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夏大學生課外社會實踐情況調查及分析

2016-11-15 07:54楊建云趙銳平岳慧張江輝馬曉恒
科技資訊 2016年18期
關鍵詞:社會實踐調查大學生

楊建云+趙銳平+岳慧+張江輝+馬曉恒

摘 要:目的 通過對銀川市4所高校大學生有關社會實踐的調查研究,了解當今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現狀及問題。方法 以調查問卷及一系列座談的形式進行研究。結果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的看法及自主意愿不同;普通學生和學生干部對參加社會實踐是否會影響學習的態度不同;新生和老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看法不同。結論 經過綜合分析,并得出在性別、入學時間、是否為學干等大學生社會實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踐 調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6(c)-0155-02

社會實踐是一筆寶貴的財富。2004年,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下發了[2004]16號文件,在文件中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盵1]該次調查研究主要探究銀川市4所高校大學生如何看待社會實踐,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社會實踐使自己成長成才;怎樣端正大學生對社會實踐的態度,引導他們加深對社會實踐的認知。同時,根據調查分析,找出適合大學生并能吸引大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方式。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采取抽樣的方法在寧夏4所高校中抽取1 400人作為研究對象。4所高校包括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北方民族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樣本量分別是寧夏大學400人,寧夏醫科大學400人,北方民族大學300人,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300人,每所學校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等分配樣本量。

1.2 研究方法

該研究采用實證研究中的問卷調查法。研究內容包括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目的、自主意愿、積極程度、基本形式以及看法等。問卷調查具體采用分院系、分年級的分層比例抽樣方法。對每所學校2011—2014年入學的學生采用多段抽樣和簡單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對4個年級學生采用滾雪球的方式進行調查。實際發放問卷1 400份,回收1 366份,回收率是98%,其中,有效問卷1 304份,有效回收率95%,該研究對所獲取的調查數據,采用SPSS 11.5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采用的百分率(%)均為有效百分比。

2 結果分析

為了更真實地了解寧夏各高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情況,課題組從大學生自身的角度出發開展調研。

2.1 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的理解

通過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的看法調查得出87.80%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有5.83%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沒有意義,還有6.37%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與他們關系不大。由此可以看出,87.80%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無論是對個人、學校亦或是社會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此基礎上,開展一些大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社會實踐活動,可行性會比較好,活動結果也會更加令人滿意。在所有認為有意義的人數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都很高,男生中有84.98%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有意義,女生中有89.68%人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有意義,這說明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很重視社會實踐,但女生更為重視。

2.2 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自主意愿

不同性別的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自主意愿調查結果顯示,有76.31%的大學生是自愿參加社會實踐,有12.57%的大學生不是自愿參加社會實踐,還有11.12%的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是無所謂的態度。其中自愿參加社會實踐的男生占69.94%,女生占80.38%,二者相差比較大,女生的自主意愿較男生更強。對此結果我們后期進行訪談調查,得出以下結論:大多數男生會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玩游戲,他們覺得在游戲中會有一種精神寄托,能夠得到充分釋放,而現實比較死板,他們覺得參加社會實踐是在浪費時間。相反,女生認為在校期間所學的理論知識應該與實踐相結合使用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因此,她們參加社會實踐的自主意愿很強烈,積極、主動性就會很高。

2.3 普通學生和學生干部對參加社會實踐的看法及態度

普通學生和學生干部對參加社會實踐是否會影響學習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異。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會影響學習的普通學生占20.83%,學生干部占31.14%;認為不會影響學習的普通同學占46.49%,學生干部占41.92%;認為偶爾會有影響的普通同學占32.68%,學生干部占26.94%。由此可見,不論是普通學生還是學生干部認為參加社會實踐不會影響學習占的比例之間差異不是特別大,但在認為會有影響這方面,普通學生和學生干部所占比例差異是比較大的,其中學生干部認為有影響的人數占很多。經過一系列訪談調查,得出學生干部會切身體會肩負的重任,他們銜接著同學與老師之間工作,起到一個很好的紐帶作用;他們也深知學生工作需要大量的時間,而學習與工作都得兼顧,這將導致學習的時間大大縮減,因此,他們會覺得在某些程度上社會實踐工作會影響學習。

2.4 新生和老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的看法

通過調查新生和老生對參加社會實踐意義看法得出,2011年入學的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有意義的占85.48%,2014年入學的大學生認為參加社會實踐有意義的占90.85%, 可以明顯看出,新生和老生都很重視社會實踐,但新生更加重視。近年來大學生對參加社會實踐重視度提高,這可能跟國家對社會實踐的大力宣傳和社會人力資源需求趨勢的改變有一定的關系。

3 討論

3.1 豐富社會實踐的種類

在大學校園中,最常見的社會實踐活動有血站宣傳活動、三下鄉活動、殘障兒童關愛活動、孤寡老人關愛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從這些活動中可以看出其種類相對較單一,且大學生感興趣的活動較少,學??梢詮母餍懈鳂I著手,尋找大學生較感興趣的方面,以豐富社會實踐的種類,從而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

3.2 加大社會實踐的獎勵制度

學校雖然對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都給予一定的獎勵,但在力度方面和獎勵方式上有待改善。學校常采取加分制,導致經常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獲得的分數越來越多,從而會得到在某些方面的優先權,而不經常參加社會實踐的大學生,會覺得加分對他們沒有多大的意義,這樣就會進一步打擊他們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缺少了物質方面的獎勵,加分制就難以順利推進。因此,在社會實踐表彰過程中,加分制應與物質獎勵相輔相成,達到最佳的狀態。此外,也可以采取其他創新性的獎勵制度,以調動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積極性。

3.3 加大對社會實踐的宣傳力度

在豐富社會實踐種類、加大社會實踐獎勵制度的同時,更應重視對社會實踐的宣傳,可以通過發放彩頁、海報宣傳、電子信息網絡平臺等一系列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有力地宣傳會使更多的大學生參與進來,讓他們了解社會實踐的真正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 孫平.大數據背景下的醫學研究生社會實踐問題研究[J].科教導刊,2015(11):43-44.

[2] 趙俠.大學生社會實踐模式的局限性及其超越[J].江蘇高教,2007(5):109-110.

[3] 周彩姣,林寒.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現狀調查與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9):75.

[4] 王魯楠,賈林祥.淺析大學生社會實踐的實效性[J].教育探索,2014(1):81-82.

猜你喜歡
社會實踐調查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
結合“室內檢測與控制技術”專業教育淺談高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對高校思政課教師暑期社會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醫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模式建立探析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