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研究

2016-11-15 10:09王雪
科技資訊 2016年19期
關鍵詞:國有資本資本運營

王雪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9.086

摘 要: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中國的市場經濟中國有企業占有很大比重,對中國的市場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當今中國的國有企業存在活力不足、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所以,只有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才能夠改善國有企業的現狀,全面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和提振市場經濟。如何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成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國有資本 資本運營 混合所有制經濟

中圖分類號:F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7(a)-0086-02

1 混合所有制經濟內涵

理論上講,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財產權分屬于不同性質所有者的經濟形式,主要表現為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旌纤兄朴袕V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混合所有制是指社會所有制結構上多種所有制并存。狹義的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成分聯合形成的企業所有制形態。作為微觀層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質的投資主體共同出資組建的企業。

2 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的意義

一是有利于推動國企的市場化進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增量培育“體制外因素”,形成倒逼機制。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國企由依賴政府向依靠市場轉變;另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有利于市場結構的優化。

二是有利于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國有企業大多經歷了悠久的歷史,除了自身優勢之外也存在著多年沉淀的不足,這就需要政府和整個市場利用相應的策略對國有企業進行革新,推動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是有利于推動整個國企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市場是促進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充分發揮作用的助推器。國有企業只有將自身的經濟發展和運營的現狀融入市場環境,才能夠形成科學、合理、高效地治理結構,增強國有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四是有利于創造國有和民營共同發展的新機遇。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不同所有制經濟的優勢互補;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不同所有制間的深度融合、平等發展,也有利于釋放國企改革紅利。

3 中國國有企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是管得多。各級政府管理幾十家、幾百家國有企業,政府管理成本較高,管理范圍較大,政府較多地干預了企業的經營活動。

二是管得寬。政府對國有企業的管理實行“一管到底”的模式,頻頻出現政府管得地多、管不好的問題。

三是管不好。市場應當發揮資源配置的主體作用,政府是社會管理的主體,不能代替市場進行管理和決策。但目前,政府管理著大量的國有企業,一方面造成政府的運動員和裁判員職責混同,容易造成國有企業依靠壟斷資源和權力畸形發展,阻礙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另一方面政府過多依靠行政命令管理企業,難以適應市場競爭要求,影響企業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四是管得深。原來各級政府既管國有企業資本投入,又管企業資產和經營決策,企業掙錢政府拿不到,企業賠錢靠政府救濟,企業躺在政府身上成為“啃老族”,本應是有限責任公司,政府卻承擔無限責任,企業自身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和運營活力。

4 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幾點建議

以國際成熟經驗為基礎,現階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加快國有企業股權多元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成立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實現政府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

4.1 明確決策主體,解決誰決定“混合”的問題

應創新出資人管理方式,積極探索建立“國有資產出資人機構——國有資產運營公司——國有及國有控股參股企業”三層資產管理體系,實現管資產向管資本的轉變,從而解決混合所有制決策主體問題。政府層面,應監管少數幾家至十幾家的國資投資運營公司,成為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國有資本進退的決策主體。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層面,代表政府行使其下屬企業的國有資本進退的決策。政府向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及二級公司逐步移交權力,把經營權交給二級公司,把對二級公司的考核權和分配權交給投資運營公司,實現政企、政資真正分開。

4.2 明確混合主體,解決誰與誰“混合”的問題

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平等自由流動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基本前提。只有實現資本市場的平等自由流動,才能真正解決混合所有制應解決誰與誰“混”,是民資進國資還是國資進民資的問題。目前是希望通過“民資進國資”改善國企股權結構,倒逼國企改革,實現國企體制機制創新,激發國企活力。但長遠看,國資也可以進民資,可以國資與民資共同出資金,進而實現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在資本市場的平等自由流動。另一方面,資本跟著市場走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本質特征。應形成較好地市場化運行機制,促進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在資本市場的深度融合,不同所有制企業在市場中都應處于平等地位,不問民資國資,問的是誰在市場中更有競爭力。

4.3 明確混合方式,解決怎么“混合”的問題

國企混合所有制的主要方式:一是推動國企整體股改上市;二是推動未上市國企發展多元化股份公司;三是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通過國有資本流動實現混合所有制;四是對小型國企通過員工持股實現混合所有制;五是國企退出競爭性行業,通過民企參股投入實現混合所有制;六是推動公共產品價格逐步市場化,開放項目引入非公經濟,實現混合所有制;七是政府對民營企業的資金扶持,通過股權投入方式實現混合所有制;八是組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產業投資公司,對新建項目實行股權多元化實現混合所有制。

4.4 明確混合程度,解決“混合”多少的問題

國企推進混合所有制民資占多大比例,“混”多少,一直是國企難以把握的問題。尤其是哪些行業哪類國企需要保留控股權,哪些可以廢棄控股權,一直是國企探討和爭論的課題。而在具體的比例方面,各方也存在不同看法。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予以明確。應該說,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混合”的程度及形式也應不盡相同?,F階段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業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其一,涉及國家安全的少數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可采用國有獨資形式;其二,涉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的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絕對控股;其三,涉及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的重要國有企業,可保持國有相對控股;其四,國有資本不需要控制并可以由社會資本控股的國有企業,可采用國有參股形式或者全部退出。

4.5 明確綜合配套改革政策,解決“混合”政策支撐問題

完善公司治理,完善資本市場、資金市場、產權市場、勞動力市場等生產要素市場;創造各經濟主體之間公平競爭的條件和法律、社會環境等。一是清除市場準入的障礙。應逐步縮小戰略性、壟斷性行業的范圍,明確民營經濟非禁即入政策。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明確進一步放開民資進入中國電信市場,這將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有利于市場起決定性的作用。二是推動黨政機關與所辦企業脫鉤。只有先做到政企分開,才能實現政資分開,混合所有制經濟才能有序推進。三是建立國有資本合法有序的流動體制。完善公開、透明的資本市場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重要保障。各類所有制形式資本在資本市場合法有序的流動,能有效減少行政干預、“拉郎配”等暗箱操作問題的發生。建立和完善規范有序的產權交易平臺,國有資本營運公司通過產權交易平臺實現國有資本合法有序的流動,從而促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深度融合。四是取消國有資本受讓條件限制。五是加強國有股權流轉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發展混合所有制不能走國有資本“一賣了之”的老路。為警惕、防止出現國有資產流失,應強化資產評估、加強資產監管、規范產權流轉和搞好產權登記。

參考文獻

[1] 張文魁.解放國企:民營化的邏輯與改革路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 黃群慧.混合所有制改革要“上下結合”[N].人民日報,2014-04-08.

[3] 黃速建.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J].經濟管理,2014(7):1-10.

猜你喜歡
國有資本資本運營
美國、法國國有資本收益收繳實踐及其啟示
我國國有資本背景下擔保機構資金鏈問題的研究
淺析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資本運營
發展混合所有制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
企業資本運營與財務戰略分析研究
提高國有資本運營效率對策及探究
企業資本運營分析
提高企業資本運營水平的探討
國有企業資本運營的本質及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