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化學課堂有效性分析與對策

2016-11-11 00:01張曉瑛
考試周刊 2016年84期
關鍵詞:中學化學教學對策課堂教學

張曉瑛

摘 要: 新課程理念要求中學化學課堂深化變革,本研究分析了中學化學課堂現狀,并針對當前課堂教學實際,提出了中學化學課堂有效性的對策,主要著眼點是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興趣;實驗互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引進多媒體,突破學習難點等。

關鍵詞: 中學化學 課堂教學 教學對策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由人力大國向人力強國過渡,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重大變化。以生為本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被提上日程,對于中學化學課堂來說,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更是重中之重,這一點成為社會各界人士和專家學者關注的熱點,那么,在這個資訊快捷的大數據時代,如何調整中學化學課堂,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苯處煘閷W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生動直觀的學習情境中,學生的學習動機被激發,學生愿意學甚至渴求學,學習興趣自然濃厚,也就能夠非常容易地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

例如,緒言的學習。大部分中學化學教師對緒言不是很重視,認為沒有實質性內容,直接越過就可以了,其實,上好緒言課對學生今后的化學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對學生說,生活中的一切都離不開化學,學生不相信。我就讓學生學習緒言,給他們揭示化學的秘密和作用,在緒言課的學習過程中,我還做了一些小實驗,比如白玫瑰變紅玫瑰、點不燃的手帕、冰淇淋著火等,學生感到化學非常神奇,認為學好化學非常重要并且非常有意思,對今后的化學學習充滿了期待也做好了準備。

對每一節化學課的設計,我都挖空心思,利用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有的適合用實驗,有的適合用小故事,有的適合用圖片和視頻,總之,根據課堂特點采用不同的形式創設學習情境。例如,“化學與材料”的學習,我利用古代石器、青銅器圖片和現代出現的材料圖片進行對比;“元素”的學習,我利用海水和人體的化學元素含量表激發學生的興趣;“環境保護”的學習,我找來相關視頻,讓學生親眼看、親耳聽。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主動學,學習效率更高了。

二、利用實驗多邊互動,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化學是實驗的科學。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反復細致地精講,無論學生聽得多么認真,效果都比不上學生親自動手實驗的效果。學生親自做了,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明白了,教師講得再好也是隔靴搔癢,親自動手實驗的,才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魔棒電燈等一些趣味實驗,學生被深深地吸引,好像自己變成了魔術師一樣,課堂氣氛被學生的學習熱情點燃了。所以說,只要教學內容適合,就盡量讓學生做,起碼讓部分學生代表做,起到演示的作用,這樣的課堂,學生會非常喜歡并且知識鞏固得好,提高得快。

指導學生參與實驗。學生動手實驗要遵循客觀規律,教師要進行指導。這樣才能高效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在他們一次次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學習化學的自信心油然而生,化學實驗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源泉。例如,在學習“一氧化碳的性質”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噴泉實驗”,學生看到神奇的實驗現象,學習興趣自然提高,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以更積極的態度參與中學化學課堂的學習。

激勵學生改進實驗。學生具有一定水平后,教師要激勵學生對實驗進行改進,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例如,在“鐵的冶煉”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請學生觀察探究“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請學生思考改進的策略,達到防止污染與節約能源的雙重作用。學生提出了很多驚喜:有的學生提出用集氣瓶收集尾氣,有的學生提出用氣球收集尾氣,還有的學生提出將尾氣管放到氧化鐵下方的酒精噴燈之上,等等。學生的想法很多,這些答案充分證明了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達到了一定的水平。

激勵學生設計實驗。當學生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多次成功地改進實驗后,教師可以激勵學生親自設計實驗,尤其是對化學非常感興趣的那些學優生,應該為他們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切入點。例如,在“空氣”一課的學習中,教師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空氣中氧的含量的探究方法,并讓他們設計出探究的實驗步驟,最后,讓他們親自試驗,總結得失。學生對化學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形成了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創新的能力。又如,“燃燒和滅火”一課的學習,有的小組認為燃燒不需要氧氣,只需要有可燃物品,有的小組認為燃燒只需要氧氣就可以燃燒,有的小組認為可燃物和氧氣都需要。第一個小組,用集氣瓶蓋住了點燃的蠟燭,認為蠟燭依舊可以保持燃燒的狀態,而第二個小組,將飽含水的棉球放到酒精燈上面三秒,第三個小組,在酒精燈上分別點燃木塊和煤塊,觀察整個過程。通過實驗,總結燃燒應該具備的必要條件,他們的想法經過實驗的檢驗,做到了從化學走向生活,這樣的課堂是高效的,學生掌握知識牢固并且學習靈活有深度。

三、利用多媒體,突破學習化學的難點

時至今日,多媒體并不算是新鮮的事物,很多化學教師會用多媒體設備,多媒體可以節省時間,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聽感官,在教學中可以起到推進作用。但大部分教師用得比較盲目,多媒體沒有起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

例如,在“金屬與金屬礦物”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鳥巢”體育館,通過觀察“鳥巢”的構造,對金屬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再如,“化學反應實質”的學習,因為是微觀粒子運動,并且是遠離學生生活的,可以說是難點,教師利用多媒體視頻把微觀粒子的運動過程用美輪美奐的步驟展現出來,學生被深深地迷住了,也直觀地感受到了化學反應過程中分子的再分情況和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多媒體讓抽象的難題變得形象,難題迎刃而解。

總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堂的改革,課堂改革的核心是課堂效率的改革,本研究針對中學化學課堂的特點,從創設情境、學生實驗、多媒體的投放三個方面進行探究,以期找到提高中學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薛清華.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研究[J].學周刊,2016,31:142-143.

[2]鄭愛玲.淺談構建初中化學課堂的高效性[J].亞太教育,2016,08:150.

[3]王慶華.基于利用導學案打造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6:138.

猜你喜歡
中學化學教學對策課堂教學
“四步”解答中學化學工藝流程題
基于微課的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素質教育推進中中學化學教學探討
在新聞中學化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