意義的歐洲藝術應該是從古希臘開始的。古代希臘人在科學,哲學,文學,藝術上都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特別是在藝術表現上呈現出充滿健康、自然、樂觀、優雅等的特質。希臘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競爭的環境中不僅發現、孕育和創造了美,而且也創造了神,在希臘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就是神,因此希臘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希臘人也崇拜神,認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樣,因此將諸神人格化,創造出丘比特,維納斯,阿波羅等許多著名的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是希臘藝術的土壤,包含著人們對自然奧秘的理性思索,孕育著歷史和哲學觀念的萌芽,同時對后來的西方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希臘人把強壯的身體看成是一切善與美的本原,而把希臘神話視為藝術的精神本原。希臘藝術主要成就表現在神與人合一的雕刻和神廟建筑上。由此可見,希臘藝術是理想的,簡樸的,強調共性的,典雅精致的。

提到希臘,自然要說說羅馬。眾所周知,羅馬人雖然征服了希臘,但在文化上卻被希臘人征服。因而古羅馬藝術可以說是古希臘藝術的延續。羅馬人崇拜和模仿希臘藝術,由于民族性重實用,因此大量引用希臘藝術形式,而甚少獨創的風格。但羅馬人有不同于希臘人,羅馬人較現實,講究實際,喜歡具體的,實在的東西。羅馬最有成就的是建筑。與希臘藝術相比,羅馬藝術是實用主義的,享樂的,強調個性的,宏偉壯麗的。

而早期基督教藝術風格又沿襲了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早期基督教藝術出現在公元2世紀下半葉或3世紀上半葉,圖像偏重于對某事物的象征性或寓意性。由于公元2世紀到4世紀期間的基督教被羅馬皇帝視為非法宗教,早期基督教藝術主要出現在地下墓室。壁畫沿襲希臘羅馬的風格,題材則與基督教相關。隨著時間推進,早期基督教才逐漸脫離古羅馬末期的古典風格形成拜占庭藝術。數藝術家在各地的教堂展示其拜占庭藝術創作。在公元1000年以前的東,西方教會雖在正式的大公會議中允許制作基督教的圖像,但許多基督徒仍保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會把人的眼光從對上帝的尊崇轉移到宗教圖像上。在中世紀以前,藝術家以宗教為題材,將其融入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祈禱書,裝飾畫,教堂建筑里。

談到西歐的中世紀,這是個特別“黑暗的時代”?;浇探虝闪水敃r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它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等級制度,把上帝當做絕對的權威,人們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維的蒙昧之中。14世紀末,由于信仰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的入侵,東羅馬的許多學者帶著大批的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珍品和文學,歷史,哲學等書籍紛紛逃往西歐避難。后來一些東羅馬學者在意大利的佛洛倫薩辦了一所叫“希臘學院”的學校,講授希臘輝煌的歷史文明和文化等。于是許多西歐的學者要求恢復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文學和藝術。文藝復興由此興起。文藝復興時期,提出了人文主義思想,即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這個時期的作品也集中體現了人文主義思想,歌頌了人體的美,主張人體比例是世界上最和諧的比例,并把它應用到建筑上,一系列的雖然仍然以宗教故事為主題的繪畫,雕塑,但表現的都是普通人的場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就是當時藝術典型的代表。說明了人們開始重視生活,提倡理性和知識。

希臘藝術源于愛琴文明,提倡以神為中心;羅馬國在征服希臘的同時繼承發展了輝煌的古希臘藝術;而希臘羅馬藝術又影響著早期基督教藝術;在西歐中世紀這個“黑暗的時代”,基督教教會的絕對權威使得文藝復興運動興起,開始主張以人為中心。這樣看來,從希臘藝術到文藝復興藝術經歷了以神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這是思想的轉變,人們開始理性了。而且不難看出,一個國家輝煌的藝術文化成就總會通過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侵略,或是友好的經濟文化合作交流而傳播到另一個國家以及周邊國家;一個時期燦爛的藝術文化底蘊也深深影響著同時期和下一個時期的藝術文化。各個時期的藝術都是在繼承中通過不斷創新發展起來的?,F在想想,就是因為前人對歷史文化藝術的繼承,我們才看到了現在更為輝煌的文化藝術成就。因此我們現在對以往的藝術文化必須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藝術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

[1][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藝術的故事》.[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8.4.

[2]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史教研室/編著.《外國美術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3.

作者簡介:李超(1993.1-),女,漢族,山西汾陽人,中國共產黨黨員,現為云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16級研究生,專業方向為美術史與比較美術研究。

猜你喜歡
文藝復興基督教古希臘
古希臘之旅
從藝術品中走出來的古希臘神話故事——阿波羅篇
從古希臘的宮殿走來
基督教對歐洲中世紀的歷史影響研究
中西方宗教文化之映射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大學的變遷
中國當代藝術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
試析多神教學者眼中的“叛教者”皇帝拜占庭皇帝朱利安研究系列論文之三
心沐光影次第綻放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