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OC時代公共圖書館服務探索研究

2016-11-15 02:00趙琨
新世紀圖書館 2016年9期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趙琨

摘 要 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MOOC)是一種高效的教育創新模式,于2012年產生并快速推廣,給公共圖書館帶來了新的挑戰與發展機遇。在MOOC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在營運模式、版權指導、專業服務、分類培訓、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服務創新,以期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 MOOC 公共圖書館 圖書館服務創新

分類號 G258.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9.003

Abstract Large-scal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 is an effectiv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l, which is produced in 2012 and promoted rapidly. It raises new challenge and developing chance for public librarie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public libraries to carry out service innovations in terms of business model, copyright guidance, professional services, classified training,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of library under MOOC circumstanc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ocial value of public libraries.

Keywords MOOC. Public libraries. Library service innovation.

1 MOOC國內外發展現狀

大數據時代,知識爆炸式增長,公眾渴望知識,但學習成本卻日益提高,為幫助公眾實現免費或低成本學習高品質課程的夢想,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大規模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MOOC)于2012 年在美國應運而生。所謂MOOC,是指進行大規模學生交互參與的和基于網絡開放式資源獲取的在線課程,除了提供視頻資源、文本材料和在線答題外,還為學生提供各種交互性社區、建立交互參與機制[1]。MOOC具有開放性和擴展性,突破了空間限制,迅速風靡全球,開創了新的教育模式。MOOC課程定期開課,視頻多為十幾分鐘,學生可在短時間內高效學習,提交作業并通過期末測驗后可獲得網絡在線認證證書,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

世界著名MOOC網站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學教授創辦的Coursera、Udacity及哈佛大學和MIT共同創辦的edX“三駕馬車”,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到MOOC行列,成為MOOC行動的主導者。2013年2月,新加坡國立大學與美國Coursera公司合作,加入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成為與Coursera 達成合作協議的第一所新加坡大學[2]。

2013 年是中國MOOC元年,北大慕課和清華“學堂在線”點燃了中國MOOC之火,隨后迅速推廣開來,上海交通大學打造“南洋學堂”,北大、清華、復旦等十幾所名校組建在線課程共享聯盟,“愛課程”與“網易云課堂”合力打造“中國大學MOOC”,同時Coursera與北大和臺灣大學及果殼網等合作,將課程翻譯成中文,其中果殼網MOOC學院成為國內最大“慕課”。此外,網易公開課為Coursera提供視頻托管服務,極大提高了國內觀看Coursera視頻的效果,很多外國學生選修中國課程,我國MOOC順利實現了國際接軌。

現實中,MOOC平臺與國內公共圖書館共享聯盟相互隔離,實現彼此間資源互通極為重要,能夠拓展受眾范圍,擴大社會效益。雖然公共圖書館不是MOOC 主力軍,但MOOC給其帶來了接軌國際的發展契機,值得業界關注。目前,國內公共圖書館界尚未涉足MOOC領域,明顯滯后于高校圖書館,相關的MOOC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亟待跟進。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資源豐富、用戶廣泛、服務專業、技術先進的優勢,順應潮流,給MOOC提供版權指導、資源支撐、服務咨詢、技術培訓等系統服務,彰顯自身價值。2014年2月,大英圖書館作為國家圖書館率先提供免費的大眾在線開放課程服務(MOOC),FutureLearn公司為其提供技術支持[3]。

2 MOOC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服務對象范圍過窄

受傳統教育理念、職能定位等方面的影響,國內尚未建立起MOOC學歷教育和大眾教育之間的合作共同體。MOOC學習者以學生為多,其中注冊的學生中超過20%是高中生。另外,在職人士比例很大,接近四成,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從事IT和通信等相關職業[4]。目前,MOOC平臺中的課程大多為本科課程,主要為高校在校生提供校內網絡選學及跨校選修服務,卻忽略了其他公眾的需求,極大限制了受眾群體、發展空間和社會效益,未能履行好促進教育公平的社會責任。

2.2 發展模式存在局限

國內MOOC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模式尚未引起業界足夠重視,相關的研究和實踐明顯有些滯后。MOOC帶有強烈的互聯網經濟色彩,有商業資本的介入,MOOC的發展不能僅靠高校和政府來“買單”,要依托商業運營模式,才可實現長足發展。另外,MOOC合作共享的發展模式尚不成熟,大學校際間、大學與圖書館、大學與企業間的MOOC合作共享機制尚未完全建立。目前,國內僅有少量機構實現了合作聯盟,公共圖書館尚未真正開始MOOC的研究和實踐,明顯落后于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2.3 資料共享存在版權風險

MOOC引發了較為繁雜的版權問題,在Coursera 平臺中,清理課程資料并獲得授權的工作主要由學校的圖書館或其他單位負責,據統計,平均一門課需要380個小時來做版權清理工作[5]。在MOOC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下載外文原版教材、課件、復習資料、延伸閱讀資料、學科資源等大量參考資料,如圖1所示(此圖根據網站數據生成)。但由于共享及版權問題,50%的學生獲取MOOC學習資料時遇到版權限制,如允許閱讀的頁數有限制或要求購買等;50.85%的遇到網絡限制無法下載;51.69%的找不到外文原版教材、教輔書;54.24%的找不到中文參考資料[6]。另外有些教師也不熟悉版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在內容分享平臺上難以合理安排學習資源,易引發版權糾紛的風險。

調查發現,學員主要從MOOC平臺或MOOC教師、搜索引擎或內容分享平臺、網絡互助小組等途徑獲得學習資料,利用圖書館的非常少,如表1所示(表格根據網站統計數據制作)。

公共圖書館作為資源集散地,應建設開放資源平臺,為教師和學員提供便捷豐富的音視頻、文字、課件等學習資源。

2.4 公共圖書館專業服務欠缺

調查表明,88.13%的學生認為學習MOOC時需要圖書館支持,其中42.37%非常需要[6]。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圖書館提供學科資源導航、文獻傳遞、網絡技術支持、參考咨詢、信息檢索等專業服務的比例分別為88.13%、85.59%、83.06%、77.12%、69.49%,比例非常高;79.66%的學生還需要圖書館提供電子閱覽室等學習場所,如表2所示(表格根據網站數據制作),但公共圖書館大多沒有涉足MOOC學習領域,這方面的服務顯得比較缺乏。

MOOC主要靠微視頻來傳播信息,教師需要錄制并編輯大量視頻,這將耗費很多人力物力,亟需公共圖書館提供技術支持。

2.5 學習考核、評估體制有待完善

2.5.1 學習認證機制不完善

現實中,MOOC結業證書及課程難以得到有效認證,其含金量廣受質疑,難以得到高校教務部門、單位人事部門和招聘單位的認可,很難納入期末考試、年終考核、職稱評審和招聘用人的指標體系,難以與學員切身利益掛鉤,學員學習的內生動力普遍不足,表現為MOOC完成率偏低,完成課程的學員拿到證書的偏少。2013年10月果殼網對MOOC學習者的調查表明,6%用戶學完了所選課程,12%的學員學完了大部分所選課程;完成課程的學員中,45%拿到了所有課的證書,11%拿到了大部分課的證書[7]。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生院對Coursera上16門課程的完成率統計表明,只有4%的人真正完成了課程學習[8]。深圳大學副校長李清泉教授認為,能夠授予學分是MOOC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學習成果認證是MOOC面向社會開放的前提和基礎,但目前面向社會公眾的學習認證還沒開始,制約了大眾教育的發展。

2.5.2 學習評估反饋機制薄弱

目前,MOOC的評價研究比較滯后,尚未形成系統、完整、成熟的評估指標體系。一方面,缺少對學員考核評估。學員考核評分手段單一,難以依靠大數據科學測量、評定學習效果,往往缺乏對學員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考核,忽視了學習后對學員的跟蹤反饋等后續工作,另外還難以有效監督學員學習活動,學員的誠信難以保證。另一方面,缺乏對MOOC課程的評估。關于MOOC中教師授課、教學設計、學習資料、互動社區、作業質量等要素的評估指標體系亟需建立,運用大數據信息進行課程測量的實踐亟待加強。

3 公共圖書館MOOC服務創新分析

MOOC倡導信息共享和教育公平,這與公共圖書館宗旨一致。我國公共圖書館應充分認識MOOC的重要性,將其納入發展戰略中,在人力、財力、物力、服務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同時輔以真人圖書館教育形式。美國洛杉磯公共圖書館已將MOOC服務納入最基礎服務計劃,將努力打造成家庭作業、讀寫能力、在線輔導和MOOC 學習的支撐中心[9];斯坦福大學在發起和引領MOOC教育方面處在領跑者的地位,離不開學校圖書館在版權、媒體、學習管理和培訓方面的鼎力支持[10]。我國公共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傳播和社會教育的重要部門,應找準在MOOC運動中的角色定位,組建MOOC建設團隊,依托網絡信息中心和培訓中心,積極開展MOOC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努力實現MOOC服務創新。

3.1 拓展MOOC運作推廣模式

公共圖書館應協助高校開展MOOC運動,吸引社會各方參與,扶持一批MOOC專業公司,拓展服務對象范圍,同時進行課程和學分認證,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市場化模式。

一方面,努力擴大服務對象范圍,促進社會教育公平。公共圖書館應積極與高校、高校圖書館或企業合作,建立MOOC高校教育和大眾教育的聯合體,不斷增加面向社會公開的MOOC課程,逐漸滿足公眾學習需求,促進構建學習型社會。如好大學在線與百度進行技術合作,體現了大學與企業間的合作;學堂在線引入了其他高校的課程,體現了高校間的合作;美國馬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和edX合作共建了BostonX,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在線大學課程[11],這些都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較好范例。

另一方面,積極探索MOOC商業化運作模式,逐步提高市場化程度。國外MOOC平臺開展了多種商業推廣方式,包括咨詢輔導、作業批改、認證考試、提供資源、企業培訓等增值服務收費以及公司贊助和加盟收費,如香港科技大學加盟edX,開設一門課程需要向edX交付約20多萬美金,開課后收益按比例分成,這為公共圖書館提供了有益參考。

3.2 扮演版權咨詢顧問

MOOC易引發版權糾紛,公共圖書館應做好版權咨詢顧問。館員尤其是版權組館員應發揮版權專業優勢,積極宣傳版權法規知識,針對MOOC課程資源列表提出版權使用指導意見,指導教師遵守版權法律并合理利用資源,同時通過公有領域、知識共享等途徑收集、整理免費資源,替代受版權保護的資源,按照學科、類型建立起免費資源庫及導航系統,實現資源無障礙共享。另外,圖書館還要加強與出版方或版權人的溝通協調,爭取資源許可或購買資源使用權,同時借助網絡技術實時監控資源應用情況,避免盈利行為。在MOOC環境中,課程講座使用的資源、學生的課外閱讀內容以及課程材料的歸屬是版權問題涉及的主要方面,課程材料歸屬通常通過協商來確定,因此圖書館在版權使用方面的服務主要針對前兩者進行[12]。

3.3 提供MOOC專業化服務

公共圖書館提供MOOC服務的前提是組建專業項目團隊。如國家圖書館可要求研究院成立“慕課研究中心”,負責組織實施MOOC服務,將網絡中心、培訓中心納為成員單位。在提供專業服務之前,公共圖書館應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他們熟練掌握MOOC操作要領和資源管理技術。如國家圖書館可邀請北京大學專家為館員進行MOOC教學設計、視頻課件制作、平臺建設等理論和技術方面培訓,提高課程建設和應用能力。2014年9月,北京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為暨南大學MOOC課程建設的項目組成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培訓,分別介紹了MOOC理念及發展、MOOC課程的構成結構、設計與建設步驟等,并在北大Coursera平臺上開設了練習課程,詳細演示和講解了MOOC課程介紹頁、導航欄、習題與測試、論壇、微視頻及宣傳片等的設計與建設步驟,取得了實效[13]。

Udacity創始人Sebastian Thrun認為,“通過增加MOOC的外圍服務”來提高學習效果和課程完成率,如提供內部的課程輔導服務,而且“通過新的模式, 課程完成率達到了60%”[14]。調查表明,關于公共圖書館如何提供MOOC專業化服務,認為應嵌入MOOC課程平臺,通過果殼網等網絡互助平臺,通過本地圖書館的分別占75.42%,63.56%,45.76%[6]。在MOOC中,公共圖書館員應做好課程輔導員,幫助教師調查需求、設計課程、收集資料、錄制視頻、嵌入MOOC 平臺,并引導教師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同時教師館員借助大數據技術挖掘、分析學員學習數據,借助課程論壇為學員提供方法指導、嵌入式咨詢、資源檢索、信息導航、文獻傳遞、資源利用等因材施教的專業服務,幫助學員提高獲取、整合、利用、評價信息的能力。在學習中,一方面系統根據數據挖掘的結果對學員特征進行分類,并通過預測模型自動提出相應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順序的調整方案(如降低難度,提供補充課程內容等);另一方面,教師和館員基于數據挖掘結果和學習分析,對學習困難的學員進行輔導,形成了適應性學習系統。其中的學習數據包括量化數據及質性數據,量化數據包括學員作業、測驗成績、學習時間次數等,質性數據包括學員討論區帖子、作業內容、小組報告、實踐活動等[4]。

公共圖書館有高水平館員和先進設備,可為學員學習MOOC提供優越環境和技術支持,甚至開發MOOC中文平臺。如清華大學于2013年6月啟動MOOC中文平臺研發工作,在多視頻源、關鍵詞檢索、可視化公式編輯、作業自動評分、用戶行為分析等方面進行了升級改造[15]。由于MOOC課程多為十幾分鐘視頻片段,信息中心館員能夠熟練外錄或內錄講課視頻,運用Premier、繪聲繪影或威力導演等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加工,轉化為適宜網絡播放的流媒體文件。另外,公共圖書館要盡快建立教育資源平臺,實現數字資源模塊化、分層分類化,為MOOC提供數據支撐。美國布朗大學圖書館擁有專門的資源數字化服務工作組,能夠幫助教師對MOOC授課過程中所需的材料進行加工、掃描、數字化處理等工作[16]。

3.4 開展分層次、分類別MOOC培訓

公共圖書館要大力推進分層次、分類別MOOC建設,著力推進MOOC從單一高等學歷教育向多樣化的公眾教育、館員培訓、職業培訓等領域延伸,輔以真人圖書館形式,服務社會各個階層。

3.4.1 開辟讀者MOOC培訓平臺

公共圖書館將優秀MOOC納入讀者培訓計劃可極大拓展培訓覆蓋面,提高社會關注度,同時讀者在課前看視頻,課上互動討論、交流思想的學習模式效果優于傳統培訓。因此,公共圖書館可將資源檢索技巧、信息管理工具、參考咨詢、學科服務及常見咨詢問題制作成MOOC,方便讀者在線學習,提高其信息素養和資源管理能力。

另外,公共圖書館還要鼓勵讀者通過郵箱、論壇、短信、電話、微信、留言薄等渠道提出MOOC申請,然后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讀者需求和學習特點,從普適性、技能型、產業發展和熱門課程等方面分層、分類定制MOOC課程資源,或引進高校課程或網易公開課平臺的課程,實現按需培訓。如:里奇菲爾德圖書館將coursera平臺中的一門MOOC課程納入成人暑期閱讀計劃,將閱讀推廣延伸到課程學習[17];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為了減輕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帶來的壓力,同時強化圖書館的教學指導作用,創建了一批在線教程[18]。MOOC 給公共圖書館帶來發展機遇,若能夠提供優秀在線課程,則會提高其社會影響力,東莞市圖書館和廣東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的網上學習中心是比較典型的案例。

3.4.2 搭建全民MOOC學習平臺

公共圖書館聯合國內外高校、高校圖書館、MOOC機構等,建立中國MOOC聯盟。參照國外高校委托企業運作的edX和FutureLearn的做法,以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專業機構搭建MOOC公共平臺,采取投放廣告、提供有償增值服務等商業化運作模式,積極鼓勵專家學者、圖書館員、科研機構、行業精英、企業家等在MOOC共享平臺上投放特色課程,提供學習咨詢輔導,同時應給予適當補貼,共建共享優質資源,推進終身學習“航母”建設。MOOC公共平臺作為社區教育的突破口,可根據居民需求,將其關心的社保醫療、教育就業和產業發展等內容轉化為MOOC課程,通過社區網絡免費推送進千家萬戶,鼓勵居民通過社區電子閱覽室或家庭電腦上網選學并互動研討,實現終身學習,凸顯MOOC的社會價值。

3.4.3 開創館員培訓及企業培訓模式

公共圖書館努力實現館員培訓課程MOOC化。由公共圖書館培訓中心牽頭,聯合研究院、信息中心、業務部門,組織精干力量,重點圍繞圖情專業前沿(RDA、關聯數據、資源發現系統等)以及參考咨詢、采訪編目、古籍修復、讀者服務、資源建設、職稱考試等方面,設計制作特色MOOC課程,或者批量引進或購買圖情專業MOOC課程資源,與國際平臺實現融通,從而突破地域限制,使無緣參加現場培訓的廣大基層館員分享到圖情MOOC,提高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同時將MOOC學習納入館員繼續教育計劃,承認學時和學分,等同于線下培訓,實現培訓方式的多樣性。如中國科技大學羅昭峰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設的《文獻管理與信息分析》課程,專門為提升館員素養服務。

另外,積極探索企業MOOC培訓模式。企業培訓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經濟價值,MOOC公共平臺可嘗試與企業培訓機構合作,共同參與在職人員培訓,逐漸發展成為職業教育平臺,擴展適用的領域。 3.4.4 構建學歷教育MOOC模式

為服務學歷教育,公共圖書館可將與高校合辦的學歷班骨干課程制作成MOOC或從高校引入相關MOOC資源,輔助課堂教學。如國家圖書館與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舉辦的信息管理專業在職研究生班中,可以引入《信息管理學》《信息組織》《圖書館學基礎》等MOOC資源,拓展MOOC應用領域。

3.5 完善MOOC激勵評估機制

3.5.1 完善學習激勵機制

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推動面向社會公眾的MOOC課程及證書統一認證和學分累計制度建設,有效提高課程結業率,嚴把“學習、作業、考試、評價”關鍵環節,確保在線學習質量,積極爭取人事部門和招聘單位的認同,逐步將MOOC納入繼續教育、年終考核、職稱評審和人才流動的參照依據。調查表明,72.6%的館員認為有必要建立學習通報制度,因此,要借助宣傳欄、內刊、官網、微博、微信等媒介及時公示MOOC學習信息,通過設置優秀學員獎等方式,逐步完善學習激勵機制,增強學員學習動力。另一方面,要多措并舉調動館員參與MOOC項目建設的積極性。首先,要提供MOOC建設專項資金,為參與MOOC項目的館員提供必要的獎勵,要折算為工作量,并與個人績效、薪酬相掛鉤。其次,可探索MOOC項目通過網站、微信等平臺面向社會招標機制,鼓勵館員通過競爭參與項目建設。

3.5.2 完善評估反饋機制

公共圖書館應努力構建MOOC科學評價體系,同時輔以真人圖書館形式。一方面,完善學員評價體系。依靠大數據手段對學員學習行為和誠信情況實時追蹤,對學員學習記錄、課堂作業、互動討論、期末考試等數據信息做出分析評價,同時輔以真人圖書館服務形式,讓教師隨時參與到MOOC 教育環節中,及時了解用戶的學習效果。其中大數據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機器學習、數據挖掘、預測模型、數據可視化、分組比較、優化等。另一方面,構建課程評估體系。邀請專家設計關于教師講課、課程設計、教學方式、學習資料、互動活動等要素的評價指標及權重,統計分析學員對教師和課程的評價情況,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MOOC 教學中產生的數據情況,或者通過在線互動、問卷調查等方式掌握課程評價反饋情況,為改進課程提供可靠依據。

3.6 加強MOOC宣傳推廣

公共圖書館應通過多渠道加強MOOC的宣傳推廣,提高公眾知曉率??赏ㄟ^圖書館網站、館內海報、微信、微博、電視圖書館、地鐵圖書館、移動圖書館等渠道大力宣傳圖書館MOOC,通過分析讀者基本信息和行為數據,按照讀者特點進行分類,通過微信平臺精準推送MOOC資源,提供個性化專業服務。如北京大學通過MOOC官方微博發布北大MOOCs的相關動態(http://weibo.com/PKUMOOC/)。

4 結語

MOOC是新興的網絡教育模式,它給公共圖書館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對其制作課程、資源管理、參考咨詢、教學支持等專業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圖書館員應當重新定位角色,主動參與MOOC建設浪潮,積極推動公共圖書館MOOC服務創新,努力實現與國際接軌,盡力發揮服務教育職能,延伸服務領域,提升公共圖書館存在的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 1 ]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EB/OL].(2015-12)[2016-02-18].http://en.wikipedia.org/wiki/Massive_open_online_course.

[ 2 ] 開放式網絡課程平臺壯大新加坡國立大學加入[EB/OL].(2013-08-01)[2016-02-18].http://www.yn.xin-huanet.com/asean/2013-08/01/c_132592925.htm.

[ 3 ] 顧立平.大英圖書館提供MOOC服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2):26.

[ 4 ] 李曼麗,張羽.解碼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育學考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2):164-166,177-181.

[ 5 ] PROFFITT M. MOOCs and libraries,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landscape,and how libraries can serve the“inside out”classroom[EB/OL].[2016-02-18].http://www.oclc.org/content/dam/research/presentations/proffitt/MOOCs2013.pptx.

[ 6 ] 問卷星(何宇杰).MOOC學員圖書館需求調查問卷.[EB/OL].(2014-01)[2016-02-18].http://www.sojump.com/jq/3046606.aspx.

[ 7 ] 果殼網.2014年MOOC學習者調查報告[EB/OL].(2014-08-13)[2016-02-18].http://bbs.aieln.com/article-7286-1.html.

[ 8 ] Carey多知網.MOOC的完成率到底有多低?[EB/OL].(2013-12-10)[2016-02-18].http://www.duozhi.com/industry/20131210/742.shtml.

[ 9 ] SCHWARTZ M. Massive open opportunity: supporting MOOCs in public and academic libraries[EB/OL]. (2014-04-03)[2016-02-18].http://lj.libraryjournal.com/ 2013/05/library-services/massive-open-opportunity-supporting-moocs.

[10] CALTER M. MOOCs and the library: engaging with evolving pedagogy[EB/OL].(2013-05-31)[2016-02-18].http://library.ifla.org/160/1/098-calter-en.pdf.

[11] The free library. City of Boston and edX partner to establish BostonX to improve educational access for residents[EB/OL].(2013-01-29)[2016-02-18]. http://www.thefreelibrary.com/City+of+Boston+and+edX+Partner+to+Establish+BostonX+to+Improve...-a0316801386.

[12] HIRTLE P. MOOCs,copyright,and the library[EB/OL].(2013-06-19)[2016-02-18].http://blogs.cornell.edu/dsps/2013/06/19/MOOCs-copyright-and-the-library/.

[13] 北大慕客.北京大學支持暨南大學MOOC課程建設[EB/OL].(2015-02-08)[2016-02-18].http://MOOC.pku.edu.cn/news/09.html.

[14] 任悠.Udacity創始人塞巴斯蒂安·史朗:Udacity不是MOOC[EB/OL].(2014-05-13)[2016-02-18].http://www.duozhi.com/company/20140513/1387.shtml.

[15] 網易科技報道.清華大學發布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學堂在線[EB/OL].(2013-10-10)[2016-02-18].http://tech.163.com/13/1010/17/9AREFDPN00094O5B.html.

[16] PROFFITT. MOOCs and librari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librarians[EB/OL].(2013-03-16)[2016-02-18].http://hangingtogether.org/?p=2781.

[17] PAWLOWSKI D. MOOCing at the public library[EB/OL].(2013-12-10)[2016-02-18].http://lj.libraryjournal.com/2013/12/public-services/MOOCing-at-the-public-library.

[18] KERN V. Actions speaking louder than words: building a successful tutorials program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libraries[J].Fontes Artis Musicae.2013,63(3):155-162.

趙 琨 中國國家圖書館中文采編部館員。北京,100081。

(收稿時間:2016-01-29 編校:方瑋)

猜你喜歡
公共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在引導青少年信息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紐約州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政策研究
基于圖書獎評選的公共圖書館采訪創新研究
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與思考
談公共圖書館如何建立自助服務推廣長效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