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維權欄目編輯的角度把握

2016-11-15 01:47張慶
新媒體研究 2016年18期

張慶

摘 要 廣播作為傳統媒體的主要代表,即便在新媒體為主流的媒體環境下,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文章從時代訴求、節目編輯角度出發,以成都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為例,具體探討了廣播維權欄目編輯角度把握要點。

關鍵詞 廣播維權欄目;節目編輯;角度把握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18-0180-02

廣播維權節目,是以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為主要目的進行資訊傳播,通過分析具體案例幫助聽眾了解維權手段,使聽眾在權益發生侵害時,能使用相應的正當的維權手段進行自我保護。維權欄目一般都是電臺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合辦,以服務的性質進行宣傳,體裁接近大眾,深受聽眾喜愛。從節目熱線編輯者的角度看,廣播維權欄目的制作,對體裁的選擇、受眾的心理都要準確把控。

1 廣播依然是群眾維權的重要渠道

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維權需求不斷提高,維權行為也逐漸變得活躍,而在維權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群眾權益受侵害的情況,進而引發糾紛。群眾往往會求助法律保護,或者通過媒體訴求來達到維權的目的。而廣播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及主流媒體,自然也就成為了群眾維權最便捷的渠道,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傳播中,廣播維權欄目具有以下幾點優勢。

1.1 伴隨性優勢

廣播主要是調動人的聽覺感官來進行信息傳播,將人的視覺解放出來,不管坐車、走路、做家務等等,聲音都能伴隨。廣播的伴隨性優勢,是傳統媒體所獨有的,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1.2 制作方便

與電視、網絡等媒體相比,廣播具有更快的制作手段。公信力高,成本較低,這對公益服務性質的維權欄目來說,廣播無疑是最完美的選擇。一個熱線電話就能找到職能部門,給群眾牽線搭橋解決他們的實際難題。

1.3 通俗易懂

廣播節目以語言為主要傳播手段,使廣播語言具有大眾性,聽眾不受文化教育的影響,與網絡、報紙等文字形式較多的媒體相比,更加通俗易懂。

1.4 與受眾互動性強

廣播節目以聲音為主要載體,能實現聽眾與主持人的有效互動。主持人通過接聽熱線電話,及時了解聽眾反映的問題,這過程只是通過聲音來完成,規避了聽眾文化帶來的互動障礙,與網絡、電視的互動性相比,具有更大的優勢。

1.5 覆蓋面廣

廣播不像網絡、電視,在沒有信號時就不能進行傳播,廣播能做到無差別覆蓋,使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高海拔以及海島等地都能做到信息的有效傳播,因此,廣播是獲取資訊的有效載體。

2 廣播維權節目編輯的角度

2.1 選題定位清晰,視角獨特

2.1.1 事例的客觀公正

維權欄目制作時,首先做好節目的定位,以真實性為選題的基礎要素,保證題材事件的真實、過程的真實、結果的真實。并且維權欄目要保證在節目播出后對聽眾有啟迪、增長知識與經驗的作用,使聽眾能通過收聽節目獲得處理維權的相關渠道和經驗。因此,在選擇題材時要對相關事件進行深入調查,了解事件發生原因,公平公正的進行事例講解。主持人要以謹慎、清楚、正面的表現手段來展現事例,切忌片面渲染,強加主觀言論。只有通過正面且積極的宣傳,才能使媒體的影響力進一步

擴大。

2.1.2 結合相關政策進行報道

節目在制作中,結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進行政策和維權服務的宣傳。近幾年,黨和國家提倡政務公開、透明、群眾利益無小事。一系列社會建設理念的提出,體現了以人民利益為主要利益的執政理念。因此,媒體在開展維權報道時要結合社會的大環境,以國家相關部門制定的法律法規為指導。廣播媒體在開設維權欄目時,要充分做到相關政策的解讀與宣傳,正確規劃節目的傳播方向和傳播思想,體現節目的公正性和權威性。以《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為例,作為一個覆蓋兩千多萬人的維權節目,在制作時要照顧到各領域人群。在同一時檔的節目播出中,要有相應的區分,不能將不同的事件混淆,并且要多做一些事例的系列報道和特別報道,強調事件的后期處理結果,形成強大的正面宣傳力量。

2.1.3 視角獨特,事例選擇具有典型性特點

獨家新聞是提高媒體影響力的重要手段,《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以獨家報道作為節目的立身之本,平均每周有20個政府職能部門帶隊領導上線,及時發布權威資訊。從開播到現在,該欄目一直以權威信息獨家首發作為欄目的主體,高質量、典型性、時效性的新聞資訊使《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逐漸形成權威性高、代表性強的廣播訪談和維權節目。獲得全國、省、市各類各級獎項近20次。

廣播維權欄目時效性的加快,有利于維權行為及時高效地得到解決,減少對群眾權益的侵害,能有效避免類似侵權行為的再次發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并且,在進行事例的收集與分析時,要選取那些具有典型代表的事件進行深入剖析和講解,通過事件中涉及的維權手段向聽眾傳遞相關的維權知識,使聽眾能舉一反三、由此制彼,當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能運用相應的知識與經驗正確處理維權行為。

2.2 節目內容以小見大

廣播維權欄目事件受理,要盡量選取一些平民化的事例,抓住事件的關鍵,重點講解維權分析和維權手段。因為廣播節目聽眾多數是平民百姓,簡單卻不失精辟的解說能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冻啥济鎸γ妗ふL行風熱線》的節目特點是以小見大,通過對小事例、典型事例的分析講解,深入剖析小事件背后蘊含的深刻道理。2016年4月1日有聽眾打進熱線反映成都市動物園門口外的道路有一個大坑,已經有群眾多次在這里摔倒受傷,多次投訴到相關部門可都相互推諉得不到解決。節目播出后,節目熱線編輯積極聯系相關主管部門,以媒體身份介入,相關部門才重視此事。18日“大坑傷人”的問題得以解決。再如《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對“成都某男科醫院天價醫藥費”的報道為例。聽眾曾先生反映在成都某男科醫院看前列腺疾病,最初承諾只要幾千元治療費,結果一個月花了4萬多。病人和院方理論,可院方態度強烈不愿退錢。于是,聽眾打進節目熱線投訴。節目組先派記者對曾先生了解詳細過程,然后聯系成都市衛計委介入,再通過廣播進行事例的分析,結合維權專家、律師的評論,希望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最終結果,院方退還給曾先生多收的不合理費用,院方受到行政處罰,聽眾表示滿意。這個事件其實是很典型“群眾無小事”的事例,節目組貼近普通大眾,為人民服務,才獲得了群眾的信賴和好評。

3 結束語

廣播維權欄目作為公眾維權的重要渠道,結合其強大的信息傳播優勢,對消費者權益進行保護,使百姓投訴問題能及時得到解決,提高了廣播媒體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了廣播接受群體和廣播收聽率,為監督服務類節目的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媒體環境。

參考文獻

[1]石溦.消費維權類節目選題方法之我見[J].中國廣播,2013(6):73-75.

[2]石溦.消費維權類廣播節目如何贏得受眾——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天天315》節目為例[J].中國廣播,2014(1):76-78.

[3]石溦.淺論廣播消費維權類節目與新媒體之融合[J].中國廣播,2014(7):70-7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