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中供熱并網工程中的問題及解決建議

2016-11-15 18:19崔杰
科技資訊 2016年18期
關鍵詞:集中供熱城市

崔杰

摘 要:熱電聯產并網工程是我國推行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該文通過分析我國城市熱電聯產同區域供熱在并網中存在的問題,對城市集中供熱區域并網改造工程中提出一些合理建議,為熱電聯產并網工程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 熱電聯產 集中供熱

中圖分類號:TU9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c)-0035-02

隨著循環經濟理念的不斷延伸,我國加快推進了熱電聯產和原有區域集中供熱的并網對接工程。在中國能源戰略論壇相關報告表明以熱電聯產、熱交換站以及相配套的尖峰鍋爐房等集中供熱系統在許多城市成為主要供熱力量,占整體供熱的比例達到50%,全國工業生產用熱的70%以上由熱電聯產提供,逐步改變了我國集中供熱行業分布散、規模小、污染高的落后格局。北京、沈陽等地已實現多熱源聯網運行。

我國熱電聯產并網發展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的發展思想。要在適當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這是今后“十三五”集中供熱產業發展的行動綱領。燃煤機組節能減排改造工作已刻不容緩,加快推進實現燃煤總量下降,進一步提高集中供熱能源利用效率,達到循環經濟長效發展的目的。

1 我國城市熱電聯產并網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1)總體規劃缺乏前瞻性。城市熱電聯產并網集中供熱是一項依賴政策主導的產業項目,需按照符合當地實際的規劃實現建設方式的多樣化,解決對城市供熱事業發展的制約。在我國目前已實現城市熱電聯產并網集中供熱的工作中,普遍存在著因投資主體不統一而導致的管理職權分開,城市熱電供熱主體是由熱電廠、供熱管網和小區換熱站三者來組成,但由于目前產權配置的分散,建設階段以大為主,通過大管網布局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因用戶末端過多過遠,而導致用熱量不均衡,系統整體的水力工況始終處于一個高負荷狀態,最終不得不對設備進行二次投入,項目的投入產出不僅沒有達到平衡,進而影響預期的經濟效益。

(2)發展熱電聯產的產業政策不夠落實。國家和地方發布的鼓勵熱電產業并網集中供熱但實踐中政策落實不細致。 首先,政策限制調整熱價。影響熱電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熱價問題,因為我國長期使用固定熱費模式。目前,隨著城市公用事業的改革,水價、電價、燃氣價格均實行階梯價格制度,熱價也應該在供熱體制改革中加以調整和體現。其次,環保效益已成為熱電聯產建設的首要目的,政府在政策上還缺少對能源效率提高和新能源項目同等地位的意識。

(3)熱電并網建設資金嚴重不足。根據對我國北方地區大部分城市的統計數據表明,采取熱電聯產并網區域鍋爐房供熱的方式需要的單項建設資金基本相當于企業的年產值,所以為全部實現城市熱電聯產集中供熱造成了很大的阻力,所以優化建設方案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成為當前熱電聯產并網工程面臨的第一道難題。目前,熱電并網工程資金來源有兩個主要方面:第一,地方財政專項資金,包括:城市基礎設施投資、更新改造資金。第二,用熱受益單位自籌資金,其他諸如引進外資,民營資金參股在個別熱電工程中,這樣資金占比很小。因此大部分城市普遍感到資金困難是阻礙發展熱電聯產的難題。

2 熱電并網集中供熱工程的一些建議

(1)可以在城市建設規劃過程中同步優先配置城市熱電并網集中供熱的調峰工程,對原有占地規模較大的燃煤鍋爐房異地置換成調峰節點工程,減少工業廠區對居民生活區域的占用和影響。雖然增加了部分建設資金,但是這樣減少了原有鍋爐房的改造費用,可以在較短的工期內即可完成,從而加快項目實施。提高城市集中供熱的建設速度,便于取消居民區內小鍋爐房,進行管網布局優化,對節能減排目標的后續提高具有基礎性的作用。這對低溫余熱的回收與利用是至關重要的調峰設備應選用吸收式換熱機組,它能夠通過吸收式換熱環節,實現了一次熱網達到較低的回水溫度,同時能夠回收汽輪機排汽余熱,達到使回水加熱過程實現了逐級升溫。在采用吸收式換熱機組后,一次網供回水溫度由原來的110/70℃變為110/25℃,溫差由原來的40 ℃增加至85 ℃,這個供熱系統的熱能利用率至少提高了一倍。吸收式換熱不僅降低熱力管網回水溫度,同時在初期設計時可節約管網建設投資,并降低循環泵的電力消耗。由于熱網回水溫度有了大幅度降低,品位較高的余熱得到了有效利用。根據不同集中供熱系統運行參數的差異,在對熱負荷進行調峰的同時,可保證吸收式換熱階段必要的熱網供水溫度。這樣通過調節降低回水溫度,擴大供回水溫差,能夠較大地利用低溫廢熱,保證尖峰時期熱網運行的平衡。

(2)按照地區用熱水平確定供熱規模。為了發揮熱電并網供熱的優點,確定地區用熱量直接牽涉到供熱管網方案的設計選取工作,在供熱系統整體規劃時,對計算供熱管管徑的關注度遠優于其他方面,而原有燃煤鍋爐房的區域限制直接導致供熱管網布置的不合理,導致用熱分布不均衡。必須對地區用戶熱負荷做詳細、準確的計算,而在管線布局方案的優化方面,管徑的選取是十分重要的。管徑的優化選擇遠高于水力計算的總體結果。所以,在管徑的設計選擇過程中,應當按照具體情況根據管徑的最大值選取,使得管徑能夠在一般工況下滿足負荷需求。供熱管網設計的時候,即便管徑相同也要按照供熱管網整體理論流量以及壓力降的大小來確定,而流量取值是由整體用熱量來決定,確定管徑之前,應當對不同管段的實際熱負荷加以核算,并對今后的熱負荷增加量有初步的估算。確定合理的管網運行方案,減少原有系統的弊端對熱電聯產并網工作的影響。

(3)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同步到位。在節能減排的政策制定中各地方均制定了專項目標,但資金模式比較單一,難以長久支持大規模熱電聯產并網工程的資金需求。通過公私合作模式,即PPP模式。有利于轉換政府職能,減輕財政負擔。通過政府主體的擔保和監管職能,達到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利用私營部門在項目設計、施工、設施管理過程等方面的革新和資金優勢,提高辦事效率,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目標的實現。首先,我們要在各部委對PPP模式的政策中明確社會資本合作的推進機制、監管模式、評估機制等規定。其次,PPP模式要讓政府與企業的利益共享和風險分擔,不能盲目吸引社會資本注入,高估項目投資回報率,而導致項目建成后,合同義務履行困難,產生信用風險。

3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對居住環境品質也有了新的需求,在集中供熱并網工作中抓住節能環保的時代要求,通過對原有供熱技術的提升改造,把現有的技術優勢和多元化資金相結合,提高供熱行業的生產力水平,達到供給和需求的再平衡。

參考文獻

[1] 楊璐.基于實物期權的PPP項目投資決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2] 溫麗.中國供熱采暖技術發展概況及現狀分析[J].供熱信息,2006(2):50-55.

[3] 宋之平.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新審視熱電聯產[J].中國機電工程學報,1998(4):2-7.

猜你喜歡
集中供熱城市
區域鍋爐房集中供熱系統節能降耗技術分析
城市集中供熱鍋爐運行中的節能環保技術探析
城市綠化面積規劃管理
生態城市規劃管理與建設技術研究
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理論
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徐州廣播電視臺:講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
基于PLC和HMI的換熱站控制系統設計
集中供熱在線監測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關于太陽能集中熱水系統的研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