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環境的MOOC微課程研究

2016-11-11 23:37劉濤
考試周刊 2016年84期
關鍵詞:設計原則移動互聯網

劉濤

摘 要: 智能移動終端的普及,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無線網絡信號的覆蓋,為MOOC微課程在中國的發展提供必要的移動環境。移動環境下的MOOC微課程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習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擴大自主自由的選擇空間,為大量零散化、碎片化學習提供條件,改變社會化教育模式。

關鍵詞: 移動互聯網 MOOC微課程 設計原則

一、移動互聯網的現狀與特點

1.移動互聯網的現狀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更新完善,智能終端應用的不斷普及,移動互聯網影響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其的定義,移動互聯網為用戶提供進入萬維網便捷的無線連接,使用戶通過手持移動終端設備從互聯網中獲取數字內容與服務。

校園網建設從原來的有線網絡發展為無線校園網建設,其中隨著技術應用的發展,通信公司完成通信制式從GSM、CDMA到3G、4G及WiFi的轉變,各大移動運營商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擴展網絡速度,拓展移動互聯網的覆蓋面積,增加網絡基站設備等,這些都為移動無線網的發展提供了內外部多方面的條件。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6-2021年中國移動運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到2015年底,我國移動寬帶用戶量有7.85億。中國移動公司公布的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上半年,受4G業務發展帶動,數據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4.3%,占通信服務收入比重上升至50.6%;無線上網業務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40.1%。

2.移動互聯網的特點

通過各種智能終端熟練操作進行各種日常行為,移動互聯網已經遍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便捷性:目前用戶面對大量碎片化時間,往往會利用移動互聯網滿足自身學習、娛樂等需求。目前大學校園不僅覆蓋有線接口,更有一定面積覆蓋無線網絡,這使得利用移動互聯網學習、溝通和交流更方便。

(2)隱私性:智能終端具有極強的個人屬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在訪問、共享移動互聯數據的同時,就用戶身份進行安全有效的認證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信息的安全,同時維護用戶的個人信息。

(3)個性化:通過智能終端與用戶綁定設置,呈現出極強的用戶特征,準確反映用戶的需求與行為等信息。更可以通過個性化應用服務、RSS推送等技術實現個性化的有機結合,實現個性化最大的需求滿足。

(4)依賴性:對移動技術、信號覆蓋范圍、信號發射設備存在很強的依賴性。移動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移動互聯網絡的帶寬、速率大大提高;基礎設備的大力發展,擴大了信號覆蓋范圍,避免了依賴性的問題。

二、MOOC微課程的現狀及特點

MOOC就是大型的在線式開放網絡課程,以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支撐,把優質資源共享在網絡教育平臺,實施隨時、隨地、隨心的學習模式。中國大學MOOC就是其中之一的MOOC微課程學習交流平臺,目前該平臺上已有全國86所頂級高校發布的607門課程。學習者只要具備基本的智能終端作為學習設備就可以注冊并隨時訪問網絡平臺上的資源和課程。

MOOC微課程除了具有開放性、大規模參與等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1.學習者具有自主性的學習選擇

允許學習者在課程選擇方面自主決定相關的學習主題、學習內容及學習時間等條件,甚至可以選擇學習伙伴。

2.知識傳授具有普遍適應性

MOOC微課程與傳統遠程網絡課程模式不同,傳統網絡課程模式是面向固定群體授課,授課者在授課前基本掌握學習者的相關情況,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授課教學;而MOOC是面向大規模的不確定的學習者參與設計的,面對數量不確定、知識掌握程度不確定等復雜狀況下的學習者,做到“因材施教”比較困難,按照大眾化、普遍性的準則授課比較合適。

3.課程學習多樣化

沒有年齡、性別、地域、文化差異的限制,這些都是MOOC微課程學習者可能出現的多樣化;MOOC微課程同樣為這樣的多樣化群體準備了多樣化課程。如中國大學MOOC現已開通各種文學藝術、哲學歷史、經管法學、基礎科學、工程技術及農林醫藥方面的多樣化課程。并且提供各式學習交流工具:博客、論壇、微信、線下見面會等;學習時間、地點的多樣化是課程學習選擇多樣化的一方面。

4.短小、精悍、有趣的學習資源

MOOC微課程平臺含有眾多短小、精悍、有趣的學習資源,其核心載體是微視頻。相對利用零散化時間學習的參與者來說,一般的MOOC微課程在10分鐘~15分鐘,重點、難點、主題突出;當然MOOC微課程是正統學習課程后,對碎片化知識學習的一個補充手段,理論性強、邏輯嚴謹、系統化的教學內容構成一個個學習碎片;主題鮮明、內容豐富,記錄課堂內容和教學實錄的拓展資料,相關內容以視頻內容展開,生動、有趣、寓教于樂。

三、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MOOC微課程的設計原則

微課程的設計開展不是對知識點的淺嘗輒止,那些簡單化的教學設計模式會讓學習參與者不可避免地落入新瓶舊裝的俗套。

1.基于學習參與者的知識認知設計原則

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的MOOC微課程學習參與者可以查詢接收的信息種類非常多,如視頻、圖片、音頻、文字等,那么每個學習個體的基礎認知不同,學習個體容易出現認知重荷,從而阻礙學習個體的知識認知。在課程內容設計過程中,降低學習個體的認知負荷,減少無關信息的出現,內容盡量具體化、圖形化,提高學習參與者的學習效率。

2.以學習參與者為中心原則

由于學習參與者的自主學習性,才是MOOC的發展動力,因此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突出學習參與者的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習個體對知識認知的實用需求,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習個體的學習動機,全方位考慮學習個體的學習習慣。注重服務的環境設計,優化教學服務設計,通過學習筆錄、學習共享,讓學習個體有效地管理學習內容。

3.社會性交流互動原則

MOOC微課程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等特征,學習個體除了學習課程外,還需要對知識的討論、解答等學習方式。課程設計上,針對學習目的、學習評價等方面提供多種社會化網絡社交工具讓授課者與學習個體進行交流、討論和共享各種知識認知。同時也可以為學習個體提供相應的技能指導,幫助學習個體構建自身的學習網絡。

4.重視知識點的完整性原則

移動聯網絡環境下MOOC微課程主要具有時間短、學習方便等含義,為了滿足學習個體高效、便捷、碎片化的學習需求,微課程的每一節課以各種知識點為學習單元,時間在10分鐘~15分鐘。學習時間短的同時必須重視對知識點的完整性細化,聚焦課程知識點,否則短時間內無法講清楚透徹。若知識聚焦,突出重點能讓學習個體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目的、內容,提高學習效率。

四、展望

移動聯網絡環境下MOOC微課程設計原則無論從教學理論還是現實環境看,都符合現代學習模式的改革需求。移動環境下的MOOC微課程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習個體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自主自由的選擇空間,為大量零散化、碎片化學習提供條件。目前我國移動聯網絡環境下MOOC微課程研究還比較落后,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迅速,為MOOC微課程奠定堅實的網絡基礎,實現社會化教育模式,系統化兼并、整合相關資源,慢慢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猜你喜歡
設計原則移動互聯網
從課外活動視角探討英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微美學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鍵智能報警系統設計與實現 
O2O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
淺析旅游景區公共設施的設計
淺析多層住宅的設計要點及其注意事項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