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創新發展提升圖書館信息服務水平的策略研究

2016-11-14 02:48周亮俞銘濤
價值工程 2016年29期
關鍵詞:促進作用

周亮+俞銘濤

摘要: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的服務中心,對知識經濟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如何創新自身的職能,為地方知識經濟發展服務,是現階段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首先闡述了圖書館在服務知識經濟的優勢和作用,然后分析了現有圖書館職能的不足,最后就如何創新圖書館職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策略。

Abstract: Library as a service center of public culture, ha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How to innovate its own functions and serve the local knowledge economy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hat needs to be studied at the present stag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and functions of library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n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library functions,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on how to innovate the library func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關鍵詞:圖書館職能;知識經濟發展;促進作用

Key words: library function;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conomy;promoting effect

中圖分類號:G25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9-0222-02

0 引言

作為新的經濟形態的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運營為經濟增長方式、知識產業成為龍頭產業,而伴隨著這一經濟新形態的發展,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的進一步提高,而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素質提升的傳統圖書館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目前,我國各地區圖書館在經費投入、館藏建設、設備現代化方面都存在一些問題,信息服務水平難以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地方圖書館雖然有一定量的圖書文獻資源館藏,但對地方知識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體現不明顯。這就需要地方圖書館充分挖掘自身優勢,創新服務職能,實現文獻資源共享,從而為地方知識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 圖書館服務知識經濟的優勢

在知識經濟社會,知識信息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最主要的前因,那么集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功能于一身的高校,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圖書館作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發揮自身優勢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是其工作之一。

1.1 信息資源優勢 圖書館是文獻信息資源中心,有著極為豐富的文獻資源。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時代已經到來,很多地方圖書館已經開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隨著多媒體、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圖書管理工作當中的應用,現代化的文獻信息資源數據庫已經逐步建成。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能夠滿足地方人民群眾學習知識,實現產業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需求,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

1.2 人才資源優勢 地方圖書館聚集了一批既懂學術、又懂管理、還懂服務的專業人才,圖書館工作人員往往具備專業化的知識儲備以及較強的服務能力,能夠為前來圖書館咨詢信息、借閱圖書資源的人員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和幫助。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并且參與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工作,地方圖書館工作人員基本上都具備了良好的信息搜集鑒別、篩選、加工、處理和檢索文獻信息的能力,并且掌握了大量的情報信息及其線索來源,能夠為信息資源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以及專業的指導,有助于地方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質量的提高。

1.3 技術設施優勢 近年來,國家和政府越來越注重地方圖書館的現代化建設工作,并且在資金、技術等方面予以了較大的支持,地方圖書館也充分抓住機遇,加大力度進行現代化建設,配備了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所必須的計算機、網絡等硬件設施,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服務技術,深度開發運用現代數字技術,搭建了基于數字化、網絡化的服務平臺,極大的促進了地方圖書館服務職能的發揮,并且為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和保障。

1.4 地域環境優勢 許多地方圖書館建在人流、物流、資金流頻繁交錯的地區經濟和文化中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需要大量的信息資源作為支撐。地方圖書館向社會開放,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自身潛力,同時也可以使地方圖書館自身事業得到發展。

2 圖書館對知識經濟的促進

在我國,地方圖書館是以一種社會文化事業而存在和發展的,圖書館的存在有其獨特的社會作用,以滿足服務當地發展為根本工作目標。圖書館收集、貯藏、整理、傳遞文獻信息資源,通過專業化的圖書管理活動,地方圖書館為文獻資源的使用者提供幫助,使圖書館的信息知識被廣泛傳遞和利用,實現其潛在的價值。地方圖書館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當中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信息使用者能夠將從圖書館獲取的知識進行挖掘、使用以及再創造,并將其作用于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這些文獻信息資源不僅能夠給當地人民帶來文化和知識,還能夠為當地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陶冶人們的情操、促進人民綜合素質提升提供強大的支持,為實現地區發展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3 創新圖書館職能,促進知識經濟發展的措施

為了充分發揮地方圖書館在促進知識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圖書館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創新自身職能,提高服務質量,使圖書館切實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同時也實現圖書館自身的現代化建設,文獻資源的價值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3.1 挖掘自身資源優勢 為了充分發揮自身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促進作用,圖書館要加大力度開發自身特色資源,使圖書館文獻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價值得到挖掘。圖書館一般都具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包含經濟、政治、文學、社會等諸多方面,能夠為當地人民多樣化的信息需求提供支持。在常州地區,以常州圖書館為例,目前已有藏書130萬冊,年采購紙質圖書超過5萬冊,年訂紙質報刊2000余種,同時還擁有電子圖書200多萬冊,普通電子期刊3000多種,電子學術期刊1000多種,涉及到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并且圖書館提供在館閱覽、外借服務、網上在線閱覽全方位文獻信息服務,成為常州地區名副其實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中心,對于常州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輔助功能。在新時期,以常州圖書館為代表的其他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也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資源優勢,為當地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信息服務,使圖書館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2 創新圖書館信息資源內容 長期以來,部分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都在有限的范圍內變化,不能滿足大范圍內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因而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不甚明顯。尤其是地方高校圖書館,通常只為本校的師生提供信息服務,圖書資源僅能滿足學校自身科研、教學活動的需求,缺乏服務地方發展、服務社會民眾的意識和觀念。針對這一現狀,地方高校圖書館要加大力度優化自身藏書結構,創新圖書館信息資源內容,根據當地的產業結構、歷史發展、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特點,加強特色數據庫建設,并搜集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等發展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并對相關內容進行整合加工,形成具有當地特色且學科性、獨特性、全面性較強的信息資源庫,并及時更新,保證提供的信息資源的價值和實用性。加強對外開放,使得當地高校圖書館切實為當地企業、人民提供需要的信息資源,從而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

3.3 創新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為了強化圖書館的職能,使其更好地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圖書館要創建并創新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對于常州地區來說,首先就要對常州各地的經濟發展過程、產業和相關資源配套狀況做進行梳理,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零散分布的地方方志、年鑒等相關史料為當地信息資源的整合管理提供了客觀的資料,我們應充分發揮常州地區各大院校圖書館的作用,利用其信息服務平臺加強當地產業發展相關的信息資源的宣傳,給經濟需求對象以直接的幫助。其次,地方圖書館要加強與當地院校圖書館的合作,并通過與高校專家的合作對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前景、規劃進行具體的分析,利用圖書館的網絡平臺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合作,為當地企事業單位發展提供可靠的信息咨詢服務,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從而幫助當地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地方經濟的創新發展。

3.4 轉變服務觀念,拓展服務領域 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與時俱進,根據時代需要及時更新辦館理念,在圖書館職能上適當增加文化宣傳、課外講座等多元化的要素,切忌把圖書館職能范圍局限在教學、科研等基本功能上。另外,新時期圖書館的辦館思路應該充分體現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地域特點,面向不同類型的讀者群提供個性化的館藏服務。同時,要將以往以圖書館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徹底轉變為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模式,切實完善圖書館館藏資源,以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閱讀需要,切實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為地方人才的成長和區域經濟建設貢獻薄力。建議與當地圖書館之間開通館際互借渠道,定期開辦專題講座、學術報告會和計算機檢索知識培訓班,將讀者群從校內延伸至校外??偠灾?,面對各校之間文化和學術交流越來越緊密的現狀,高校圖書館應該及時轉變服務理念,努力擔起校際之間以及高校與社會之間文化交流的服務職能,通過改革創新不斷拓展服務規模,為區域文化交流以及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力量。

3.5 根據知識經濟發展要求進一步優化館藏結構 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是服務于區域經濟。根據圖書館的職能、讀者需求和圖書館的服務要求,針對所在區域內的科研需求不斷調整館藏結構。在日常采訪工作中,要重點關注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資源需求,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動不斷更新文獻資料,構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個性化館藏結構,并且要充分利用數字煤體來儲存本館的特色館藏資源,打造一個頗具地方特色的數據庫,通過網絡檢索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

3.6 定期培訓,提高館員的服務水平 面對21世紀現代化圖書館服務信息化、館藏多媒體化、信息資料網絡化、管理手段自動化的新形勢,工作人員應具備圖書館學、情報學、計算機、外語、信息技術等知識。但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中相當數量的文獻情報人員缺乏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特別是在需要深入某個專業領域為用戶提供深層次的專業信息服務時,還不能完全滿足相應要求,這也是開發情報信息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最大障礙。因此,地方圖書館應抓緊、抓好人才隊伍建設,通過人才引進、館員培訓和建立良好的用人機制構建圖書館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智力保障。

4 結語

綜上所述,地方圖書館與本地區知識經濟發展相結合勢在必行,且兩全其美。地方圖書館應抓住機遇,轉變服務觀念,大膽創新,積極開發與地方經濟建設相關的文獻信息資源,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應有的貢獻。

對于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來說,圖書館在信息資源、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為了充分發揮圖書館在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圖書館要充分挖掘自身資源優勢,加強圖書館信息資源內容的創新,改進服務模式,創建并創新信息資源共享平臺,使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從而為地方知識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宋麗娟.地方高校圖書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途徑思考[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4(01):87-89.

[2]喬林紅.創新圖書館服務職能促進地方經濟發展[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34):104-106.

[3]張俊立.基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圖書館服務模式研究[J].蘭臺世界,2013(02):106-107.

猜你喜歡
促進作用
環境監測對環境工程建設的促進作用研究
論工商管理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互聯網+”對土木工程行業的促進作用分析
工程財務管理中會計審計的促進作用探討
第三方支付平臺對我國金融業的促進作用
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 發揮好保障促進作用
淺談“新國十條”對“三農”保險的促進作用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Cyslt2r的促進作用
慢行交通系統對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促進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