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DCTA 對肝動脈解剖變異的應用價值

2016-11-16 09:44孫義馨張柏秋苗瑩瑩賀永斌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工作站分型主動脈

孫 鵬,孫義馨,張柏秋,苗瑩瑩,賀永斌

(1.長春巿中心醫院 a.介入科;b.影像科,吉林 長春130051;2.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放射科)

?

*通訊作者

MDCTA 對肝動脈解剖變異的應用價值

孫 鵬1a,孫義馨1a,張柏秋1a,苗瑩瑩2,賀永斌1b*

(1.長春巿中心醫院 a.介入科;b.影像科,吉林 長春130051;2.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放射科)

肝動脈變異在臨床上較常見,而及時準確地發現這種變異非常重要,尤其在肝癌動脈藥物灌注化療及栓塞、肝臟全部或部分移植時具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有效地減少術中并發癥。本文通過多層螺旋CT斷層掃描(MDCTA)對肝動脈變異的研究,旨在探討其在顯示肝動脈異常中的作用。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收集整理2011年1月-2015年11月應用16層螺旋CT對83例肝癌患者常規行上腹部CT增強掃描,其中男54例,女27例,年齡37-82歲,平均年齡52.3歲。

1.2 檢查方法

采用GE Sensation 16螺旋CT機,掃描范圍膈頂至髂嵴上緣水平,檢查前對患者行屏氣訓練,患者取仰臥位,雙手上舉,采用一次屏氣掃描,增強掃描前常規行平掃,造影劑為優維顯300 80-90 ml,注射速度3.0-4.0 ml/s,掃描模式為螺旋掃描。管電壓120 kV,管電流100-130 mAs,轉速為0.75 s,動脈期采用智能跟蹤掃描技術,ROI放置在腹主動脈上段,閾值設置為150 HU,掃描時間為15-20 s,于動脈期結束后15-20 s掃描門靜脈期,150 s掃描延遲期。掃描結束后將原始數據以1.5 mm層厚及間隔重建,并傳至AW4.4工作站進行后處理。

1.3 圖像分析

在AW4.4工作站對動脈期數據進行重建,主要有容積再現(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等。重建圖像經2位高年資CT診斷醫師共同觀察、判定。

2 結果

83例患者CT成像技術和血管重建圖像符合診斷和分析標準,均能清晰顯示腹腔干、腸系膜上動脈等分支血管。正常肝動脈解剖者為59例,根據Hitta分型[1],本組病例中即Hitta Ⅰ型59例,占71.7%(59/83),肝動脈變異者為24例,占28.3%(24/83)。22例肝動脈變異屬于Hitta分型,Ⅱ型8例(圖1),占9.6%(8/83);Ⅲ型11例(圖2),占13.3%(11/83);Ⅳ型1例(圖3),占1.2%(1/83);V型2例(圖4),占2.4%(2/83);Hitta分型未包括在內者2例,占2.4%(1/82),1例為肝總動脈直接起源于腹主動脈(圖5),1例為肝右前葉動脈起源于肝左動脈(圖6)。

表1 病例分組情況

3 討論

正常腹主動脈在膈肌主動脈裂孔稍下方發出腹腔干,后者分出胃左動脈、肝總動脈及脾動脈,肝總動脈于十二指腸上部的上方分為肝固有動脈及胃十二指腸動脈,肝固有動脈沿肝十二指腸動脈上行至肝門區分為肝左、右支,分別供應肝的左、右葉。

肝動脈變異在實際生活中較常見,Michels通過對200例尸體解剖的研究發現了45%的解剖變異率[2],Luca Saba等研究也發現有39.1%的變異,目前,肝癌治療有肝動脈藥物灌注化療栓塞、肝臟部分或全部手術等,而肝動脈解剖變異對肝動脈化療栓塞的技術和術后療效有較大影響。術前對這些患者的肝動脈解剖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不僅關系到減少術中副損傷,同時也有利于減少術后并發癥,甚至于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因此術前有必要了解患者肝動脈解剖結構,以減少肝動脈介入治療或外科手術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3]。

目前常規CT增強圖像不能直觀地顯示肝動脈

圖1 Hitta分型2型,VR像顯示替代 圖2 Hitta分型3型,VR像顯示 圖3 Hitta分型4型,VR像顯示替

肝左動脈起源于胃左動脈 副肝右動脈起源于腸系膜 代肝左動脈起源于胃左動脈,

上動脈 同時副肝右動脈起源于腸系

膜上動脈

圖4 Hitta分型5型,VR像顯示肝總 圖5 其它分型,VR像顯示肝總動脈 圖6 MIP像顯示肝右前葉動脈

動脈起源于腸系膜上動脈 直接起源于腹主動脈 起源于肝左動脈

的解剖、走行及分布情況,而通過工作站,對其進行后處理,即能得到清晰、立體、直觀的圖像,供介入科或外科醫生參考。隨著CT設備的不斷升級,目前絕大部分CT均具有后處理功能,均能夠清晰、準確地顯示肝動脈的解剖及變異情況。

MDCTA具有無創、掃描速度快的優點,一次掃描就能顯示全部肝臟及周圍動脈,VR所顯示的圖像近乎于解剖所見,能夠清晰地顯示疾病的范圍,能一目了然地進行觀察血管表面的狀況[4],掃描后能夠得到薄層圖像,在工作站重建出逼真的三維圖像,在某些方面可與DSA相媲美。同時,工作站具有強大、易操作的軟件系統,能處理超大容量的數據,對血管進行選擇性重建,均為DSA所不及,使MDCTA對肝動脈的研究能完全替代DSA[5]。此外,MDCTA還具有安全、方便、全面、經濟、可重復操作等優勢,可作為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和外科手術前的常規檢查[6]。

由于多層螺旋CT在解剖結構上的優勢,是DSA所無法比擬的,尤其能夠直觀、準確地顯示腹腔動脈與腹主動脈夾角,對介入醫生術前全面了解腹腔動脈的位置、開口方向、所選導管的型號,無疑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據,避免了醫生選擇不同型號導管多次嘗試才能將其送入腹腔動脈,大大減少了操作醫師和患者的X線輻射劑量,縮短了介人手術時間,同時減少了造影劑的使用量,從而減少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了并發癥。

由于某些肝臟腫瘤可能由多支血管供血,多層螺旋CT術前能夠全面地顯示腫瘤血管,使介入科或外科醫生術前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腫瘤的數目,需經過的手術途徑,術中涉及的血管數目,避免術中漏栓導致腫瘤未完全壞死,或盲目切除導致肝臟缺血或出血帶來不必要的并發癥。

因此,MDCTA能夠全面顯示肝臟血管解剖,尤其顯示肝動脈變異類型,能夠給介入科或外科醫生提供精準的依據,有望成為肝臟外科或介入科術前的常規檢查手段。

[1]Hitta JR,Gabbay J,Busuttil RW.Surgical anatomy of the hepatic arteries in 1000 cases[J].Ann Surg,1994,220(1):50.

[2]Michels NA .Newer anatomy of the liver and its variant blood supply and collateral circulation[J].Am J Surg,1996,112:337.

[3]Paprottka PM,Jakobs TF,Reiser MF,et al.Practical vascular anatomy in the preparation of radioembolization[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12,35(3):454.

[4]朱兆興,王 麗,段飛雪,等.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的臨床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4):1520.

[5]孔 雪,謝元忠.MDCTA對肝動脈解剖變異的研究及其臨床意義[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9):712.

[6]Luca S,Giorgio M.Anatomic variations of arterial liver vascularization:an analysis by using MDCTA[J].Surg Radiol Anat,2011,33:559.

1007-4287(2016)10-1768-03

2016-03-17)

猜你喜歡
工作站分型主動脈
左權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胸主動脈阻斷聯合主動脈旁路循環技術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損傷模型
主動脈球囊反搏應用于胃賁門癌手術1例
戴爾Precision 5750移動工作站
超聲診斷CTA漏診DeBakey Ⅱ型主動脈夾層1例
針刀治療不同分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成人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分型與治療
復雜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胸腹主動脈置換術后感染并發癥救治一例
德鈞關愛工作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