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探究

2016-11-15 00:54陳麗華
中國市場 2016年38期
關鍵詞:大自然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陳麗華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休閑時間選擇外出旅游。這對旅游業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這種大環境下生態旅游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生態旅游的實現有利于實現旅游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舒適的旅游環境,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關鍵詞]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大自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8.227

生態旅游以走向保護區、走進大自然為主題,它的產生有利于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們也應當意識到生態旅游發展的廣度和深度在現階段都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文章以生態旅游發展現狀為切入點,系統地闡述了生態旅游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1 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現狀

1.1 旅游資源保護與旅游產業之間存在矛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的不斷發展,各旅游地區日接待人數不斷提高。不僅如此,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交通領域、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頻繁應用,導致廢氣排放量過大,給旅游區的環境帶來了嚴重污染。甚至很多穿過旅游城區的河流也遭到了污染。水體不再呈現湛藍的顏色,而是呈現發黃、發黑的顏色,給那些以河流為棲息地的野生動物帶來了危害。以云南的西雙版納為例。[1]眾所周知,大象是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主要野生動物,然而由于熱帶雨林被砍伐導致大象不斷地向緬甸地區逃跑,甚至部分野生動物也會逃出熱帶雨林,不斷地傷害人畜?,F階段國內外房地產商以及旅游開發商在景區內擠占水面圍湖造田。甚至為了追求眼前的經濟效益,迅速擴建一些城市娛樂設施,這些高耗能、污染大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對于旅游景區那淳樸自然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實質性的損害,不利于旅游景區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

1.2 旅游者游覽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我國一些旅游景區內由于游客人數較多,而且游客素質較低等原因的影響,部分名勝古跡出現了亂刻亂畫的現象,這些不良行為嚴重威脅了名勝古跡本來的風貌,不利于名勝古跡壽命的延長。部分游客在游覽過程中,隨意亂丟垃圾,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風景區的美觀程度。[3]還有少數游客在觀光旅游的過程中狩獵、露營等,進一步加重了旅游區的生態負擔,破壞了旅游區生物多樣性。

1.3 景區承載超負荷現象嚴重

目前我國旅游區和景區管理部門之間也存在著管理人員良莠不齊的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旅游企業以及景區管理效果不佳。作為旅游景區的領導人員在工作中必須要對景區負責,應當盡可能地為景區謀福利。然而另外也需要這些領導人員在為景區謀福利的同時應綜合考慮環境、經濟等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旅游企業和景區管理工作是對旅游景區領導良心上的一種考驗。[4]除此之外,在缺乏完善的健全法律法規制約下,相關旅游企業很容易在利益的驅動下,鋌而走險不顧旅游景區實際承載能力。游客接踵而來,空氣質量嚴重下降。以我國文化寶庫敦煌莫高窟為例,由于日接待游客人數不斷提高,導致空氣中的水分子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這一現象的產生給精美的佛雕帶來了負面影響。

2 導致生態旅游難以可持續發展的原因

2.1 對資源保護力度不夠

生態旅游景區在開發過程中,片面地追求開發速度,在建設景區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對于景區周邊的生態植被重視力度不夠,導致景區基礎設施建成后生態環境遭到了破壞。例如,在景區內修建道路的過程中,沒有重視道路兩旁的珍稀植被,甚至部分旅游開發商在修建道路的時候將一些妨礙道路的植被直接砍伐。除此之外,景區內垃圾桶等回收布局也不合理,導致游客難以將回收過來,嚴重污染了旅游景區的環境,不僅如此,旅游區徹夜燈火通明,使得一些珍稀生物受到光污染影響導致滅絕,給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毀滅性打擊。給旅游景區植物的生長帶來了負面影響。[5]

2.2 旅游產品項目單一

眾所周知,旅游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地創新旅游產品項目,更好地為旅游者服務。然而目前我國生態旅游景區沒有做到依據市場需求不斷豐富旅游景點服務項目,僅僅是將自身的自然風景以及部分人文景觀作為支持旅游活動開展的依據,要實現多元化旅游項目的研發,這種現象難以調動周邊鄉鎮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生態旅游展開。

2.3 景點品牌知名度不夠高

雖然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推出了具有自身獨有特點的旅游景區,但是由于宣傳不到位、旅游交通可進入性偏差等原因的影響,導致旅游景點品牌知名度不高。甚至部分當地居民對旅游區也不甚了解,沒有實現相應的旅游產業鏈,這種現象導致去旅游景區游玩的游客相對較少,不利于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3 實現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

3.1 不斷豐富旅游產品,實現對旅游者游覽的正確引導

針對上文所述旅游產品相對比較單一的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景區人員可以通過充分利用景區內周邊的動植物資源打造特色的旅游項目。[6]例如可以開發能夠讓游客近距離觀賞動植物的科普知識區域,或者是專門開設游客種植采摘園等,進一步提高游客參與旅游的興趣,通過游客自行采摘果實的方式可以使游客感受到旅游景區的特色旅游項目,并有效規范旅游者的不良旅游習慣,實現旅游區的可持續發展。當然我們也應當著重注意與旅游產品的多樣化,將這些旅游產品以宣傳單和小冊子等形式發放給廣大旅游者,讓旅游者充分了解旅游區的相關制度,并為其游覽提供多種途徑,使廣大旅游者切實享受到真正的實惠。

3.2 積極調整旅游產品結構

實現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對旅游產品項目結構進行科學的調整。首先筆者認為相關的旅游管理者應當樹立全新的開發理念,應將景區的經濟效益與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在一起,進一步降低環境壓力,提高經濟效益。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旅游產品項目的開發。

3.3 加大宣傳和推廣力度

旅游景區的管理者應當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在了解自身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宣傳策略,進一步推廣旅游景區的特色。例如旅游景區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設QQ和微信平臺,通過這種形式進一步加大旅游景區的宣傳。除此之外,還可以同其他相關領域,例如餐飲業等,與他們保持聯系,實現生態旅游的一條龍服務。這種做法一方面能夠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夠進一步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實現景區經濟效益的提升。

3.4 要運用現代化手段以及管理方式和理念來推動生態旅游區的管理的方方面面

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管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以及精確度更準。對于那些在旅游景區發生的不文明行為,例如,隨地吐痰和亂闖紅燈等,我們可以通過隨手拍發布到網絡上。而對于那些明顯違法的行為并不建議發布到網上來實行全民執法,而應反饋給公權力機關來處理,這樣才更專業、嚴謹、針對性更強。要著重建設旅游區精神文明,通過發動群眾來做好事做積極的事來實現。除此之外,政府部門還應當搭建平臺,進一步拓展宣傳渠道,了解旅游景區的困難,傾聽旅游景區廣大旅游者的聲音,切實解決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4 結 論

總而言之,生態旅游景區未來的發展要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要堅定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兩者協調的發展方向,要致力將其打造成為一個集農業生態旅游體驗、科普教育、周末觀光度假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實現生態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當然我們也應當意識到生態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廣大旅游者以及景區管理者共同努力才能夠實現。

參考文獻:

[1]宋然然,樊國盛,陳堅.淺談生態旅游規劃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J].四川建筑,2011(1):22-24.

[2]陳海鷹.海南省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7.

[3]李維余.四川森林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7.

[4]呂敏,閆來英.淺談生態旅游規劃與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J].九江學院學報,2005(4):61-63,71.

[5]鄭鷹.淺談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25):102.

[6]趙建宇.淺談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6(2):88-92.

猜你喜歡
大自然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
生態旅游之利弊
生態旅游的不同類型
生態旅游
淺談小學美術特色教學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親近大自然,體驗快樂
我國生態旅游的開發與建設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