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2016-11-15 00:01高峰
中國市場 2016年38期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

高峰

[摘 要]科學、合理地設計制定一套評價指標體系是準確、全面評價公共文化服務的基礎和前提。通過整理新加坡、英國和日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執行實踐,總結了發達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方面的經驗,力圖為國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構建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經驗與啟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134

1 引 言

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概念,實踐界和學術界有較多的界定。一種類型是狹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含義界定是圍繞著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的主體、提供的內容和主要目的展開的。另一種則是廣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將政府對文化領域提供的文化管理內容也包含在內,即文化政策服務(包括文化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等)和文化市場監管服務。本研究中的公共文化服務是指狹義上的公共文化服務,簡要講就是公共部門為滿足公共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各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總稱。具體來說公共文化服務是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文化方面的公共性需求,旨在提高公民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養,由政府或其他準公共部門提供或委托提供的,與文化有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2 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經驗

2.1 新加坡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新加坡提倡的是政治管制與經濟自由相結合,在政府治理上受西方政治體制影響深遠,同時在文化價值上又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新加坡在公共文化服務方面常??梢砸姷揭陨虡I化的手法進行建設。

新加坡信息通信藝術部制定的《2004—2008新加坡文化數據摘要》分為五個部分:A.文化和藝術場所和活動,B.文化和藝術活動參與;C.藝術教育和學校藝術課程參與;D.文化和藝術的資金支持;E.文化和藝術領域的經濟貢獻。這里的“資金支持”包括慈善捐助和政府財政撥款兩大塊;“經濟貢獻”包括文化和藝術領域的從業人員數,提供的工作崗位數,以及文化和藝術給經濟活動帶來的附加值。而藝術教育也在數據統計體系中排在了第三的地位,成為公共文化服務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

以文化和藝術活動參與為例,這一指標中有一項具體展示了不同階層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的數據。將參與文化活動的民眾按年齡劃分為15~19歲、20~34歲、25~49歲、50~64歲四個年齡段;按職業劃分為:PMETs、秘書銷售與服務業、制造業交通與清潔工人、學生、家庭主婦和其他六種;按收入劃分為:8000美元以上、4001~8000美元、2001~4000美元、2000美元以下。這樣細致的劃分能從指標數據中反映更多的信息:參與文化活動的民眾的年齡情況如何、薪金水平如何以及教育程度如何等。

2.2 英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具有普適性與唯一性。普適性是指該指標體系在全國范圍內適用,唯一性是指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在整個國家范圍內地方政府績效情況的評價都是唯一的。

以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之間英國的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為例,其間用于考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績效的重要工具是“國家指標體系”。該指標是根據政府綜合開支審查而做出的,數量為198個,是中央政府考核地方政府及地方合作伙伴的績效的唯一指標。其中所包括的文化服務指標有4個:A、參加體育及主動娛樂的成年人;B、使用公共圖書館;C、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D、參與藝術。

以使用公共圖書館這一指標為例,該指標評價的是地方公共圖書館的使用水平,指標的定義為當地區域的成年人中,在最近12個月內至少一次使用公共圖書館服務的人所占的比例。使用公共圖書館的內容具體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參觀固定的公共圖書館或者流動圖書館,使用其提供的圖書館服務。第二,使用電腦訪問在線圖書館資源或者服務。第三,以電話或者電子郵件等方式請求以及收到圖書館的服務。第四,得到館外的主動服務,如家庭投遞或者在圖書館建筑之外的圖書館活動等。公共圖書館之所以備選入到指標中來,在于它充實了個人的生活、提高了社區的凝聚力、提升了教育水平、增強了人們的幸福感。該指標旨在鼓勵人們對公共文化活動的參與和享受。

2.3 日本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

在日本,同樣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評價指標。以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為例,政府構建了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標準。該標準設定的指標包括四個方面:投入指標、產出指標、成效指標和影響指標。投入指標指的是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運行方面所需的資金投入量;產出指標是指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的以下具體統計:包括入館的人數、新到館的人數、社會弱勢群體到館的比例、外國客人到館人數、公民利用率、在館內參觀的時間、志愿者人數、網站累計點擊次數和舉辦展覽的次數等;成效指標則是從美術館文化服務對社會及大眾產生的效果和影響去評價,具體包括以下指標:參觀滿意度、志愿者滿意度、關心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發展的居民比例等;影響指標是指以大眾公認的價值觀為參考標準,對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所實施的計劃在一定時期過后產生的效果及影響進行績效評估。

3 國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啟示

3.1 指標適用范圍明確界定

對于單個指標來說,指標的定義及所統計的口徑是明確界定的。比如:在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中,對于美術館、博物館的定義及統計口徑做出了明確的定義,范圍清晰,保證了指標統計過程中的準確性。再如,同樣是在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中,使用公共圖書館指標中的主體是當地區域的成年人,這里的成年人則具體界定為16歲及以上,避免統計過程中出現誤差。

3.2 評價的簡單與直接

指標的設計、陳述與解釋簡單明了。比如,日本的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產出指標是指一段時間內美術館機構的具體統計:包括入館的人數、新到館的人數、社會弱勢群體到館的比例、外國客人到館人數、公民利用率、在館內參觀的時間、志愿者人數、網站累計點擊次數和舉辦展覽的次數等。這類指標的特點是較少地使用晦澀的專業性強的詞匯,使指標的含義能夠被大多數民眾直觀地理解,提高民眾的參與度。同時,指標多為直接性指標,較少復合指標,因此能夠避免了復雜的計算,能夠直接反映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3.3 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標準化是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的必要基礎,同時也要與個性化相結合。例如,雖然英國公共文化服務指標評價的框架是全國通用的,但是為了兼顧地方的特殊性,也可以在指標的評判標準上做出妥協與分等級。在公共圖書館中,考慮到英國地方發展仍然存在不均衡的情況,就將評分標準劃分為內倫敦、外倫敦、大都會區、單一政府和郡政府五種。體現了因地制宜,使指標的標準化與個性化相結合。

3.4 強調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

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由多方構成,不僅包括政府還包括其他合作伙伴。如,英國的政府提供全部或者部分的資金支持,由獨立的法人團體來實現文化的供給,獨立的行業協會則出具監管規定,政府與社會是良性的互動合作關系。一定的競爭性與合作性保障了服務質量的提高與成本的節約,同時也促使政府不遺余力地促進戰略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

參考文獻:

[1]胡稅根,李倩.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發展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43-52.

[2]喻鋒.績效評價指標設計的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探析——基于中英公共文化服務評價的比較[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15(1):15-18.

[3]吳理財,洪明星,劉建.基本文化權益保障:內涵、經驗與建議[J].桂海論叢,2015(2):15-19.

[4]柯平,朱明,何穎芳.構建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2):24-29.

[5]翁列恩,錢勇晨.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反饋模式研究[J].文化藝術研究,2014(4):20-26.

猜你喜歡
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
PPP:公共文化服務供給的新路向
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理論與實證分析
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法理分析與法律構建
基于UML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評價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搞好公共文化服務,推動藝術普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