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玉?藍天?綠水——盧偉孫青瓷新作鑒賞

2016-11-16 06:31
茶博覽 2016年10期
關鍵詞:游魚綠水青瓷

斯 叟

碧玉?藍天?綠水——盧偉孫青瓷新作鑒賞

斯叟

今春,在友人引薦下,我走進了中國陶藝大師盧偉孫的“子蘆瓷坊”,在并不顯眼近乎簡陋的陳列室中卻別有洞天,一字排開的青瓷新作,使我眼前一亮。上前一步細看,似一幅幅畫,亦是一首首詩,又好象是一曲曲歌,但退后一步,又是一件件類冰似玉的青瓷,每件作品中都有一種精神的追求,一種意境的表達,瞬間把我帶進輕快鮮明優美和深邃的詩情畫意之中。

一件優秀的青瓷作品要把自己對大自然的感悟和自己的思想滲透進瓷土之間;把文人趣味和現代美術形式相結合的觀念引入傳統青瓷之中,這樣燒制出來的作品,要求琢瓷人除了必須具備較高綜合素養外,更取決于健康的精神追求。在與盧偉孫幾次交流與探討中發現,這位不善言辭、性格內斂的陶藝大師有著極其豐富和活躍的內心世界。他出生于甌江畔,自小受到大自然的熏陶。少年時曾有自學國畫的經歷,特別喜愛明末清初杰出畫家石濤的畫作,上世紀80年代與瓷結緣,練就一身高超的琢瓷技藝。其后研修于中國美院陶藝系的經歷,更是使他的藝術生涯又有了一次提升,對石濤“借古以開今”、“筆墨當隨時代”、“搜盡奇峰打草稿”的藝術主張得以重新認識。他反對泥古不化,追求傳統與現代融為一體。

琢瓷的三十年,是盧偉孫尋找自己藝術發展之路、探索自己藝術表現語言,力爭形成自己藝術風格的三十年。伴隨著艱辛、寂寞,有失敗的痛苦,亦有成功的喜悅,但他一如既往地追求,從未想過放棄,三十年的磨勵,終于在傳統青瓷領域中開辟出一片屬于自己的新天地:以全新的裝飾題材,用現代裝飾手段,創作出傳神的青瓷新作。

綠水曲幽

其中,《游魚》系列作品是以描繪山澗小溪為創作的主要內容,似幽雅抒情的小夜曲,亦似《二泉映月》的二胡獨奏曲,使人在喧囂的塵世中得到一份難得的純真與自在。大缽《游魚》取材龍泉境內山邊隨處可見的小溪,清澈的水流、隱約的卵石、一群小魚在幾片隨波搖曳的水草間逆水而行,一派悠閑自得的景象,真可謂“山雨夜來漲,喜魚跳滿江?!边@可能是作者對兒時居住之地,光著屁股與小伙伴捉魚抓鰍的往事回憶。我想像作者在創作時忘記了自我,回到無憂的童年,時光停駐在這一刻的醇樸與美好。

《游魚》布局得當、格調統一。魚不是刻板的寫實,也不是生吞活剝的仿古,是充滿生命活力的再現,陰刻陽雕的卵石虛實相間,水草灑脫輕靈,釉色變化產生溪水動感,可謂境界全出。這如詩如畫的敘述,在作者手下表現得如此動人心弦。欣賞《游魚》系列作品不但給人藝術享受,也讓人找回丟失已久的美好,靈魂得到一次溫情的回歸。這是一件成功的藝術品,既讓人回味無窮,亦讓人的思緒向外部不斷延伸。

《魚草紋大洗》、《清·游魚》、《游魚圖》等作品是同期先后之作,是作者創作的深化,引領賞瓷者從多角度品讀這“一山青青,水清清,魚翔淺底游悠悠”的幽雅之美。這種持續的創作沖動,對藝術永無止境的追求,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藝術的執著和虔誠。

這種精神,亦在其他作品中得到了充分體現。上方下圓的《春秋罐》是以手工拉坯后經多次折、拍技法而成的作品,寓意“天地方圓”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而坯體上面裝飾象征萬物蔥籠的紋理,則是造型和裝飾完美的結合。

縱觀盧偉孫青瓷創新作品,可以看出他已不再拘泥于傳統的裝飾題材、方法手段,而是用全新的創作理念,吸收姐妹藝術精華,把自身生活經歷感受和對大自然精彩捕捉等作為全新的裝飾內容,在調動一切手段的同時,將所有事物轉化為現代元素,融入其中。

游魚

正如中國美院藝術人文學院副院長張堅在《中國當代青瓷創作的幾點思考》中指出:“盧偉孫是一位在這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代表性陶藝家,他的創作從精妙的技藝把控為依托的傳統工藝形態,轉向了一種以個人審美理想和文化情懷為目標的純藝術表達?!膭撟饕灿纱硕莼癁橐环N對自我的持續發掘、發現和確認?!北R偉孫的青瓷新作,風雅依舊而面目全新,作品展現了明顯個性面貌和精神境界,這和諧自然,適應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模式,具有較高的美感與詩意,這形式精美、內容深邃的新作,帶給人們無限愉悅的精神享受。同時,對拓展青瓷審美領域影響也不能低估?!?/p>

蓮悅

錢江潮

夢想

春逐鳥聲

冬的思緒

江南煙雨

猜你喜歡
游魚綠水青瓷
趕著青山和綠水
龍泉青瓷
青荷蓋綠水 芙蓉披紅鮮 歷代文學作品中的荷花
青瓷出越窯
飛鳥和游魚
為了天藍地綠水清
先有青瓷還是先有白瓷
綠水繞家園(國畫)
飛鳥和游魚
龍泉青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