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下的劍橋商務英語教學探索

2016-11-11 23:20黃卉陳鋼
考試周刊 2016年84期
關鍵詞:教學探索

黃卉++陳鋼

摘 要: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在此背景下,劍橋商務英語的教學應該顛覆傳統的語言知識的獲取,引入跨文化的理念,深度融入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大環境中,培養學生的國際視角。

關鍵詞: 國際交流與合作 劍橋商務英語 教學探索

一、國際交流與合作在高職院校的進行現狀

1978年中國進行改革開放,以政府牽頭的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迅速展開。經過政府完全主導和政府為主、民間為輔的兩個階段,2001年以后,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進入官民并舉階段。教育部頒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把擴大教育對外開放、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作為國家教育戰略的關鍵環節,實行“政府與民間并舉、雙邊與多邊并行、兼顧戰略平衡、保證重點、注重實效”的方針,推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向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發展。

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內涵不斷豐富,取得較豐碩的成果。政府間項目效果顯著,如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個政府在職業教育領域開展了迄今最大的交流與合作項目——“中澳(重慶)職教項目”。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把國際職業資格證書引入專業教學體系,不少高職院校直接與國際知名跨國公司交流,參照其企業技術標準制定課程標準。高職院校招收留學生開始啟動,學生國際流動人數明顯增加,中外合作辦學的數量較之以前有顯著提升。另外,高職院校紛紛加大全方位的師資培訓,將教師派去海外,學習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

二、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下劍橋商務英語教學短板

劍橋商務英語是高職階段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教學中使用的閱讀和聽力材料分布在各種商務背景中,融合了國外許多經典案例,非常成熟和詳盡。但在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潮流中,劍橋商務英語教學出現與此背景不相適應的地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是對課程涉及的教材內容做詳細的講解,把內容孤立地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商務情境中,沒有很好地把英美文化融入情境教學。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往往只是從語言知識方面進行學習,過于強調語法、詞匯的習得,對于材料的理解只是逐句看懂,而沒有對深層的文化內涵進行挖掘,教師和學生很少或幾乎沒有從文化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闡述、分析。該課程所涉及的所有的商務情境其實都是在英國或者其他西方國家的文化環境中創設的,中國學生在學習這些商務情境中的案例時,沒有從跨文化的角度認真考慮和探討,以至于學習流于傳統形式,不能和現在的高職院校積極地進行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的有效融合。

三、劍橋商務英語教學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融合

1.教學內容的融合

立足國際交流與合作,在教學內容的編排和選定中,不應單方面考慮商務情境的創設和商務活動的開展,而應適度融入跨文化意識。在教學內容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充實與所學內容相關的英美文化知識,將商務情境的內容與文化有機融合,以便學生在學習各種商務活動的同時,從跨文化角度了解各個情境所涉及的英美文化知識,從而培養國際視角。例如在進行“公司選址”的教學時,課程內容涉及一個地方:愛爾蘭都柏林。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些關于都柏林這所城市所牽涉的文化層面的知識搜尋任務。要求學生上網了解都柏林的城市建設、人口、地理位置;了解都柏林最著名的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及其著作《尤利西斯》,以及現在慢慢向其他城市延伸的“布魯姆日”。通過這些文化知識的滲入,有助于幫助學生洞察東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知識,增強他們對于文化差異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課堂所學內容。

2.教學重點的轉換

我國高職院校要與世界高水平學校建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需要拓寬國際視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具體在劍橋商務英語這門課程中,就需要在教學重點上立足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傳統進行顛覆。(1)教學理念。在實際教學時,不僅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語言知識和材料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對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有跨文化背景的了解。隨著高職院校國際交往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大,應該培養學生國際化的視角。教學中不能脫離西方文化的養成,應該將文化背景知識貫穿于每個知識點,最終幫助學生增強對于文化差異的敏感性,了解中國文化和英美文化這兩種體系在歷史、地域、民族及宗教上形成的各種差異。(2)教學組織。劍橋商務英語課程內容涉及各種商務情境,在國際合作與交流背景中,這些商務情境要求不同語言和文化的人們應該彼此理解和順暢交流,積極協調相互關系。因此,在教學組織方面應該把學生從傳統的語法、詞匯等語言習得中解放出來,強調學生從跨文化角度探討各種商務活動在文化影響下如何獲得更好的商務效果。例如在“道德經濟”的教學中,在教學組織上就應該先偏重文化方面的知識拓展??梢允紫忍嵝褜W生了解埃塞俄比亞、肯尼亞、拉丁美洲國家的地理、氣候、主要經濟支柱,以及經濟落后的原因,再引導學生從道德層面和文化層面擴展到經濟層面,把兩種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挖掘出來,最后對案例進行細致分析、學習。通過這樣的教學組織,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對該知識點進行掌握,并擴大視野,從不同的側面正確了解道德和經濟千絲萬縷的關系。

3.教學效果的評估

一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是否理想、教學反應是否積極,需要有一個完備的教學效果評估體系。以往的傳統教學效果評估注重學生對語法、語言等知識點的掌握,雖然也提出一些有新意的評估方法,但只是純粹從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前面的準備和后面延伸加以強調,沒有從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角度進行評估。在跨文化理念和意識的指導下,應該明確評估的方法和最終結果。

上述表格從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和專業能力三個方面體現了劍橋商務英語課程的評估體系。在評估中除了傳統的作業、課堂練習、課堂對話以外,還特別注重英美文化的融合,將跨文化的理念有效地貫徹到課程的最終評價中。

四、結語

高職院校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持續開展給劍橋商務英語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把跨文化理念和意識引入日常教學中,明確國際化人才的培養,有助于加快劍橋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步伐,為鋪開一條適應高職教育國際化的發展之路提供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卉.高校國際交流與合作背景下英語翻譯教學的跨文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4,2(30):83-84.

[2]王軼,郎碧琪.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中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的構建[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5,3(36):43-45.

猜你喜歡
教學探索
跨界藝術創意在課堂
內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會計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探索與實踐
基于素質教育視角下的民族高校邏輯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高中數學課堂中德育溶合的探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綜合實驗的教學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