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2016-11-11 05:23楊詠梅
課堂內外·教師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表象概念過程

楊詠梅

【摘 要】 教師只要在教學時重視概念教學,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把枯燥的概念變成朗朗上口的歌謠,這樣的教學一定是成功的。教師的教學質量自然就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關 鍵 詞】 概念教學;教學質量;小學數學

數學概念是現實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本質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映,它是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概念實際上是構建數學知識大廈的基石。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一種傾向,往往對概念教學的重要認識不足,教法不當,偏重于讓學生背定義、記結論,忽視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這樣,不但有礙于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不利于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影響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我們必須加強數學概念教學。

一、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1. 數學概念在小學數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缎W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對簡單問題進行判斷、推理?!痹谛W數學中包含著大量的數學概念以及由其構成的數學基礎知識,如概念、法則、性質、公式、定律等等,而定律、法則、性質等都是判斷,它們是由概念與概念的聯系構成的。通過幾個判斷又可以推出一個新的判斷,這就是推理。所以,數學概念實際上是數學基礎知識的基礎,是正確作出判斷和推理的重要條件。

2. 講清數學概念是學習法則、性質、定律、公式的基礎和前提。如學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里的“甲數除以乙數等于甲數乘乙數的倒數(0除外)”這些數學術語都是概念,不理解上述概念,就很難學好加法法則。幫助學生學習時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讓學生學會巧記。上面的那條法則我教學時就覺得學生掌握起來有些拗口。于是我把法則編成“一不動(被除數不動)兩動(除號變乘號,除數變倒數)”的口訣。因為正確靈活地理解掌握概念,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必備條件。

3. 講清數學概念是提高計算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的基礎和條件。學生只有正確地理解掌握概念,才能正確地進行判斷,正確地進行思維。如在復習“直線、射線、線段”概念時,我要求學生判斷下面各題的正誤。

(1)直線是無限長的。( )

(2)一條直線上的兩點把直線分成三條射線。( )

(3)線段是可以度量的。( )

(4)射線有一個端點。( )

通過看似簡單的判斷,實際上是歸納了“直線、射線、線段”各自的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進一步強化“直線、射線、線段”本質屬性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有條理、有根據地進行邏輯思維的過程。

二、加強概念形成過程的教學

在概念教學過程中,是“輕過程重結果”還是“概念形成過程”教學,這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問題,其實質是兩種教學思想的反映,輕過程重結果,讓學生死記硬背概念,這是應試教育的產物,為的是片面追求分數,忽視能力的培養,而加強概念形成過程教學,是遵循人類的認識規律,是在感知和表象的基礎上,通過比較、觀察、分析引導學生揭示概念的內涵以形成概念,使學生主動、活潑地學習,掌握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能使主體地位得到充分保證,這正是素質教育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

數學概念的形成大致要經歷“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這一認識過程,因此伴隨這一過程的教學活動是:

1. 讓學生動手,憑直觀獲得感知。概念的引入正常有兩個途徑,一是從實際引入,即通過實物、模型、實驗等方式引入概念。這就是直觀性教學,它符合兒童好奇好動的年齡特征,也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讓學生動手操作形成感性認識,再向抽象的概念過渡。如教學圓錐的體積公式時,讓學生利用已學過的圓柱體積公式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讓學生用圓錐體裝滿水倒入等低等高的圓柱體里,從操作中發現圓錐的體積是與它等低等高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使輕松地學生記住了為什么圓錐的體積乘上三分之一的道理。二是從已有知識引入,數學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個概念既是前面的概念的發展,又是后面概念的基礎。如講最小公倍數概念時,可以采取歸納的方法,可分別找出6和8的倍數各有哪些?它們的公有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公倍數是幾?從而引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 促使感知內化為表象,概念形成過程中,要重視表象的作用,表象是在感知基礎上形成的,它是感知過程的事物不在眼前時,人腦中浮現出的該事物的形象,由于表象既有形象性又有概括性,因此它是感知向概念過渡的中間環節。所以,概念的形成要依賴于表象。如學習平行線,舉出實例,桌子的兩條對邊,練習本上的兩條橫格線、雙杠上的兩道杠都是處在什么樣的位置上?如果把雙杠上的兩根杠分別看成兩條直線,把它無限延長,能相交嗎?這樣就促使了感知內化為表象。

3. 將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借助表象實現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就必須結合具體直觀和語言表達。要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講直觀操作的過程,操作活動只是一種外部的物質活動,它要向內部智力轉化,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把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如教圓的周長推導公式時,讓學生用幾根線繞不同大小的圓一周,并用剪刀剪下線,把它們與各自圓的直徑比較,發現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3倍多一些,于是推導出了圓的周長公式。如果沒有實物,學生是不會明白圓的周長與直徑間的關系,也不會理解圓的周長公式。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操作,既可獲得豐富的表象,又可適時擺脫對直觀的依賴,從而培養學生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概念教學引入的幾種方式

數學概念的引入通常有兩條途徑:一是從實際引入,這就是通過直觀教學和實際操作入實物、模型、實驗等等方法,即具體—歸納的途徑。這種數學概念教學在低年級經常使用;二是從已有知識引入。數學概念之間往往有著密切的聯系,一個概念常常是前面某些的發展,又是后面一些概念的基礎,成為概念系統中的一個環節,因此建立新概念,要注意分析概念中已有的知識成分,充分利用已有知識體系為理解新概念創造良好條件。如教學“比的意義”這個概念的建立是在已學過的“兩個數”“相除”概念德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并且又是今后學習比例的基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就要創設“兩個數”及區別出兩個數之間是什么關系。展示這樣的舊知確定表象的聯系,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尋找舊知導向新知的過程,明確組成新知的要素有哪些,在此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出新概念,即抽象——演繹的過程,通過概念的同化方式獲取概念。

這樣通過對舊知識的回憶,確定新舊知識的表象聯系,啟發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動腦、動手、動口,主動探究,抽象概括,總結規律。

四、概念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數學概念教學的最基本要求是使學生概念明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雖然我們不講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各是什么,但是在教學時必須使學生掌握概念的本質屬性,能正確地給概念下定義,掌握概念的分類。在概念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無論是從實際引入,還是從已知引入,形成概念都必須經過思維加工,完成從具體形象到抽象過渡這一過程。這樣,在感知形成表象后,要及時進行抽象概括,擺脫對直觀的依賴。

2. 把握概念的實質,能夠準確地區分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征和非本質特征。

3. 實現概念內化時,不只是由舊概念引出新概念,還要把新概念納入到已有概念認知結構中去。

4. 在需要溝通新舊知識聯系時,進行啟發、點撥,一定在知識關鍵處發問,在知識的轉折處發問,在進行概念教學時,教者在心中有數,以“預”為主,要針對概念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弄清概念間的關系,防止混淆。抓住差異進行比較,會增強學生差別感受性。比較是確定一類概念或對象的共同點及差異的一種方法。

總之,教師只要在教學時重視概念教學,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把枯燥的概念變成朗朗上口的歌謠,這樣的教學一定能成功,教師的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得到明顯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幼民.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 鄭毓信. 小學數學概念與思維教學[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4.

[3] 季紅兵. 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探討[J]. 數理化學習,2016(1).

猜你喜歡
表象概念過程
表與里
表與里
描寫具體 再現過程
透過表象看公式
古代的時間概念
深入概念,活學活用
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最大的是哪些,為什么?
圓滿的過程
表象與真相
雪花的形成過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