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與自救

2016-11-15 01:29李京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8期
關鍵詞:保山傳統媒體

李京

摘 要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媒體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出來,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是這對于傳統媒體來講也是新的機遇。文章從地方臺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地方臺如何在全媒體背景下自信與自救提出了幾點個人見解,以期為地方臺的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 地方臺;全媒體;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8-0139-02

當下,全媒體時代已經到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并存發展。對于傳統媒體來說,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還需面臨許多問題。對于州市臺來說,廣告客戶大量流失,真真正正面臨了生存的威脅。

新媒體來勢兇猛,但電視不能坐以待斃。要應對有道,活出自己的精彩。當下,傳統媒體必須且只能擁有“互聯網+”的思維并加以實踐,才能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1 關于對新媒體的理解

1.1 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并存

新媒體是對媒介形態的一種表述,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目前的傳統媒體是指電視、雜志、報紙、廣播,新媒體是指網絡和手機端。新媒體具有時效性、相對性和變化性。

1.2 新媒體的傳播特點

1)偶發性。新媒體的信息隨時可以進行發布,比如互聯網門戶網站的新聞和手機微信的信息,隨時發布,無固定時段。而對于州市傳統媒體而言,內容是按預先設定好的時段來發布的。

2)無域性?;緵]有地域和空間的限制,只需要一臺電腦,一個手機,有傳輸信號,就可以發布信息。比如微信,到天涯海角都可以發布信息。

3)全員性。面對隨時隨地可以發布的信息,社會上的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做編輯記者,都可以成為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傳統媒體只是其中的一種傳播渠道而已。

4)全媒性。傳播信息不單是文字或者圖片,還附有音頻、視頻等多觸覺通道。

5)互動性。所有用戶都有機會參與到新聞的線索搜集、采訪、刊發等過程中,并且在事后可以發表評論。

6)碎片化。既指受眾的碎片化,也指內容的碎片化和傳播方式的碎片化。我們接收到的信息,只是整個事件的一部分,甚至僅是個人的感受。

7)個性化。發布者不再使用統一格式的文本、固定的用詞模式,而是用自己的語言習慣、表現方式進行傳播,鮮活而有個性。

2 對全媒體情境下地方臺的認識

2.1 地方臺的壓力

地方臺在以往受到了中央臺、省臺的擠壓,現在,新媒體的出現又導致整個傳媒產業鏈的生產方式、傳播方式、分享方式和消費方式發生了改變。播出渠道和內容不再是電視媒體的專屬優勢,目前的情況是開機率下降,觀眾流失,廣告客戶不再依賴你。據了解,我省各州市臺中,今年上半年電視廣告同期下降10%~30%??梢哉f,地方臺在多重擠壓下,生存的空間愈發狹小。

2.2 地方臺的自信

誠然,地方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可是,作為主流媒體,對于未來,依然可以保有信心,自信來源于優勢。

1)公信力優勢。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喉舌,州市電視臺的公信力是商業視頻網站和個人微信平臺無法取代的。比如保山市廣播電視臺的民生新聞欄目《天天關注》,去年以來受到的關注度反而比前幾年高二至三成,為什么?因為對于一些突發事件,這里有最客觀、最可靠的信息發布和解讀。

2)內容優勢。主要體現在電視臺獨有的節目資源優勢。由于其主流地位,在地方傳媒中依然擁有不二的采訪報道優勢,尤其是對于本土題材的內容,更是如此。比如,對于遠征軍滇西抗戰這個題材,一般的網站或者個人,是不可能組織一支團隊,花費幾百萬元,歷時7、8年的時間,到保山本土、國內外尋訪近200多位老兵的。

3)專業優勢。電視機可死,而視頻永生。不論是傳統的電視,還是新媒體,都需要大量的視頻。而什么人才能拍出最好的視頻?全國大多數地方臺的新聞隊伍,經過20~30年左右的不斷實踐、培訓,不論是策劃、寫稿、攝像,都有一支優秀的專業隊伍,這也是地方臺最大優勢之一。對于舉辦大型戶外活動,地方臺也大多比其他媒體能夠勝任。

4)理念優勢。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地方臺以前沿的理念引領地方媒體之變化,不斷改革,不斷適應時代的發展,比如其創新理念、服務理念等等,一以貫之。以保山臺為例,《天天關注》這檔民生新聞節目,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觀眾的投訴電話必須有回音,90%的熱線電話能夠得到答復。所以,在目前新媒體崛起的情景下,電視服務理念的根植是媒體轉型的最重要的人文基礎。我們會根據時代之變化,不斷滿足群眾的需求。

3 全媒體時代地方臺的自救

3.1 要具有互聯網思維

電視媒體的發展需要樹立互聯網思維,在內容、營銷、傳播和終端方面進行互聯網化的轉變,以謀求長遠發展?;ヂ摼W思維具體是指:

1)內容為王:聚焦用戶需求,挖掘本土題材,使得產品和服務能夠更加符合用戶的習慣和體驗,擴大電視媒體的受眾覆蓋面。

2)中央廚房:地方電視媒體近年來也建立了微信賬號、App、網站等媒介渠道來廣泛接觸用戶群,實行全媒體的渠道戰略。但是各種渠道沒有合理整合,所以必須要形成一個以云計算模式為核心的 “中央廚房”,才能把各種渠道統籌起來。

3)多屏轉化:多屏轉化在于實現電視媒體從固定屏走向移動屏,從大屏走向小屏。為用戶提供更多終端服務渠道,才能將更多的用戶群體拉回到電視機旁,重拾電視媒體的優勢。

3.2 采取的具體措施

1)資源整合是保障。保山市廣播電視臺將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站的新聞力量全部整合,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改變原來各自為政、生產方式落后、生產率低、資源浪費的情況。整合前新聞報道力量不能形成合力,常常出現重復拍攝、重復報道,重復投入資金的情況,這些都是重復競爭影響了節目生產的發展。經過全方位整合后,實現了新聞資源的共享,提高了新聞節目的生產效率和制作質量。

2)技術轉型是支撐。保山市廣播電視臺的手機客戶端“無線保山”(暫名)作為保山新媒體業務中前沿、最具活力的產品,將覆蓋了保山城市的各類資訊、視聽、生活、服務領域的后臺服務模塊與全面支持iOS與Android系統的各類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實現采、編、播的資源共享,完全依賴于新聞共享系統技術系統的有力支撐。

3)機構設立是基礎。成立全媒體新聞中心,成立了記者部、編輯部、通聯部、媒資部和經營部等機構,保證新媒體中心順利運作。這是新媒體發展的基礎條件。

4)隊伍建設是關鍵。新媒體的記者都必須是“全能型”的記者,照相、文稿、攝像、出鏡一肩挑。全媒體時代不光給記者提出了很高的綜合素質,也對編輯和管理者提出了新要求。這就要求整支隊伍通過培訓、自學等,跟上時代步伐。

5)營銷改變生命線。再守著傳統的電視廣告產業,所分得蛋糕會越來越小。除了頻率、頻道上廣告以外,還將在“無線保山”手機客戶端上銷售土特產、經營旅行社、餐飲等等,產業鏈進一步互聯網化,市場得到拓展,生存空間擴大。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地方臺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坐以待斃,只有從思想上和行動上皆迎難而上,主動應戰,才能融入進去,融的成功,才能活下來,活出精彩。

參考文獻

[1]蔡蔚.地方臺在全媒體環境下的發展[J].電子世界,2014(12):250.

[2]葉先鋒.全媒體時代縣級地方電視臺生存與發展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13):114,155.

猜你喜歡
保山傳統媒體
走過萬水千山 最愛一座保山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傳統媒體在新形勢下如何實現突圍
五問傳統媒體:你以為熬過寒冬就是春天嗎?
PTN技術在保山廣電網絡的具體應用
傳統媒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